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海里岸上》:让记忆在山海间还原(李健)

2018-12-27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健 收藏

  初看《海里岸上》(《人民文学》2018年第9期)的小说题目,并不吸引人,我想无非是描摹海上渔民与岸上村民的生活,家长里短而已,然而细细读下来,却发现小说有着深沉的人物悲欢,背后展现着真切的人性温度。小说以海南一个渔村的今昔为主要叙述出发点,讲述了两代渔民的生活对比、心灵对话,勾勒出浓烈的南海记忆,其情其景让人们敬仰、感佩、思考,值得久久回味。

  小说结构相互穿插,迭次推进,作者林森有意将渔民在海里、岸上的故事交错并置,融合成人物对立统一的行为逻辑,增强了小说的情感张力。渔民老苏不再出海之后,对海上生活念念不忘,回忆自己出海时的勇敢、处置危险时的谨慎、对大海的敬畏,他用无言的行动,展示了粗犷的渔民生活中的深情一面。小说把那些讨海求生的艰险、海上相思的孤苦、海路精神的坚守生动地铺陈开来,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

  “岸上”各章则以镇上的现实生活展开,表现出城镇生活与传统渔民生活的冲突。正如作者林森所说,小说记录了老船长的故事,“他们最惧怕死在海里,有时又恨不得立即死在海里。他们越是在海里跌宕起伏,越是在弃船上岸之后,变得尴尬无语。大海如此无常,在陆地上无比确信的东西,在海上往往荡然无存,出海的人不得不相信某些虚妄之物,总觉得那些风浪的背后,有一些目光在注视着,他们也就有了诸多的讲究与忌讳……”

  老一代渔民不再下海,后辈年轻人逐渐进城工作,即使留在镇上的年轻人,多数从事海洋工艺品经营,只不过转手卖货而已,很少出海从事传统渔业劳作了。而且如今出海使用的是更先进的渔船和卫星导航,不再依赖祖辈代代相传的罗盘和《更路经》,也不再举行祭海仪式,甚至很多人一门心思只想着赚钱,违背了人与海洋那种朴素和谐的依存关系。渔村的古朴、传统在这种碰撞中显得脆弱不堪,风雨飘零。像老苏和阿黄这样的老渔民,他们毕生与海洋搏斗,海洋深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人生暮年,他们不断回味着与穷凶极恶的海洋生死搏斗的经历,也不断回想着那些已经消失在海上的面孔,怀念渔村那些出海遇难的“兄弟亡魂”,仿佛他们在海洋深处向他们招手,回归生命的源头。

  “乡土叙事,精神还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母题,从鲁迅、沈从文到陈忠实、韩少功、贾平凹等,无数作家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传统乡村、乡土、乡愁的批判、反思或是眷恋,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宝库,勾勒了民族的乡土文化记忆。但是大体来说,乡土小说建构了一个城市/乡村二元对立的格局,作家们在这个框架一下,搭建着自己的七宝楼台。

  《海里岸上》倾听来自海上老渔民的心声,讲述了他们世代讨海求生的故事,这在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乡土叙事谱系中是颇有意味的存在。小说没有单纯地突出城乡对立的视角,而是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联系,重建新形势下渔村的转型发展之道,它以更为现代的眼光,连接起传统和现代的故事,让祖辈的记忆在山海间复苏还原。

  老苏、阿黄这样的老渔民和子女有着生活方式上的冲突,城镇旅游产业也冲击了渔村传统生产方式,但这种城乡之间、代际之间并不是判若鸿沟的森严壁垒,彼此之间潜藏着悄然的互动与和解。老苏将珍藏的罗盘和《更路经》卖给了收藏家,帮助儿子度过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在现实生计面前,他也没有固守祖传的出海宝物,他相信《更路经》比人活得长,卖给懂行的人,会保存地更好。在这里,作者并没有苛责老苏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毕竟在生存现实面前,人们常常不得不随时而动,穷则思变,况且这种灵活的选择也许促进了渔村新的发展变迁。小镇在禁止砗磲贝类产业后,转型发展渔业旅游,重启开渔节和古老的祭海仪式,老船长们的生命记忆得到官方的认可和鼓励,得以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传承。

  小说中有一个特别的“文眼”——《更路经》,这是千百年来渔民们用来指导航程的“海上地图”。在人们不能飞高、不能从卫星来俯视大海的时候,一代代的老船长接续记录,综合时间、水流、风向、天气等因素推算出航行海域的水文、暗礁、岛屿、气象,从而在漫漫海域上辨别方向、躲避风浪、寻找渔获。老苏对《更路经》和罗盘的珍视,源自于对祖辈血汗乃至生命积淀的感恩,对大海的深情、崇敬、依恋,凝缩着渔民对南海的记忆。

  面对南海这片“祖宗之海”,这些珍藏的《更路经》,又何尝不是在直观地宣誓南海主权,如老苏所说,“不说别的,我们一个小渔村,这些年就有若干好多人葬身在这片海里?我们从这片海里找吃食,也把那么多人还给了这片海,那么多祖宗的魂儿,都游荡在水里,这片海不是我们的,是谁的?”在他们出海的那些年里,“捕捞不仅仅是捕捞,也是凭着一股中国人的热血在自己的海域巡游。”

  由此,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海洋气息,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渔民个体的记忆、温情的关怀,还能观照当下渔村现代化转型,更是从中折射出海洋空间里的家国情怀,丰富了我们对经略海洋、走向深蓝的思虑认知。

 

  (作者:李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油画《下南洋》:海上古丝路的历史瞬间(谢麟)

  评电视剧《海上嫁女记》:情书致吃力爱着的女性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