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景象,打造出一大批优秀新作,培养出众多优秀新人。可以说,历经千百年发展,当下的中国戏曲艺术越来越以厚重的思想含量、浓郁的审美特色、鲜明的时代风格,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服务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同时,如何更好践行“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时代要求,发挥戏曲文化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的独特影响力;如何更好体现凸显中华审美的独特魅力和戏曲审美的独特优势;如何把当代戏曲文化从时下的惠民、为民的“输入式”,变成驻民的“存在式”,还有许多可为空间。
制作、推广要考虑基层的需求和演出条件
当前各地戏曲院团呈现极大的创造活力,新作品的数量、质量形成了多年未有的兴盛景象。为了展示成果,各种调演、汇演成为时下常态化的戏曲推广形式。
多种多样的调演、汇演是必要和有益的。但是,中国戏曲最重要的土壤不是大都市的舞台和奖台,而更应该花繁叶茂于基层、喜闻乐见于百姓,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应是“自下而上”的。目前,不少剧目的题材意旨、生活提炼、人物形象、审美价值、舞台制作等,都与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欣赏条件存在较大距离。
我在基层调研时,询问起戏迷对新戏的评价,他们没看过的不在少数。看过的观众对一些戏也颇有微词,认为内容表现不深刻、不真实,感到艺术欣赏不满足、不亲近。在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的文化惠民活动中,仍以传统戏为主,对近年的新作极少问津。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参加调演、汇演的剧目,往往追逐大题材、大制作、大阵容,基本艺术标准瞄准的是“国家”水准,靠拢的是“专家”口味,这样的作品当然不符合基层的演出条件与欣赏口味。于是,才有了“获奖作品反而缺艺术生命力”的怪现状。不少新戏制作,要分参赛版、普及版(中等城市)、简化版(基层观众)的生产模式——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等级化制作还被作为经验推广。
如此现状,值得深思。
重视小戏,亲近戏迷,新戏才能获得生命力
戏曲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生活理想、善良品德,以其高台教化的社会责任感和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植根民间。这就形成了中国戏曲自古至今的艺术生态:一是具有许多讲述日常伦理的生动小戏;二是观众不仅是欣赏者,还是表现者、创造者。
但是,在近年的戏曲发展扶持工作中,对扶持大戏、大作倾力不懈,对最能接地气、载民意的小戏创作的关注严重缺位,对培养基层戏迷的重要作用更是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的局面。
《包公赔情》剧照
民间小戏充满活力,千百年来扎根民间、流传乡里,让百姓寓教于乐,天然和人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如歌颂清官大义无私的《包公赔情》,讽刺庸官昏庸颟顸的《三不愿意》,宣传邻里亲睦祥和的《王婆骂鸡》,批评自私贪婪的《张三借靴》,无不是演出时间不长的小戏。但广大观众乐此不疲,剧目在民间盛演不衰。可见,戏好何须大!
《王婆骂鸡》剧照
其实,注重小戏的创作演出,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好传统和大优势。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这样的轶闻佳话——邻里纠纷的,看场戏就化解了矛盾;生活困顿时,看场戏又振奋起精神。可以说,许多基层小戏尽管“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但却承担着“文艺轻骑兵”的文化使命与中华戏曲传承发展的责任。
然而,民间小戏的创作,更多是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始终没有提升到戏曲传承发展的高度通盘规划,没有通过国家平台隆重推出形成示范、引领、促进作用。我从安徽、贵州、福建、甘肃等地乡村的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在基层还存在着不少有创作功力的小戏作者,但他们普遍感到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当下的鼓励、展示机制渐行渐远,努力不受关注,成果不受重视。小戏不应当成为边缘,对小戏作者的关注扶持不应成为盲点。
对戏迷的关心和引导,同样是戏曲传承发展的大事。据统计,随着国家对戏曲文化的普及、社区文化建设的加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国各地戏迷组织近年大幅增长,有一定规模固定票房的组织近万,未来必将呈继续扩大之势。
自古以来,戏曲界都极为注重对观众的培养,戏曲家更是极为重视建立和他们的血肉联系。许多流派正是在戏迷的传唱下发扬光大,不少新戏更是因戏迷的传播而成为经典,包括梅兰芳在内的名家大师,都把听取戏迷意见、加强与他们的交往互动,看成自身艺术发展和检验创造水准的重要内容。
但是,这一优秀传统正日益式微。戏曲家与观众的深入交流越来越少,更是很少到戏迷中去教唱新剧目,介绍新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理念。自古名段无不是由艺术家创造、戏迷传播、社会传唱,这样才能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现在的许多唱段本身就缺乏传唱的便捷性,基层观众又远离剧场,怎么能对新戏、新段耳熟能详呢?
当下新戏传播的成功案例也证明,哪个剧种戏迷传唱多,哪个剧种的推广就好。豫剧、越剧的成果最明显,以至于戏迷参赛都用新剧目新唱段,许多新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就充分显现出来。
因此,我们目前大力强调文艺要深入基层“送”文化、“种”文化,但应看到小戏、戏迷本身就是“长”在基层和戏曲土壤中的。关心他们,亲近他们,服务他们,才会使戏曲根扎沃土,枝劲花繁。
更新创作理念,充分呈现剧种风格,发挥表演魅力
中国戏曲的一大特色,就是地域文化成就的剧种多样性和中华审美铸就的表演精湛感。不同剧种呈现出不同品格,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元素和审美效果。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的许多新戏在内容和题旨上充满了时代感和创造新意,但却越来越多地淡化着剧种风格,弱化着表演看点。
其实,艺术的趋同源于许多新戏题材选择和处理的同化倾向。不少创作者不是深扎剧种所在地的生活沃土,也未潜心发现并抒写发生在身边的时代变化,而是在题材上盲目跟风逐热,甚至醉心编故事、编人物,不注重表现地域文化环境特有的情感关注与人文关怀,必然导致题材的剧种风格被淡化、弱化。在传统戏曲中,同是书写刚正不阿的清官,京剧的包公威严铁面,豫剧的唐成倔强机智,秦腔的海瑞大义凛然,其独特魅力恰恰在于:不同剧种极为注重在艺术表现上立足地域文化,凸显剧种特色,自然能够营造出千姿百态、神同形异的经典人物。这些剧目与人物,往往成为剧种最具代表性的精华。
剧种特色的弱化,还在于当下戏曲创作理念和创作团队前所未有的同化。剧种固有的表现手段、长项、风格,抑或音乐、锣鼓、程式,甚至方言的使用,都在不熟悉剧种文化的大牌创作团队成为创作主体后荡然无存。难怪许多观众感叹新创剧艺术面貌严重雷同,越来越难找到以往中国戏曲剧种鲜活多样的不同魅力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外来物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产生巨大侵害,却对戏曲艺术的原生态被改变视而不见。
与剧种特色弱化相伴的,是戏曲新剧目中演员的表演创造力越来越呈现萎缩状态,缺乏亮点。一方面,作为舞台呈现主体的演员,面临创造力得不到尊重与发挥的尴尬;另一方面,除了外在因素,许多演员对自身艺术追求的目标较为模糊,主观能动性很弱,对于如何发挥自身表演条件思路不清,迷茫空洞,特别是缺乏用戏曲手段与剧种方式塑造人物的创造性和自觉性。这必然导致很多新戏故事文学性大于表演魅力,编导作用大于主演魅力。激发并调动演员表演创造自觉性、扭转演员群体创作力的孱弱,已成为当务之急。
消解了剧种特色和缺乏表演创造的中国戏曲,不能称为完整的中国戏曲;没有了剧种风格的与时俱进、鲜活体现的戏曲舞台,不能称为精彩的戏曲舞台。更重要的是,没有当代戏曲艺术家卓越贡献的戏曲,是有愧于我们伟大时代和戏曲前人伟大创造的。
(作者: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