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破2、豆瓣评分8.8、微博热搜高居不下……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备受追捧,成为荧屏上、网络上的爆款节目。这部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不仅赢得了口碑“丰收”,也让一众实力派演员成为“网红”。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人指出,依靠陈旧的人治体系来进行的反腐斗争是过时的,将此种媚俗的方式灌输给观众是对教育的一种冲击。那么,《人民的名义》为何如此之火?以清官思维构建中国政治文明真的过时了吗?影视剧的发展还应重视哪些因素?对此,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以下为采访实录。
《人民的名义》应时代之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当下性。
自2004年以来,鉴于一些作品的创作水准和不良倾向,反腐剧被广电总局要求退出电视剧黄金档。这让很多以制作反腐剧为主要创作类型的影视机构难以回收成本,导致此类型电视剧在近十几年中淡出了观众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作为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恰逢其时,其反腐尺度较上世纪90年代的《苍天在上》,以及本世纪初的《忠诚》等同类型题材的电视剧要大,这也是文艺创作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与如实表达。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缺乏真实感、社会感的作品,例如一些历史传奇剧、古偶剧、都市情感剧,以及以“小鲜肉”为主要演员阵容、弱演技的玄幻剧等等,造成了电视剧类型上的审美疲劳。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出现犹如一股清风,让新鲜感扑面而来。其厚重阳刚的风格,表达了党和国家净化政治生态、铲除贪腐的决心,提振了世道人心。同时,它也具备了其他类型电视剧,如:古装偶像剧、玄幻剧等所无法具有的现实感和当下性。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揭示当下政治生态官场众生相,是对长久以来电视剧“双轻失重”现象的纠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电视剧在表现内容上存在“双轻失重”的现象,即“历史重、现实轻,私人重、公共轻”。“历史重、现实轻”指历史题材剧尤其是传奇古偶剧多,表现当代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较少。“私人重、公共轻”是指都市情感剧较多,但表现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电视剧较少。从各国的创作经验和观众接受程度来看,艺术创作的主流需要对接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律政剧、犯罪剧,韩国的电影都是很好的例证,它们直面现实、积极反应社会现象,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是文化软实力的彰显。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是应时代之需,开掘出了一部现实反腐力作。作品中既有理想、有激情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敢想敢干搞改革的李达康书记,以及永葆革命本色、心系群众的老革命家陈岩石;也有趋炎附势、权色交易的公安厅长祁同伟,出卖群众利益的市委副书记、潜逃犯丁义珍,宠溺纵容家属为非作歹的副国级领导赵立春……都对当下政治生态官场众生相作出了真切揭示,呈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也是对长久以来“双轻失重”现象的纠偏。
老中青戏骨演技高超片酬低,有利于影视产业良性发展。
从剧情设计来看,这部剧的艺术概括和提炼水准还是比较高的,多线索叙事、人物形象塑造不脸谱化、有着大量的生活细节支撑,令作品真实可信。另外,演员们也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精神,表演水平齐整,老中青戏骨都很出彩。对当下电视剧产业演员片酬过高、影响破坏产业良性发展的问题是一个极大的纠正,具有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
人的自律是实现制度监督的基础,永远都不过时。
电视剧播出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有些观点认为,这部剧更多聚焦于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较量,而非建设一个透明公平的制度。实际上,关于人治和法治的探讨由来已久,是依靠制度建设?还是依赖清官?对此,我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即便是表现制度建设也要通过表现人物、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这些形象的表现来实现。艺术思维是强大的,不能靠说教式仅仅表现单方面的意愿。中国当下仍然需要提倡为官清廉,呼唤清官,人的自律是实现制度监督的基础,永远都不过时。制度现代化要与人自身的思想建设、人格修养同步进行。很多时候并不是无法可依、制度缺失,而是有法不依,缺乏现代职业精神、职业伦理和责任意识。所以,改造国民劣根性和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行不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艺术创作应加强大众艺术的感染力,将人物“立起来”。
近些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现了一些口碑颇佳的电视剧作品,例如《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追凶者也》等。但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表现为内容较虚幻,风格上出现泛偶像化、轻喜剧化等弊端,令人担忧。以主旋律电视剧为例,其题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需要加强历史质感,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的相互统一;现实题材影视剧需要加强生活实感,接地气,回应现实问题,揭示社会现象。在创作自由和空间上,不能因禁忌太多而将手脚束缚住。而在创作手法上也应该多姿多态,加强大众艺术的感染力,不要硬性拔高,要将人物“立起来”。此外,融媒体时代更要尊重媒介传播规律,加强媒介营销、与受众的互动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正能量作品受到更多大众认可,我们期待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