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是中国文人画气韵的源头与内在要求,而“依仁游艺”则强调中国艺术的道之层面。中国文人画的重视学养之深,追求品格之高,讲究笔墨之妙,历史悠久。虽然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中国画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尤其是数十年来西式的美术教育让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面临危机。在当下,艺术之外的如资本市场等影响也让中国画的价值判断体系有些紊乱,从艺术史的眼光看,从中国文化的语境来看,从人的初心来看,真正的艺术价值判断体系其实并不会变化。2月18日下午,百年文化老字号朵云轩举办“文心游艺——海上青年画家五人展”,这也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朵云轩成立艺术馆后首次自主策划的年轻中国画家群展,这一展览并没有任何开幕式,而是邀请一批知名学者、艺术家围座于展厅中央,就展览主题进行开放式的研讨,并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旁听,这样的研讨在朵云轩艺术馆历史上是第二次。
在“文心游艺”展览研讨会上,80多岁的知名文化学者郑重、评论家毛时安与知名画家了庐、萧海春、江宏、李磊、陈翔等上海艺术界知名人士观展并就中国艺术中的“文心”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展览的作品与展览引申出的“文心”话题让不少学者进行了真诚而坦率地发言,对中国画的现状颇多反思,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大多处于隐居状态的七旬老画家了庐先生评价这一研讨会的质量为近年来罕见。《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作为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特呈现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发言,以飧读者。
“文心游艺”中国画研讨会设置于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展厅中央,开放式地进行研讨,这在朵云轩历史上是第二次
路燕 上海朵云轩(集团)副总:
欢迎这次来朵云轩艺术馆观展并参加今天研讨会的各位老师与艺术家,这次我们展览与研讨的主题是“文心游艺”。这次“文心游艺”展览也是百年老字号朵云轩成立艺术馆后,首次自主策划的年轻中国画家群展,包括朱忠民、顾村言、甘永川、徐旭峰五位的书画作品。这也体现了朵云轩对于有着自己独立追求的年轻艺术家的支持与重视。在展览现场开放式对谈研讨的形式,在南京路步行街朵云轩艺术馆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多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在朵云轩艺术馆办展,他是1960年代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毕业的,那次座谈会也是浙美60年代毕业生同学的一次聚会,其中就包括已经逝去的画家张桂铭,当年他们从全国各地赶赴这个展览,之后在这里做了一场非常难忘的对话活动。而今天朵云轩举办的这一突出文脉的展览和自上个世纪开始的海派大家都有诸多关联,我们希望今天研讨活动能够延续海上艺术的文脉,也希望今天活动可以轻松愉悦一些,我们今天特别邀请本次画展的参展者顾村言先生先为大家说两句,以下活动由他来主持。
顾村言(参展者):
谢谢各位老师与友人,我先介绍一下各位。
这次展览的主题“文心游艺”这几个字是我们定的,为什么要起这四个字,并不是说是这次展览的概括,而是说这四个字是我们的追求,就画中国画而言,我们还很年轻,或者说才刚刚起步——因为中国书画是讲究“人书俱老”的。我们认为“文心”是中国文人画气韵的源头与内在要求。比如说,中国画至少从宋元开始,文人画便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以为这是有其道理所在的,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艺术从来不单纯是一个艺术的话题或技术性话题,而是一个文化的话题,孔子所说的“依仁游艺”则强调中国艺术的道之层面。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画受到各种激荡,而在1950年代以后,时代政治的巨大变化使得中国画也发生巨大变化,包括苏式美术教育的主导(此一主导至直到当下仍然强大地存在),这也使得中国画被进行各种改造,包括为政治宣传服务,其后,近二十年来的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又让中国画家受到各种权力与功利性诱惑,也受到这两者的巨大影响。包括一些名声甚广的中国画家身上,可以说是与“文心”二字没有任何关系的,实事求是说,在当下,对于中国画的价值判断体系还是有些紊乱的。
但是,从艺术史的眼光看,从中国文化的语境来看,从一个人的初心来看,其实真正的艺术价值判断体系是不会变的,所以,这个展览本身其实不是重要的,但这是一个上海艺术界的雅聚,也想做一次探讨,就是:“文心”对中国画到底意味着什么,“游艺”在中国画语境里到底怎么理解,对这些话题我也希望在座的师友能够就做一些探讨,这样也有利于当下画家今后的成长。下面先有请80多岁的文化学者郑重老师发言。
郑重先生在朵云轩艺术馆观展
郑重(文化学者,知名报人):
文人画,几十年来这一直我苦恼的问题,我分不清什么是文人画,什么是匠人画。我最早的书画理论启蒙,确实是文人画。你们可能没有这本书了,1959年我大学没毕业,就买了一本关于文人画的书,从这里对绘画产生兴趣和概念。后来1988年上海书画社出版一本很厚的《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看了以后我更糊涂了。
因为我们是业余爱好者,和画家不一样。我看线条好一点,专业画家一看这不对,那不对。怎么会这样画法?怎么会那样画法的?
从1950年代来看,原来是革命化的教育,一直是摆脱不了这个程式。后来1980年代有一批人振臂高呼要发扬唐宋,又往这方面转了,转了二三十年。这30年来,确实也有一个弊病,就是一些卖价很高的画,没有一种画家的感情。出现了这样一批画家,画得很好很完整,挑不出毛病来,但是缺少一种感情的抒发,没有这种情感,绘画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
这一代,路子比较宽,看得出来各种各样的人物在探索。现在有一个很好的现象,画家已经跳开了工笔细写,有一批人出不来了,有一批人出来了,包括更年轻的,已经在往文化方向迈进。我讲的绘画的主流,真正回归到传统,不是工笔细写,院体是一方面,但一定要把文人画容纳进来。现在画画的都是有学问的,起码大学毕业了,像过去那样学徒出身的不太多了。
在美国的艺术史学者方闻,他讲了一句话很对,“绘画就是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变化都在绘画里,比如最早上海的地平线,北京星星画会。画家也是时代的象征,比诗人、作家都敏感,这个敏感不是有意的敏感。画家如何保持历史的敏感和时代的敏感,为历史能留下一个纪录,成为历史的画史,这都是要思考的。
萧海春先生(右)在朵云轩艺术馆观展
萧海春(知名画家):刚刚郑重老师讲的问题,我也是困惑的。因为我在画画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文人画、工匠画。
并不是简笔或写意一路就属于文人画。我有一个想法,不要讨论这个事情,为什么?毕竟没有这个语境,郑老师你为什么苦恼呢?没人跟你谈什么叫文人画,我也没办法跟你谈。比如文徵明的画与仇英是有区别,但是有人说仇英是工匠画,我也不同意。不同形体的概括,是包括笔意的。所以问我仇英跟文徵明哪个是工匠画?我要说都是文人画,因为他们表述的理念是文人范畴。这跟每个人的要求是有关系的,而不是画多画少。
在学校里,学生会提出来(这样的问题),这个是文人画,这个是工匠画。画家会不会有这个问题?我就不跟你理论了。老实讲,所有喜欢看画的人还是看得出来的,里面有一个很严格的区别。画的比较工致典雅的东西,应该说是属于文的范畴。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宽容一点,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点,文人画跟工匠画肯定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这个界定,不要搞得太死,艺术无法量化。
另外一个问题,画画就是自己的内心流露,但是这个流露的状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很微妙,因为每一个人的感性、或者是遇到的事情都是很具体的;有的人比较理智的,不会碰到每件事情都会发火,这里面肯定是有差别的。中国的艺术,第一心思要静。要体会自然对人的陶冶,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人家说,中国画内在的东西一定是静止的,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多的东西要统一在一个祥和悠远的境界里,要有这种把握。人都是这样的,向往自然,因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的。
另外一点,我认为艺术只是一个行为,你要转化成物质。比如说我画了一张画,人家喜欢,拍到一定价码,这张画就转让给你了。艺术是不可以买卖的,但是艺术品是一定要买卖的,因为你不买卖的话,没有钱就不能继续画下去。所以我认为,艺术品一定要进入市场,但是我们提供的东西,不能很商品化。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五人展之朱忠民作品
顾村言:文人画确实并非以简笔与工笔来区分,宋徽宗是工笔,那是真文气。其实包括提到明代的仇英,很多人以为他属于偏匠气一路,其实他一直在项子京、文彭那个文人圈子里活动,文人气也是很重的。下面有请了庐老师,他和萧海春老师都是我在绘画方面的老师。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展览之顾村言戏曲人物画
了庐(知名画家):刚才你们都谈到关于文人画的事情,文人画我已经发表过不少意见和文章了。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对与不对,大家参考,但是总的意见,我在20几年以前就说,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在绘画中总的体现。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对于文人画的认识,理论上思想上的各种各样的。从我们刚刚解放初50年代开始,有人提出中国画的概念。80年代中期与世界接轨,各种各样的流派、外来艺术的引入,带来了多元化。一直到现在,有不少的理论家,都把西方艺术的创作理念(作为标准)。我认为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绘画的“主权问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毋庸置疑的。外来的东西有好的,我们吸取,吸取以后,尽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绘画更完美,更发展。
另外,不是说因为文人画的时代大背景过去了,文人画就“关门歇业”了,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我一直认为笔墨是中国画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现在是读书的人多,但不等于读书人就是文化人。清代伊秉绶说过:“读书的目的是陶冶心灵,变化气质”,谁能够“化”了,那才是文化人。所谓“文化”,“文”是手段,“化”是目的。很多人一头钻到传统里面去,把传统的东西弄“死”了,这个是不对的。
我对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有点建议。因为中国画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所以美术教育在技术性训练的同时,文化教育一定要跟上去。从历史上看,为什么有一类画家到了老了越画越好,比如齐白石、黄宾虹。另一类画家到了老了就越画越差,江郎才尽?那就是文化的原因。后一类人到后来就没有认识上的深度,没有观念上的更新,自然就没有了后劲。
顾村言:谢谢了庐老师,他这些年为我之前主编的《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撰写了不少重要的中国书画理论文章,其中提到的很多观点,比如关于笔墨是中国画家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去年底发表的中国文人画家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背景下学养成就的结果等,我以为都是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中国画进行长期真诚思考得出的。下面有请毛时安老师,他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对于中国画,这些年我越讲越多,越讲越心虚,越讲越不敢讲。所以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所以我现在教我外孙,第一条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想先说齐白石,他是我一生当中,第一个知道的有名有姓的画家。郎绍君先生前不久出版了一部齐白石的专著,他做得非常严肃,但是他又写得非常明白晓易,我认为他是用自己的“文心”去体会画家。所以他对齐白石有很多非常独特的一种解读。齐白石一生和这个时代保持距离,和所有做官的人有距离,他本身是很厌官的,但他也送过很多大官画,他认定自己是个画家。他不一个时代性很强,永远在画那么几朵画,永远在画小时候在田园里看到的小虫子、小鸟、小青蛙、小虾、小鱼。
今天这个座谈会的“文心游艺”这一主题我以为是非常值得人关注的命题,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文心”不是中国画种类的一种区别,包括区分文人画、匠人画,不是这样的概念,因为实际上中国画传统很多了。1993年,我应美中友协到美国,与美国一些学者说到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我说西洋画讲究素描的精确,讲究精确,中国画是气的混沌,但这个翻译不会翻了。中国画是比较复杂的,肯定不是素描。
这当中就讲到“文心游艺”,这当中有几条,一个是,他的心是文心,不是那种利于利欲熏心,有种人,一出手你就知道了,实际上他是不可能有文心的,因为骨子里是媚俗。
第二点,西方美学讲艺术最高境界,一直讲艺术是自由的象征。从孔子讲“依仁游艺”的时候,之前是“志于道,据于德”,后面是“依于仁,游于艺”,这个中国古代很讲究的,一下子空灵、开朗、自由、灵动。西方是讲自由,我说可以是中国艺术是“自游”,来自于它对读了书以后,对这个世界,对艺术有一种慢慢的必然。
这些绘画不管画什么内容,是当代的或者现代的,其内心就是苏东坡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面不是在技术层面,多画两遍,也可以是很有书卷气的,少画两遍也可以是没有书卷气的。关键是这个心,所以我想,所谓文人画,文人画当然也是一种概括,因为他们职业不是画家——这种爱好性的如果成为职业以后,如果稍微不小心的话,它也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事情,因为这会导致失去“自游”。
商品化的市场或职业化不会给你“自游”的。古语中说的“势使之然也,非人使之然也”,用在中国画中,其实也是有很多东西是看不见莫不着的。形式,规律。有一个上帝的力量,冥冥之中有一个主宰的东西。我想,中国绘画当中有一些很空灵的,我们用现代汉语,做了一堆假设,解释来解释去,还不如这“势使之然”,直接抵达你的心灵。一般来讲,如果你有文心,能自由,清风徐来。所以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底本以后,你的就有一条,就是说,远看取其形,近看取其质。就是笔墨质地、细料、细条重新打乱以后,经过你心灵重新组合。再近的话,就是我们看画的人,也要进入,然后这张画,就耐看。所以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读书钻研,想问题,可能比画画,不一定不要紧,至少是差不多的要紧。
其中有一种文字和文学,也有家国的乡愁的,文化的,综合起来,画中有一种情怀的东西。还有,就是说有一种气质,比较沉着。我觉得可能比较能够理解进入中国画一些核心性的东西。
所以这当中,这又回到了本质的问题,就是人类有了那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后,你要满足味蕾的需要,这是普洱茶,这个是龙井茶,从喝水解渴,进入了审美。像我家里收藏的画很多都挂在墙上,我在家一个人也喜欢“自游”,看那些画,这带来的审美享受是无上的。
顾村言:毛老师讲到中国画内美与自游的重要,是这样,中国画不是功利化的。下面有请徐明松先生。
徐明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评论家):我表达一下我对这个展览的看法,对“文心游艺”的看法。现在很多展览,特别是像今天的朵云轩“海上青年画家五人展”,包括大家坐在一起谈艺论画,中国传统本人就有一种雅致的传统。都是我们非常好的一种记忆。刚才讲到一个事情,实际上中国人的审美是覆盖到了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今天的品茗。很多文人雅士中是少不了画,这就想到一个问题,今天讲“文心游艺”,这个题目起得很好,稍微阐释一,以文心而游艺,我觉得从这方面可以讲几句,什么叫游艺?孔子讲,艺是六艺,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覆盖到了思想方式,你道的传承,你的日常生活的记忆。实际上是跨界的,所以中国古人历来就有跨界的传统。
英美有一个篮球术语叫交叉换位。中国文人传统,历来把他的生活方式包括本身的身份都有很多跨界和交叉范围的的表征。大家知道,中国画当中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僧人、和尚多,到了明末清初又有“四僧”,实际上有一条,就是中国的文人或者是中国的画家,这是一贯的传统,实际上中国人的文学,一直是贯彻到绘画传统当中去的,另外一种是吟诗作对,包括后来有临仿文徴明的,都是把文人的传承,把自身的诗词结合起来。“文心游艺”是需要画家的积累,这种积累又有记忆层面的,但是厚积薄发,又会形成一种理念。中国人讲“游艺”,要真正做到自由的境界。真的是紧箍咒,这是一个贯穿的过程。第二个是讲文心,中国文人画,刚才萧老师也讲了,有很多冲突对立,各种各样的。特别是清代“四王”之后,五四以来,对中国画传统有很多批判的评价。但是为什么在今天,又重新兴起对传统的敬仰。我认为这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也是刚才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一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在当下消费主义的语境,追求“文心”可以说是要寻找一种内心的纯净。实际上是需要一种内修,这种内修在今天,特别是我们的青年画家,如何真正体会到传统的价值精神。
北宋郭若虚说得好:“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由理而情,由情而生。那样一种中国人审美的精神上的,或者说是一种心路,跟外在的结合。为什么要讲人品即已高,这个人品是在于他有没有他的坚守,有没有文心中最核心的道德感与思想的基础。有了气韵才会有深度。今天看这个人的画很有古意,我个人偏理解是寻找文人艺术的古意。中国的绘画还有另外的层面,就是刚才讲到的,跟中国人的审美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东西,是有才艺在里面的。所以我觉得文心游艺,说到今天,用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很大,但是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的第一步,从今天的五位画家,都非常熟悉,他们的画每个人有不同的意境营造的思想,都是追求着一条以“文心而游艺”的道路。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研讨会现场
李磊(艺术家、上海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我也有一些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我想还是先说朵云轩,说到“文心”,今天来之前,顾村言说,我们今天座谈会不是谈展览本身,而是希望谈中国画的“文心”。我先说朵云轩,朵云轩是我们上海这条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步街上面的唯一的一个文化堡垒,这个坚守是不得了的坚守!
这个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今后赖以崛起的种子,这很重要。为什么?一个民族,它的独立精神,一个文化的自主,民族的情怀和凝聚,都是跟文化的共同的认知和认同分不开的。这种认同和认知与我们的文化传播和坚守分不开的。现在出版业已经非常繁荣了,传统出版业受到冲击,但是这不是问题,因为新形态的文化传播依然是非常的兴盛。而且应该说是越来越繁荣,或者说这种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用不着,为完全传统的出版业的过去而特别伤感。因为我们要看到,出版的核心跟目的是为了传播,传达信息。
阵地是很重要的,如果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开发的时候,当时上海的出版局说把这个地方卖了,换钱吧,完全可以的。那就没有了。而且朵云轩始终是做的中国传统文房、书画的传承,使得我们这一颗种子、火苗,还在这里燃烧。这点,应该向在这里坚守的朵云轩的同志们表示敬意。不容易!他们这生意其实不好做,这样的大形势下,生意不好做,但是我相信会好,转折点马上就要来了,因为我们看到,比如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其实这个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人说,你们会背几首诗嘛,不作诗背诗有什么用?我说胡扯,不会背诗怎么作诗?背了之后再理解,连背都不会背的话,还读什么诗?能背书就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基点,有了这个基点,才有了后面的一切,阵地和这样的传播的重要性,因为这个地方,从小就来看,现在还有年轻人来看,我们会过来再来学习,有很多回顾,使得很多文脉和文心得以传递保存,特别不容易。我相信,朵云轩很快会非常好的,这是一点。
第二,还是绘画的“文心”,刚才引位老师说了文人画的问题,包括对文人画的界定和形态分析。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中国的文人画,为什么会发生文人画?为什么在这个事情上会发生、发展,甚至会标榜文人画?实际上它跟中国社会形态的发生和人的内心需求是相关的,其实中国长久以来,2000多年,是一个封建集权的,其实是一个很稳定的,但是又很专治的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下很多人心灵是没有自由的。这样体制下,人,尤其是有自我意识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体制下是压抑的。这样的情况下,他需要有一个假借的东西,这个假借的东西,恰恰是人文所追求的,因为不能直接谈这些抒情,他必须要假界,做到后面,就是另外的事情。从本身来说,文心所在,是在于人的自我发泄和自我张扬、寄托。是人本的一个寄托。所以中国的山水,中国的花鸟,不是山水,不是花鸟,是人心,或者说是文心,这个是核心。
文心的表现和表达,他的重点,不是一个具体的像西方的实体性,客观性的,他是一个象征性的心灵的投影,而这种心灵的投影需要寻找一些假借物。所以会有山水、花鸟,是这样的关系。理解了这样的关系的时,这个过程中,山水画是不是真山真水不重要,画的鸟像不像不重要,关键是这个鸟要有表情,鸟的态度要有,鸟的态度出来以后,这件事情就完成了,所以这当中,什么叫技术层面?技术层面不是问题,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像和不像,而是说把心里的追求能够表达出来,这就可以了。所以说,古有文人字画,今天依然有文人字画,今天我们的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或者有追求的自然人,依然面临一些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愿望我们依然会去寻找假借物,假借形象和表现手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画不分古今,这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也不一定是笔墨纸砚,关键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心,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追求精神。这是核心。当然笔墨纸砚是我们的法宝,是中华民族的法宝。这个法宝,我们的前人用了2000多年传递下来,有他完美的传承。而这种传承,我们继承下来就是我们的宝贝,如果我们扔掉了就非常的可惜及所以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必须要传承,必须要继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弘扬。而不是用笔墨纸砚固化了我们可能的追求。这是一个辩证,但是传承特别重要,这是一个魂,因为魂是在笔墨纸砚里面,还有形态、形象。各种的形态的,寄予在里面的。这是第二方面想谈的观点。
第三点,我们要继续推动,因为刚才大家也说到,当下对文化问题和美术问题的价值观比较混乱。因为我们把很多内心当中,要追求的东西丢失了,看到了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多好看,好看我们就跟着走,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内心的方向没有了,或者是模糊了。那么就会走来走去迷失了。如果内心的方向是清楚的,追求的目标也是清楚的,我们走来走去依然不会迷路,只会看到更多更好的风景,看到更美的风景,我们不会迷失。寻找到内心追求的点是最重要的。我们作为中国绘画传统积淀下来的传统,也是几经波折。下一步,我们可能还是要请各位老师到中华艺术宫,再找个机会,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一下,就中国艺术文化传统的成,怎样寻找我们的标杆。或者是说我们的一些导向。其实国家的文化还是要有导向作用,我们倡导什么东西?我们好的是什么东西?因为普罗大众在没有接触这方面的时候,你不能怪他们,他们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他是随性,最原始的。文化的东西不接触,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好坏。如果我们树立一些标准,给大家展示一些可参照的艺术。尤其是对年轻的学生,我们的公民,都会有帮助。我们可以一起来做,到时候,我们中华艺术宫也是和《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起来做。通过研讨,通过大家的讨论,通过传播合作,最终呈现出一些大型作品展示,让大家看到之后有了对比。为什么我们对朵云轩感情这么深?因为每次到朵云轩来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好的中国书画——当我们没有看到齐白石原作、徐悲鸿原作的时候,比如在朵云轩看他们作品的木版水印,一样是非常好看。后来再深入,才知道和原作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就是这样的一种展示,尤其是系统化的,这是非常好的。谢谢!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展览之顾村言拟古作品(局部)
顾村言:李馆长讲到中国画与我们的内心,包括中国人心性中的自由的那一块,我很有共鸣,中国艺术中的写意抒写的正是一种自由心性,当然当下没有功力的伪写意泛滥也是一个问题。下面请张伟生老师!
张伟生(书法家、上海书协副主席):我是搞书法的,今天来听了这么多绘画界老前辈的一些评论家的发言,很受教育。看了五个人的绘画,我们这次定的主题也是非常好的,这个主题“文心游艺”,绘画和书法是一样的,书法是通过笔墨线条表现,更加抽象。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说,书法跟绘画有共通的地方,书法也有一种,我们平时说的这是文人书法、匠人书法。书法更抽象,因为笔墨线条的表现功力,更表现一种情调。所以我觉得这实际上是我们艺术品的很根本的东西。我看画也是一样的,比如说绘画有文法、技法,但是技法对我们书法来说就是点画线,这是有一定基本功的,但是光这个是不够的,这是一个形式的东西,如果你要上升到一个艺术品来说,必须是要有一种格调,一种本质上的东西。我说的技法,是能够使人折服,但是灵魂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能够使人感动。所以能够感动的东西,就是作品的根本灵魂,所以我说的,“文心”实际上是书法跟绘画必须要有的。
文人书法,刚才听了很多大家说的,刚才大家总结的就是,文心在艺术品当中的表现,肯定要有这样几条。要有一种沉静,要有一种不俗的超凡的心态,不能很急躁的,急躁的写字肯定写不好,急功近利,肯定写不好。安安静静,沉静下来写的字,就会给你非常闲淡的感受,有一种意境。第二个是要有一种文化内涵在里面,给你一种感觉,不是纯粹的表现一个物象,是在传达一种精神,传达一种感受。一个艺术家对笔墨线条的理解,绘画对于物象的理解,实际上反应了内心。所以这个书法跟绘画都是这样的。刚才大家说到,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做一个文化人,没有文化的积淀,没有一种综合素养,你的文学底蕴在里面。实际上要真正画出来文人画,或者写出文人字也是很难的。所以文人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自己修炼、读书。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次五位青年的画展,能够把他们的绘画呈现出来,他们有一种追求,实际上是非常可贵的。我们这方面今后也需要大力提倡。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五人展之甘永川作品
陈翔(画家、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展览。五个青年画家,有一些认识时间比较长,有一些是刚刚认识的。不管怎样,今天看这个展览还是蛮有感触的,加上刚刚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感触更多。本来想了一下,今天因为村言兄让我来参加研讨,其实我也不代表谁,我就代表我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也契合你们的主题“文心游艺”,我的理解比较粗浅一些,不要太把他当回事,把它当回事,也不要太当回事。画画也好,其他的也好,有兴趣做这件事,是非常好的,做的时候要认真做,做好了就不要太当回事儿。也不要太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书法家,太执着了,可能就有违于“游艺”。
因为我读书的时候,记得我们(复旦大学)的校训,有一句话非常深“要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读书的时候也搞不清楚,自由而无用?当时提是要有用,要为祖国的建设,共产主义事业做接班人,怎么可以无用呢?后来一点点社会上久了以后,特别是前两年生病(住院)以后,对于自由而无用有了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深刻,但是有了自己的理解。自由而无用,确实是适合于我们这样的人调节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是有违你的本意,但是你也没有办法,除了画画或者是写字比较开心以外。既然是开心做的事情,就开开心心做,什么意思呢?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或者说心态,这一点我就联想到刚才各位老师讲到的,关于文人画也好,南北宗也好,我有我的理解,对不对先不管,反正我把我的理解讲出来,因为村言兄既然叫我讲,我就讲出来供大家批评。所谓文人画其实还是从画家身份上来说,而不是从画种来说。他跟写意或者工笔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文人画本身,并不一定就是标志着文人画比非文人画高了一层,当然文人画提出,肯定是文人画家提出来的,肯定把自己抬高一层。因为文人画以前有好作品好的画家,这是否定不了的。今天工人的艺术史上的大师,有很多是前文人画时期的大师,不能用文人画的框框去套,会出问题的,就会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很概念的理解,好像是文人画是最好的,中国传统真的是丰富多彩,刚刚各位老师也提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即使文人画,他一生的创作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各种各样的样式、表达方式。我们今天来判断,不是说他是文人画范畴,就一定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还是能不能合我们口味和价值判断?以这个来判断好坏,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但是问题反过来,从传统文化角度讲,人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绘画也好,书法也好,或者是其他文学艺术类型。
其实在中国美术史上,我们理解很多传统绘画的好和不好,是和人紧紧相关的。即使今天还是分为画的标准。就是看人的标准,用看人的标准来要求画。后面才是画的具体标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关于文人画的出现。在传统绘画品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神妙能”三品,神品是最高,文人后来又提出了“逸品”这样另外一个评判标准,所以文人画跟行家画另外的评判标准,只不过在后世的努力下抬高。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而且我们今天来看传统,也还是基于今天的角度和眼光来看的,我们今天的传统,是不真正意义上或者原来意义上的传统本意,还是要看一看,不一定十分契合或者高度契合的。今天再来研究这个就没有太大意义,今天这个环境和文化语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传统的中国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或者是代表性的东西在那里。他的内涵跟传统文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的中国画,更多是从绘画的分类种类上理解的,它是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理解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现代的中国画是当代文化的载体。这样一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我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什么呢?就是我生病以后,对我脑子有很大影响,一个是思路更加没有逻辑性了,想到什么乱讲什么。第二点是,对多事情有了自己另外的想法。最近一次得病是血液感染,必须要用抗生素把它打下去。抗生素的作用是不光把坏细胞打死,把好的细胞同样打死。一个东西具有很强烈的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时候是对你有用的,用得不好的时候是对你有害的。我参加研讨会或者是学术活动,经常听到大家谈,绘画理论中的很多概念。其实大家在谈概念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讲得很有道理,其实仔细想,运用这个概念的时候,脑子里跟这个概念对应的是什么东西?我打一个问号,包括很多很会讲,特别是北方艺术家很会讲的,一套一套的讲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我联想他的绘画,联想不起来。
举个最简单的道理,我们说发扬传统,我们心里说的可能是宋元也可能是晋唐,但是他在讲齐白石的话,他也对。但是齐白石和顾恺之之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理论是越谈越悬,而且对于实践是没有太大帮助了,理论已经上升为原理论,成为理论家的工具了。今天来谈“文心游艺”,“文心游艺”既然你们提出来了就是你们五个画家追求的方向,这个方向如果你们认为对就追求下去。其实各个画家在“文心游艺”上还是有差距的,还是有继续上升空间的。就是“文心游艺”是一个境界,不是一种技巧上的,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是整个绘画的气运上,给人的感受。你的气质,对画的判断就是对人的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画出来就是什么样子的。技法可以练习,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都是凡人,实际上石涛也是,做了和尚,还梦想皇帝。他到死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画就是要精益求精,至少有一点,就是既然“文心游艺”是一个目标,那么,就画以外的工具,就是你们要重点追求的,知识要转变成文化,文化要变成自己的修为,提升人自身的品格,再把这种品格投射在你作品上,让人家能够感受得到,这就是“文心游艺”要到达的境界。所谓厚积薄发,为什么中国画是一个老龄的艺术,是一个精英的艺术。
既然你们是这个目标,就朝着这条路。总之五人展览非常好,我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听到各位老师的发言,很有启发。身体一下子好了很多。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五人展之牛孝杰作品
汪家芳(画家、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今天的展览叫“文心游艺”,我先看到这四个字,“文心游艺”的书法写得太棒了。书法中就有很多“文心游艺”的内涵东西在,那个四个字是萧老师写的。因为我达不到的东西,我从小也喜欢写书法,但是像萧老师的书法,我现在达不到,我就有一种敬仰之心。“文心游艺”这四字,的文化内涵包括书法家,现在的定位是书法家。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延续。再说简单一点,书法就是书写的工具。从古至今,根本没有书法家的定义,因为文人写字,用中国的毛笔,特殊的材料去写,写了以后产生自己的各种风格。因为书法家,书法本身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内敛和修养的东西。画家,是一种职业,包括宫廷画家,包括一些寺院里。他是一种职业,职业必须要有一种很高超的技能。所以今天的展览,主要吸引我的就是“文心游艺”这四个字书法,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这个展览的含义,一个是书法本身的内力。萧老师以前的书法我也看过,这个落款感觉特别好。绘画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对了,这个东西肯定是对的。我就看看他们几位的山水花鸟也很有体会,尤其是山水,牛孝杰也是我们画院的,他是博士。后来我跟他讲,要面向生活,上海没有山,为什么会产生山水画家?而且山水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很多大家都是在上海的,我感觉山水不一定是住在森林里面,就能够成为一个山水画家,主要是游艺,这个游不是游历而是游心,你心中有山。我画山水画了很多年,我也经常出去。我们画山水画家,能够经常出去。写生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写生而不是写象。
我感觉一个画家,无论从文学从技艺,我感觉这背后都是要修炼的。当一个人达到一定境界以后,而不是从绘画,本身要达到一个顶端,像一个沙子一样,成为高一点点的顶点,要铺很多很多。上海的海派文化梳理,包括画院,都做了很多活动。包括去年画院60年的回顾展。我们这一辈就是要不断的听上一辈的讲故事,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因为你从书本上看到的东西,当你看多了以后,跟没有看到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层层相传就是不断讲故事,我们也能够传承的感觉。所以说能够在朵云轩这样一个百年的文化场所,办这样的一个“文心游艺”的画展,关键是请到了几位,娓娓道来的传承和故事。太少了,以后要更多。感到,这就是一种气的传承,中国画里面的生动(在传承)。
张耀伟(书法家、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副院长):我从三方面讲一下我的感受,六个字:共勉、系统、践行。我感觉这个文心不光是画家的文心,这个文心实际上是艺术,对所有人都可以受益。今天有很多我的好朋友,实际上画画是他们的余事。“文心游艺”的最高境界是产生共鸣,是通俗而不低俗,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要成为大艺术家,大评论家,最重要是把文化传承出去,让更多人在文化的田野上受到滋润,让浮躁的心情得到养分。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画家也好,我的身份是协助萧老师协助村言兄做一些服务工作。
第三句话,每一个有梦想,每一个有格调、有品位的,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领域的,只要有这颗文心,这颗不俗的心,我们最终还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心。
顾村言:张耀伟先生其实也是南怀瑾先生的学生,这些年为推广南怀瑾先生做了大量实事。下面请上海师范大学邵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在中国山水画教育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国内非常有口碑,这与萧海春老师密不可分,而邀请萧海春老师在上师大带硕士生这么多年正与他的大量努力有很大关系,这很让我们很生敬意。邵教授大学也是学的中文系,从中文系又转到绘画,对“文心”二字有很多体会。
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画家):现在很多老前辈都讲过了,我讲什么?没得讲了。不过 看看这些年也有一些成果,这个展览上的山水画可以说是上师大山水画教育的展现。我觉得萧老师对山水画教育所做的努力,一定会载入史册。
我觉得教育是真正的传承最好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到时候还要拜托各位,一起来共同努力做好这件事情。
第二点,我觉得上一次上海书画院开会的时候,我也说过。很多人张口就是山水画不行了。我觉得这个话是不动脑筋的,放眼中国,上海山水画是保存最好的,也是发展的最好的。其他地方的可能会说他们衰落了,上海尤其不能说。今天这个展览上的山水画也是一个证明,我们把每个画家都跟张大千、陆俨少比肯定不行。但是今天有今天的大家,昨天有昨天的大家。这个展览是从一个侧面,对上海的山水画、对上海的中国画做了一个展示。
来之前,村言一定要说“文心”,大家都说过了,也没有别的说了。说一个例子,对画家来说文心,现在我们谈论的都是明清以来或者苏东坡提出文人画以来的解说。说之前最伟大的画家是顾恺之,如果读懂了顾恺之,大家就知道“文心”在什么地方了。顾恺之其实是画过宣传画的,(他在不少寺庙画过壁画),因为在庙里画菩萨不就是宣传画吗?我觉得画家画菩萨和我们画雷锋是一样的,宣传画。后来看到他的《洛神赋》的时候,又不一样了,洛神赋的人物画得很好。这是文人的童年,早年不会画,幼稚阶段。我们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进化论的思想。后来,因为很少,有的同学也在问问题,我就把《洛神赋》重新拿来读,对着一卷一卷看,我突然发现,一个伟大的画家是有道理的。现在的画家有多少能够读懂《洛神赋》?读懂他的心情?用文字的语言转化视觉语言?《洛神赋》是长篇抒情诗,是一个连续剧,这就很复杂,那一年代能够载入这样的画面里去,这样像看连续剧一样的,这已经是了不起的创举了,全世界没有空间艺术能够做到。后来才发现,其实顾恺之,要不带有神话的世界表现出来,这个神话世界又和现实世界的人关联在一起的,人很现实,背景很神话。这样的概括,就是告诉你非现实的场景,是神话场景,这才是高手所在。这样的编排才真正体现了,带有神话色彩的长篇叙事的,能够把故事讲完整。这个事情跟我们差不多是不是?近看差不多,远看,原来是另外的世界。这个在顾恺之时代被用得非常娴熟。没有对文学诗歌的理解,是不可能构造出这样的画面的。所以我想“文心”,能不能够理解,我们不是说每个人都一定会写,但是能够理解的。
顾恺之作品
我想,顾恺之是种文心,我们今天也谈了很多文化的东西,我一直在想,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讲文化,256种定义,全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256种。文是什么东西?文人又是什么东西?文,其实我们说一个人文气文雅,归根到底是两句话,一个是懂规矩,一个是懂规律,一个有规矩的人就是文气人,一个不懂规矩的就是粗鲁的人。一个懂得事物各种规律的人就是文化的人。所以,所谓中国的文人就是懂点规矩,懂点规律。而规矩和规律就是通过读书而来的,所以读书往往跟文化、文人联在一起。顾恺之因为懂绘画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懂人性呈现的规律,能把这个演绎得非常完整。没有这样的绘画本身的规矩,不对客观事件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剩下的就是胡闹。我觉得有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包括有很多以批判社会为己任,是文人有良知的,这是一个文人最高境界是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而不是批判的社会。谈到自由我想起另外一个人,我们可以参照文心怎么来,近代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叫闻一多,闻一多把自己的客厅打造成什么样呢?是行为艺术。闻一多的客厅,天花板是黑的,墙是黑的,地板也是黑的,窗全部堵起来,没有。桌子全部是黑的,凳子也是黑的,正在他正面的地方画了半圆的红颜色。你想这个房间人,点一个灯,或者是一个蜡烛,这个人是什么感觉?我们又知道闻一多是怎么死的对不对?闻一多是讲诗经的,讲文学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对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闻一多是其中之一,非常了不起的学者。他的性格自由奔放,他创造的时候,他写诗的时候,他写的诗叫豆腐干诗,他写的是新诗,但是像豆腐干一样方方块块的。他有一句名言叫“戴着镣铐的舞蹈”,他知道需要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今天谈文人的时候,一个是回看历史,我们看看顾恺之会有一种启示,看看闻一多也有一种启示。中国画家对事物,对一草一木有一个认知,再表现是他懂得一个规矩,如果我自己很个性的语言,一个屁也听不懂。那我们就不能交流,要有规矩有认识。在这之上,你把废话全部去掉,就是高级的。所以真正的,所谓的文人的话,或者所谓的文心,文化是用文来化育一个人,让一个蛹变成蝴蝶飞起来。从蛹变成蝶叫化蝶。生命没有变,但是从一个形态变成另外形态,我们叫化。人还是这个人,但是已经不是原先的人,懂规矩有知识有涵养有良知有道德,他再去化的话,这人是这样的人,出来的东西,就会化育另外一个人,感动周边的人。这个才是文心的所在。
画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匠人、画师,一类是是文人画家。
文心,不是承担社会的责任,是承担人类的责任,怎样用我们的劳作,我们的思考,我们所做的一切东西,去化育社会,化育一代人,这才是真正的使命。都是通过教育才能成长起来的。所谓的文化,包含绘画、书法、教育、科学知识,都是文,用这个东西去化育。简单的来说,一个是要懂规则,懂规矩,懂规律。把这些东西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间,成为一种文人,成为一种文人之后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一种然。所以我觉得文心是非常高的境界,而不是纯粹表达自己某一个时刻的某种情绪。每个人都渴望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东西的追求,我们现在在艺术上,会进入一种误区,我们都把所谓的,没有束缚,所谓的无所顾忌,作为一个最高境界。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不遵循生活规律,完全按照这个来,这中间获得了掌握的规律是越深入越完善,使用利用的时候。这时候才会达到文人的境界。这是非常好的题目。萧老师精心培育这么多年以来,他的弟子们意识到了,提出来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朵云轩艺术馆“文心游艺”五人展之徐旭峰作品
张立行(文汇部文艺部负责人、评论家):正好来之前,去参加了一个品读会,很有意思。但是玩的文字游戏。这里面包含了五个内容,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互动,很惭愧。我们社会发展,对精神需求非常多元,像今天讲的文心游艺,实际上是说,对于画画,不要当那么回事儿。这其实是个比较高的境界。但是“文心游艺”,要达到这四个字的境界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不是话里的东西,是话外的东西,特别是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要达到“文心游艺”是更难。
画画要达到“文心游艺”,技术是非常要紧的。前面有一个做投行的,他说我画了半年的梅兰竹菊,你看看怎么样?这和拍照一样的。现在千万不要忽视技法,要达到目标的技法。现在这么多画家,他们很多能够出来,也不是偶然的。像张老师,你们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当时是最好的人才学习艺术。千万不要忽略技术,比如看当下的一些舞台剧,很多中年演员,站没站相。画画更是,因为舞台艺术、戏剧艺术是身体的艺术,这种身体上的很多语言技术,假如不是手把手教,你去搞好了,学不到真传的。
吴林田(画家):文心是艺术家的基础,如果你这张画没有文心,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绝对不是好画,所以文学是艺术家必须要经过的。刚刚说,当下很多没有基础、技法的,也在像“游艺”。但是文心从哪里来的?美术史,对社会的认识深度,对文化的使命感。文心是继承,游艺是态度,你太当回事,包袱太多,这张画绝对画不好。文心是积累,厚积薄发,这个抒发不需要考虑有没有文心。长期研究过笔墨的,中国画的问题。实际上这不是说一天两天的。
今天看到中国画,需要有人做。我们也有交流,实际上现在当代艺术,掌握的资源是很多的,但是这两年艺术界,中国画也需要做,但是做中国画,不是说光有传统就行了,必须要面对当代现实,不是说老师叫我怎么画就怎么画。这是前面一个,文心的内容,就是以基础条件之一,不是说我就这样,我一辈子就在里面。实际上说说方便,做起来很难,打进去就很难。中国画需要在我们这个时代,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有历史性的成绩出来。假如我们天天在画室里也不行。这么多学生,而且不是说像其他艺术院校出来,没有虔诚之心,对中国画有没有一种真正热爱,和真正自己一生投入进去。你是不是在用一生的经历追求在做?你不是在玩?你仅仅游艺,游艺是一个大箩筐。实际上,中国画与文学哲学有关系,和人性的温暖有关系。
过年我到德国荷兰去,主要看伦勃朗,确实打动我,当时一大帮写实画家,为什么他的画就好?因为他在“文心游艺”,其他人就是太想为富人服务了,私人定制,每个人都有物质需求,我们不反对。但是伦勃朗肯定也接到很多订单。梵高为什么死前四年是作品最好的?1885年的作品就是在为富人服务,当时是非常平庸的画家,一旦画画为自己内心,就没人买了,英年早逝。他曾经也荣华富贵。后来他又经历了命运的跌宕起伏,成为一带宗师。实际上没有疯,只不过是这种状态。但是他假如缺少前面的文心状态,他到后面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解构经典,就是尊重美术史。我说现在中国画家也要有全球视野,不能光躲在画室里。国外发生什么事,一分钟之内全世界都知道,实际上我们处于资讯空前发布的时代,我们艺术家的眼界要全球化。当代艺术家,比较先锋探索的精神,我们也非常佩服,特别是需要精力的。但是现在我看到好多上海的油画家,在练书法,拿起毛笔在画国画。艺术肯定是并存的,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两个是写意的,其他两个是山水的。经常做一些并存的事,你们偏要分掉,我偏要经常一起玩。真正的文心就是包容的,宽泛的。
上海朵云轩艺术馆(南京东路)“文心游艺”五人展现场
链接:文心游艺——海上青年画家五人展(朱忠民、顾村言、甘永川、牛孝杰、徐旭峰)
地点:朵云轩艺术馆(上海市南京东路422号4楼)
时间:2017年1月16日-3月2日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