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赵 彤
2017年的荧屏上,齐集了我国古装/历史题材的差不多全部类型。玄幻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披着古装天马行空,无可考之古人,亦无可考之往事;传奇剧《大唐荣耀》也是唐代,也是后宫加朝政,犹似2015年的《武媚娘传奇》;清官剧《于成龙》再树廉政榜样,质量高于2000年的《一代廉吏于成龙》;帝王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链条的延续,单独来看与《越王勾践》《汉武大帝》是一脉故事。据悉,《大明王朝1566》也将重装出镜,似也不出旧事重提的范畴。
《大秦帝国之崛起》由丁黑执导,宁静、张博、邢佳栋、赵纯阳、吴连生、沈佳妮领衔主演。该剧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睢辅佐下,弱六国、纳九鼎,拉开多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大幕的故事。该剧于2017年2月9日在央视一套首播。
或可说,我国的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虽年有新作,但脚步还没有踏出往日的圈子。在这种“踏步型前进”的作品里,看来看去,大有山重水复之感,即便岁岁年年各类主角不同,但花还是相似的。
今天的历史剧是市场和利润驱动的历史剧,无论是仅穿着古装的、还是有史实依据的。成本核算是市场驱动的必须,而降低成本的办法,体现在剧本创作上,往往是养鸡生蛋不如借鸡生蛋。在荧屏上,帝王将相如此之多,是因为“二十四史”中满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后妃传”中尽是国色天香、勾心斗角。史传中的这些故事大都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如同不用付酬的无尽“IP”,“借鉴”起来是很顺手的。况且还有同样卷帙浩繁的历代“演义”,可以补充今天创作者的想象。古史题材电视剧之所以喜好描写创业之君、中兴之主,大概因为当时正是多事之秋,杀伐攻略,诈谋频出,尽显“武勇智术,瑰丽动人”。历史传奇剧也基本上围着皇与后转,“奇”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传”却常常虚无缥缈。
问题是,题材出于“正史”的电视剧就是正剧吗?如果是,那我们还需要费心地、反复地说“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
历史题材是一个巨大的领域,史学著作,不惟“二十四史”,还有诸多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战争史、交往史、科技史、生活史、民俗史、民族史、心态史等等典籍,可资文艺创作者开掘。设若电视剧只关注所谓“正史”,只偏好“相颀书”和“起居注”,那无疑是对历史的简单化,导致的将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单调和重复。开掘新的历史题材,才不会让新桃看起来总像是旧符。这当然需要创作者费时日、下工夫,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力。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到了需要比耐力的时候了,可利润、快钱等得起吗?
纵观近二十年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就核心形象而言,帝王多、后妃多,少的是普通大众,偶有一些也常常在宫里侍奉帝王后妃。设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历史正剧里人民群众靠边站,何谈正剧?设若王朝更替而正道不息,而历史正剧里都是阴谋诡计得势,何谈正剧?
投资者、创作者不换心怀和视野,历史题材电视剧就换不了核心形象与剧情,历史题材供给侧的供给状况就难于改观。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设若花都开于“富贵”,那只能是富贵的春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势必会激发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热潮。根据以往业界善于将“现在进行时”即刻转换为“现在完成时”的弯道超车智慧,不久观众就会看到一批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词的历史题材作品出炉。至于实际表现如何,需要我们拭目以待。历史正剧该是什么样子?需要我们先问一问,当代中国文化人的历史意识,在“正”的判断上是否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
(作者:赵 彤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