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九三学社、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共同举办的“白云无门——乐泉书道水墨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央文史馆馆员程大利、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李胜洪、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刘文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胡秋萍、洪厚甜、肖丽、龙开胜,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晓军、李强,江苏省书协副主席仇高驰、山东省书协副主席于明诠等三百多位艺术家及爱好者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此次共展出乐泉先生多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百余幅。程大利先生为作品集作序,吴为山先生为展览撰写前言。“乐泉书道水墨艺术研讨会”同时也在中国美术馆七层期举行。
现场
乐泉,号拓园,1950年生于南京。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首批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河南美术馆举办大型书画艺术巡回展。出版《乐泉书法集》、《白云无门一乐泉谈书道》、《中国名画家精品集一一乐泉卷》。
乐泉先生主张书道由技法、心法、道法三层递进,应是由内而外的生发,是由表及里的心灵触动。艺术张力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延,一切皆为心象;艺术造化源于自然,修心则应是书人的日课,练的是技术手段,修的是己心。因而艺术创作要见风骨,也是一种精神内涵的实践。
他的书法得到谢稚柳、沙曼翁、金兑庭诸位先生的高度评价。
据悉展览持续到4月27日。
作品选登
万殊一相 笔我两融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乐泉先生书法展,是我主动提出请他申报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我二十多年前与乐泉先生相识,他对艺术的真诚与用心、用力、用意、用神,是在近乎于平淡与平常中体现。因为,艺术是他的生活,精神是他的生命。故不求闻达,潜心于诗、书、画的艺术本体,与其间探索生命的本质成为乐泉先生的常态。
知道乐泉的人不多,因为声名并非他所追求。但是,好的艺术要弘扬,所以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样的展览。
乐泉先生的书道作品,延展六朝遗韵,以秦汉、北魏三代为体,千古帖学为脉,人格学养为本,意在参破,得以入化,故能涵养天地万物之变,出古入新,或渊雅淳逸,或苍古幽深,或曼妙如散仙入圣,品之如饮甘怡,回味无穷。
先生深得传统之蒙养,在笔墨的苍茫中,但见道之所存。他通息前贤,“万殊一相”,笔我两融。他对艺术有己见,且独持,并践行。其在《书道说》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书道启于三个层次的叠进;一、技法;二、心法;三、自然法。”
“由无意到有意,从技法到心法,乃至化心法为自然法,万殊一相,物我两忘,笔即我,我即笔,两相圆融……” 正是这种无为似有为的超然状态,使得他能抗拒庸俗的力量,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完整。
“冷眼红尘生万象,长风吹我雁行高”,乐泉先生清净无为,自甘寂寞的品行,及其诗品的幽谷清趣,水墨写意的苍然幽深,为其书道艺术增添了丰厚的艺术内涵与张力。
先生数十年默默地在诗的韵律、意境中追寻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在画的形象、形式中领会造化与心源,探究书与画的意象之同;在文的写作中悟得古仁人之哲理、情思;在千数百家之碑帖中品察线韵,及其天地和同之规律……,其艺术的精神境界,正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当世。
我说他低调,他说这是生活,是人生修行的功课,无须惊动他人。也因此,乐泉先生艺术之高度为喧嚣的氛围所遮掩。作为国家艺术最高殿堂的中国美术馆,当多为那些有真情,真功夫,真境界的艺术家举办展览,以昌明正学,引领新风。
笔墨艺术“修内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乐泉先生的艺术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应该达到的清纯与高雅,也为他提供了一个通过与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对话而被人们进一步认识的慧缘。
书道源远,法随时易。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书法审美历程,从古代书法为人们生活与交流之必须,到今天电脑普及,书法只为书法家和爱好者所为,人们不禁发问:书法何去何从?我认为,书法的归宿在中国文化,在中国精神,在中国人的境界,更在当代,在未来,在生生不息的时代生活……
相信乐泉先生的艺术会融入这奔涌的洪流,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展览。
开幕式由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先生主持
开幕式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致辞
中央文史馆馆员程大利先生致辞
乐泉先生女儿讲述自己眼中的爸爸
乐泉
延伸阅读:
专题“艺评现场”
//www.yunnian777.com/zt/yiping/xc/type-85.html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