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一个民族内在凝聚力的,是文化的薪火;朗照一个民族复兴之路的,是价值的明灯;滋养一个民族日常生活的,是浩瀚却无形的文化巨流——
钱塘江畔,一场“最忆是杭州”的文艺盛会,为G20杭州峰会提供了特别却又内涵丰富的注脚;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以无声的语言向互联网大会的与会者讲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文化渊源。
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被学者名家娓娓道来,每一场都吸引数百万名网友争相收看;中央电视台文化节目《朗读者》的舞台上,96岁老翻译家许渊冲的那句“让中国文化得到认可,我要走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让场内观众洒泪,场外观众纷纷致敬。
源远流长的文脉,必有滋养当代文明的能力;文化自信的潮声,必能激发亿万人民的共鸣。2017年开年,为了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四大部分十八个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当代中国蓬勃的文化实践,为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表达力和凝聚力提供了蓝图和抓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潮来天地青。
以中华美德浇灌伦理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中华美德古训书法展已在全国巡回展出近三年。在美德古训书法展的篇首,他郑重地写下了一张条幅:“德为兴国立人、化育万物之本。”
追本溯源,正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视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激活了崇德向善的民族基因、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为以中华传统美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空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这些独特的思想道德资源正在被重新挖掘阐释,润物无声地灌溉着今天的社会生活。
深化理论淬炼——楼宇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牟钟鉴的《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张岂之的《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在2016年先后问世。三位耄耋老人,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多年思考向大众作了一次漂亮的“讲清楚”。牟钟鉴在书中深情地说:“我在努力用时代精神激活儒学的恒在价值,以实现明体达用的目标。”
挖掘思想资源——历史学家李学勤、哲学史家陈来、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历史学家戴逸、思想史家张岂之、敦煌学学者樊锦诗等一批知名学者先后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聆听大家》访谈栏目:传统文化中修身、吏治及官德等思想,正为反腐倡廉提供“古为今用”的历史智慧。
倡导家风家教——“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家教家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意义。“传承好家风”的理念“吹拂”大江南北,以家庭、家教、家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各种创新方式涌现,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更是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上升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培育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国君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根植乡土,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十八大以来,各地既重“古贤”又重“今贤”,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风民俗。从浙江上虞到安徽宿松的地方探索,从祠堂、礼堂到讲堂、课堂的文化教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土地上扎根日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理念经过阐释激活,正在经历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过程,正在滋养当代社会生活。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学者叶小文评价:“慎终追远并非要搬出祖先来说事,而是为了以古鉴今、积德厚德,提醒人们在繁忙浮躁的当下想想根、定定神、稳住脚步找到魂。”
让传统文脉在当代中国延续
2015年,百年《辞源》迎来了第三版修订本。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被称作“中国现代辞书之母”。第三版修订主编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修订《辞源》,不只是修订一本辞书,而且是重新清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理念和文化系统。”
丹铅点勘,字句推敲,三代《辞源》搭建了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立足传统,活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正在实现“可感、可知、可行、可融”的转变。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开始成为作家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从《百鸟朝凤》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批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其间;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的原创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点赞“有文化有格调有内涵”;从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到非虚构文学《瞻对》,中国文坛从历史传统中汲取养分的佳作频出。
——古籍与出土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既承载着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又不断滋养着新的文化创造:
通过《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中国古籍总目》、《史记》(修订本)、《新五代史》(修订本)、《旧五代史》(修订本)等一大批古籍整理精品力作推出;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等研究近年来新作力作不断问世。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戏曲艺术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维系与传递:
2015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为戏曲发展作出政策的保障;而2016年上海昆剧团把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整体搬上舞台则体现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最新成就。
——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见证了中华文化历史,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记住乡愁》纪录片、第四批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名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和乡村文脉正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发展;随着“二十四节气”等一批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教育是传承的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保护和发展“绝学”……继“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之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再次擘画蓝图。
“以正确的方向、大师的境界、匠人的精湛,深扎专注的毅力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姿态创造我们的文化业绩。”作家王蒙所言,正是中华文脉传承发展的应然走向。
用文化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6年9月4日夜晚,中国杭州,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欢迎宴会,宴请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各国嘉宾。在短短的晚宴致辞中,习近平主席一连串讲述了五个小故事,气氛顿时显得活跃而温馨。从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到德国克雷费尔德市同杭州四百年前的丝绸贸易,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杭州的不了情缘,到印度诗人泰戈尔、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杭州游历,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世界各国同中国的心理距离。
这是文化交流最鲜活的样板。《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开辟专门章节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在提升国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必将在世界文化舞台中写下华章。
崇尚“上善若水”的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开放胸怀、善于学习的国家。
“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近年来,从中国本土动漫电影《大鱼海棠》《捉妖记》创造的境外佳绩,到《自然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等央视纪录片、宣传片展示的国际化水准;从中吉哈三国“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到中国出境游客连年快速增长,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大河奔腾、飞珠溅玉。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讲好中国故事”正成为中国积极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
今天,我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30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余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访演活动、中国丝绸之路艺术精品展等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在海外赢得热烈欢迎,全球各大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学术盛会中,都活跃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积极创新对外传播模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曾经,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丰富了西方民众的生活;今天,中国的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获得审美愉悦、感受到文化魅力。曾经,中国的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今天,中国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正在为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提供思想资源。“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脉正在焕发出时代的华彩。
(文/罗容海 张焱 刘文嘉)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