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剧的强势回归
——《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艺术魅力分析
《崛起》围绕着一代明君嬴稷的成长成熟这一叙事重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让该剧带有自然的青春气息。这种青春气息不同于当下历史传奇剧中泛滥的偶像言情路径,而是细腻地捕捉与表现一代帝王从颓废忧郁、青涩莽撞到成熟沉稳、励精图治的蜕变与养成,这一个生动丰富的嬴稷也就有着独属于“大秦帝国”的个性魅力。
《大秦帝国之崛起》自开播以来,便以其历史正剧的厚重雄浑魅力、质朴真切的历史质感吸引了荧屏、网络上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继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2009年播出)、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2013年播出)之后再次掀起了一股“大秦热”。这一观剧热潮一方面得益于“大秦帝国”长篇历史系列剧业已建立的良好口碑,在分众化接受大势中凭借长久积累的忠实粉丝群体实现了电视/网络收视/点击一定程度的“合众聚流”之态;另一方面,在延续“大秦帝国”系列剧总体风格的同时,该剧的创作成绩和审美追求才是历史正剧强势回归的基础。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从第一部《裂变》始,就遵循历史正剧的创作路径,这一优点在第二部、第三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这不仅表现在该系列剧“于史有征”的程度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均以“正史”为依据,历史正剧“大事不虚”的创作原则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实践。如《裂变》中,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贤君能臣联手改革秦国积弊,励精图治直至商鞅为变法献祭的悲剧命运均依史而作;《纵横》中故事线索虽然不如第一部集中,尤其是后半部分略显琐碎,但也恰恰是据史写作伴随的些许拘泥。前半部分秦国保守派的反扑,秦惠文王嬴驷历险及被魏姝所刺,芈八子、张仪等人登场等情节都有较强的戏剧性,显示出驾驭历史、把握艺术真实的功力。
与前两部相比,《崛起》延续了此前厚重恢弘的整体风格,战国诸侯群雄逐鹿、谋士能臣文韬武略、纵横捭阖仍是主要表现内容。但同时,《崛起》围绕着一代明君嬴稷的成长成熟这一叙事重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让该剧带有自然的青春气息。这种青春气息不同于当下历史传奇剧中泛滥的偶像言情路径,而是细腻地捕捉与表现一代帝王从颓废忧郁、青涩莽撞到成熟沉稳、励精图治的蜕变与养成,这一个生动丰富的嬴稷也就有着独属于“大秦帝国”的个性魅力。全剧开篇比较紧凑的叙事节奏让嬴稷和芈八子的登场充满了戏剧张力,嬴稷继位前后魏姝、嬴壮一派激烈角力、血溅朝堂,无不惊心动魄,权位更迭的残酷惨烈在剧中如死者鲜血被迅速擦干般被不动声色地呈现出来,也为年少嬴稷继位之初的颓废怀疑性情奠定了心理基础,母亲芈八子、王叔嬴疾对“王者”的解读和教诲则使他逐渐了悟“王者”的使命,“王字,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为王”,最终激发了嬴稷心底潜藏的王者之气,“王者之仁义,与普通百姓之仁义不同,要放眼天下,化腐为金,舍小义、济苍生……”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深厚蕴涵让作品更加耐人寻味,也自然地融入了当代人对权力与自由、主权与人权的反思意识。
“大秦帝国”系列表现的既是秦国的强大史,也是诸侯国的衰亡史。从历史观上来看,该剧有着探寻秦国地缘文化精神、探索中华文明正源的宏大抱负,从政治、经济、军事、人才争夺、争取民心等细部细节入手,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各个诸侯国的历史作为,艺术地再现了秦国最终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及其背后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内在机理。剧中,嬴稷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先后聘用田文、范睢等国相,重用白起、蒙骜等武将,并任用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建成巴蜀粮仓、蜀中栈道,为取得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的最终胜利提供充足的粮食补给。秦国实现霸业的基础无疑是综合国力的强大,也为战国人才辈出、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特征提供了生动的艺术注脚。其他一些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楚太子的颟顸任性,老楚王被软禁秦后晚年的明智,孟尝君田文的名士胸襟与促狭虚伪并举,齐王的多疑狡诈,魏王韩王见小利忘大义、缺乏主见等等都被表现得生动传神。作品的历史沧桑感悲剧感则在几位重要人物的命运上获得了生动的展示,如老楚王的晚景悲凉沧桑,辩士谋臣苏秦在齐、燕、秦等诸国推广合纵之策、殚精竭虑,芈八子从最初的苦心孤诣到最终的无奈让权,舅公丞相魏冉的登高跌重,范睢的足智多谋、恩怨分明。“战神”白起的命运则尤为令人感叹,这方面《史记》等丰富的历史记述给人物塑造提供了生动的底本参照,该剧则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表现了白起的忠心耿耿、杀伐决断以及长平之战坑降的无奈伤痛,也让他日后为谗言所害、最终自裁的悲惨结局平添了沉重的悲剧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崛起》较之第二部有明显进步,较好地克服了因严格恪守史实而难免带来的“事件淹没人物”的不足。
该剧历史质感的营造植根于创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它渗透在该剧的情节、细节及制作的各个环节、流程、细部,从人物语言、服饰化妆、起坐礼仪,到饮食器皿、公文竹简、宫殿驿站、战骑车撵……从宏观场面到微观细节,力求比较真实地还原战国时期的历史面貌,努力接近并营造出当时的历史氛围。历史质感的成功营造是历史正剧制胜的基础,也是历史剧艺术真实、个性魅力及审美品格得以建立的前提。应该说,这也是历史正剧创作较为困难、很见功力之处。
从《裂变》、《纵横》到《崛起》,已历十余载,其间媒介生态的巨变让这部剧的出现尤显不同反响。门类艺术如电影、网络剧在当下影响日隆,电视剧权重呈下滑之势;在历史题材剧的创作格局中,则是大IP高开低走、量高质低的历史传奇剧泛滥荧屏及网络。《崛起》的扛鼎价值与美学意义无疑提振了历史正剧的分量;同时,有理由从电视剧史的参照坐标中来郑重评价这一系列剧的艺术价值;此外,秦王秦人的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精神也对当下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历史镜鉴及文化价值。
(作者:戴清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