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影视强国。新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电影确立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从“影视大国”到“影视强国”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高质量发展为这一转型提供了路径和保障。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如何思考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策略呢?我以为可从“软硬”两个大的方面来观照。“软”的层面主要指内容,“硬”的层面主要指技术,它们的共同着力点则体现为影视结构性的同时化效应及整合性的方向意义。
《流浪地球》
如果说技术的作用在于赋能,那么剧作则是影视的核心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赋予的,而是基础性的存在。要承认的是,在强大的数据面前,中国影视的“大”体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却不够“强”,可“强”的本质恰恰在于“高质量”。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影视在全球影视发展中占据关键性位置。很多专业人士在评估影视市场时,中国市场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影视市场格局中能见度本应较高的中国影视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这与发展迅速的中国影视市场并不匹配。例如在国际影视节展中,中国影视的能见度令人担忧,偶有亮眼之作,仍没有形成某种规模或者趋势性的存在。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指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关键的着力点在于“精品”,作品的“质”大于总体的“量”。这种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倚赖既有的影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影视的新鲜血液提出了更高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在2022年的“金鸡奖”“金鹰奖”“飞天奖”评选中,我们看到中国影视在这两个意义上都有新的突破。兰晓龙、陈凯歌、薛晓路、张艺谋、沈腾、吴京、张永新、李路、奚美娟、马少骅等的影视创作呈现了中国影视剧的韧性,而邵艺辉、文牧野、张末、刘循子墨、刘江江、朱一龙、热依扎等新力量,则为中国影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养分。
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的硬性需求重点体现在技术层面,强调突破影视生产、放映中原有的技术局限,以新技术赋予影视新动能,从而推动中国影视的高质量发展。身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发展作为影视的重要动能,具有愈来愈高的声量与特殊作用。
2019年,《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作为技术赋能的经典电影文本,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性转折点,无论在类型意义上还是文化意义上都是划时代的。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并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它将科幻电影置于战略高度,与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从而使科幻电影具有同精神路向相一致的时代意义。电影通过技术支撑不断延扩想象力的边界,寻觅奇异的灵光,进而创作出有突破性的作品,制造规模性的科幻类型及多样化的融合类型,实现科幻影视工业体系的建构。我们看到,在第35届“金鸡奖”评选中备受关注的电影如《独行月球》《熊出没·重返地球》《外太空的莫扎特》,以及12月10日正式在B站首播的动画《三体》等,都以科幻类型或科幻思维构架现身,呈现出技术作为影视工业能力和系统化创作硬需求的深远影响。
国家层面陆续推出的具有“中国性”的政策,助推了影视艺术的整体构造、整合与布局。《“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发布,持续为影视的想象力美学意识创新提供引领。此外,人工智能、5G、大数据、元宇宙等以数字逻辑为基底的新技术,散布于当代电影创作、生产、传播、体验、消费等各个环节,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影视的数字化转型,以高质量为取径形塑了中国影视从大到强的实践图式。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影视发展进入快车道,创作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但中国影视如何在世界影视格局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历来是一大难题。这之中交融、扬弃、共生的过程,也彰显着中国影视的韧性与韧劲儿。如今,无论是影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都在发生改变,在影视的内容环境、技术环境与产业语境复杂多变且彼此交织的当下,开拓同时化效应是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软性层面与硬性层面“双管齐下”,建立一种秉持更具强大动能的“软硬兼施”的实践逻辑,我们相信中国影视作品获得“质”大于“量”的结构性转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作者:丁亚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