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舞台艺术在当代焕发了与时俱进的新风采,不仅在舞台上闪耀光芒,而且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产生了更多跨媒介的内容,与时尚、文创、社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链接。在《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的带动下,人们得以在各大视频平台看到了更多形式感十足的古典题材舞台创作。
在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精神产品的供应之间的落差凸显出来。创作更多高质量的舞台艺术作品成为提高和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舞台艺术的创作之中更需要着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急需多种多样的舞台艺术创作,我们可以从满足新时代人民精神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定位舞台艺术的着力点。
舞剧《唐宫夜宴》
一是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可更注重新时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艺术宝藏,成为舞台艺术创作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但除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反映当下人们生活的舞台艺术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舞台艺术内容和形式创新来展现当代中国的面貌,进而与世界开展人文交流,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舞台艺术关注和表现当下的文化潮流,诠释时代精神,主动参与当代社会文化建构。
二是在目标受众的预期上,还需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中国人口庞大,每一个分众群体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为舞台艺术创作的观众定位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巨变,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迁。在这种多元化、复杂化的群体结构背景下,诞生了许多新的职业群体,如“网络主播”“快递小哥”“新生代农民工”等,出现了“空巢老人”“单身青年”等新的生活形态。这些社会群体给舞台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主题和素材。通过反映社会生活变迁来促进各种社会角色的交流和融合,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社会价值之一。
三是在艺术功能的定位上,应进一步发挥舞台艺术的社会心理疗愈作用。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发现,人们将从事舞蹈、音乐等舞台艺术表演当作一种心理疗愈的途径。但不可忽视的是,观众欣赏舞台艺术所带来的心理疗愈效果也是非常积极的。这体现了舞台艺术在更高的社会心理层面的价值。在当下的创作中,我们的舞台艺术也要重视这一重要的价值,通过更加专业的创作,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同群体,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综上所述,更加贴近新时代人民精神需求的创作视角能够成就更多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舞台艺术新经典。我们真诚期待千千万万个舞台艺术工作者投到这场新时代的舞台艺术创作大潮中来,为人民呈现更加丰盛的精神食粮。
(作者:石晨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文中图片来源于“郑州歌舞剧院”微信公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