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怎样对待“真实性”(袁正领)

2023-05-3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袁正领 收藏

在近年战争题材电视剧中,有的热播剧多次出现上级指挥官在指挥作战时对下级说,“你忘了你对我的承诺了吗?”“你要记住你对我的承诺!”看到此处,很容易让人觉得“战场”和“生意场”差不多,都在讲信守承诺。事实上,作战中只有“命令”“军令状”,都是人命关天、强制性的,即人们常说的“军令如山”“军法无情”,而并没有依靠道德约束的“军令”,即所谓的“承诺”。如此讲“承诺”,战争的残酷、军情的急迫、军人的性情,都不同程度地被消解了。违背创作的“真实性”原则,也就使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折损了“战争”的味道。

与其他题材相比,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对“真实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战争是人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几千年来连绵不断,既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又制造无数灾难和人间悲剧。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中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们的前途命运、喜怒哀乐息息相关,何况战争的根源尚未消除,现实的各种矛盾仍在继续,世界范围的大小战事仍此起彼伏。出于对人类和自身命运的关切,即便处在和平时期的当下,人们仍然高度关切战争发生的危险。什么时候会发生战争,会在哪儿发生战争,会发生什么样的战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而媒体上关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的节目往往都有不错的收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希望通过影视作品形象地感知战争的本来面目,感知其残酷性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提高对现实环境的判断力,塑造正确的战争观念和情感心理,抵御精神上的压力,增加心灵的自由。这恐怕正是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因和审美逻辑,从而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出相应要求。清代诗论家叶燮认为:艺术创造的最高法则,就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理”“事”“情”。如果再考虑到战争与人们生命生活的这种特殊关联,那么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提出更高标准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回应这种关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是战争题材影视创作要面对的问题。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包括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历史真实即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艺术真实即按照历史的事理、情理逻辑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两者都应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标准。对战争来说,就是如实反映战事起因、发展逻辑,将帅气度、用兵智慧,军人气质、独特作风,作战情景、战场面貌、社会影响、群众态度等多个方面。正是这种真实性,支撑着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增进军事知识、培养国防意识、启迪战略智慧、塑造健康人格、带来精神愉悦等功能的发挥,支撑着凝重、崇高、智慧、勇力、阳刚等陶冶人性情的诸多审美质素。人们在看到浑身泥土、满脸血污的战士时,不会觉得“脏”;在看到指挥官下“死命令”时,也不会觉得“狠”,因为那是战争的本色、战争的逻辑、战争的审美使然。离开了真实,其审美就缺少了根基,不再让人信服,从而失去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近年来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忽视、漠视、歪曲真实性的现象并非个例,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不符合事理逻辑,让一场重要起义的总指挥抱着机枪到一线冲锋,像营连级别的“突击队长”;有的战士炸断了大腿,连包扎都不做,还能起来喊话、作战。有的只注重场面的刺激性,不注重反映战争的丰富内涵,将其简单化、娱乐化,变成放大版“枪战片”,甚至还搞出“血雾”弥漫。有的行动和场景设计上,不考虑阵地防御作战为减少伤亡,士兵应保持一定间距的要求,把战壕布置得人挨人,扔手榴弹都挥不开手;不考虑进攻作战为减少伤亡对队形的特定要求,而是进行“一窝蜂”式的冲击。有的在演员遴选上只注重市场热度,不考虑军人气质要求,甚至让惯于饰演市井人物的演员去演高层指挥官。有的为了“颜值”、好看,用的军装全是新的,把处在作战环境中的女军人描画得像都市剧中的白领,如此等等。至于“手撕鬼子”式的臆想,更是不值一谈。这都无法反映战争的本来面目,无法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信息,结果使人感到虚假,产生疑惑,甚至对人的认知和观念产生误导。究其动因,一是缺乏军事常识,同时也缺乏职业精神,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二是持有错误的市场观念和媚俗心理,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追求自认为的“好看” 。其结果,大多适得其反。

歪曲真实性的另一种表现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反映所谓的“真实”。反映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主要表现为过于反映战场的血腥。比如,有的电影肆意渲染战士中枪后口吐白沫、颤栗发抖着死去的场景,极具心理刺激性,在电影没有分级的情况下,特别是对青少年,很可能留下心理阴影。按照常理,战争本身就是酷烈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残酷性是必要的,也无可厚非,但若刻意表现某个场景,让人产生不适感,就难免以偏概全,造成放大的恐怖效果,就偏离了战争的本质及人们对战争应有的态度,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因一般有两个:一是强化感官刺激,吸引注意力,提高市场收益,这是对社会人文精神塑造不负责任的表现;二是持有无分别的“反战”思想,通过刻意表现战争的血腥激发人们的反战情绪。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方面着力。从总体上看,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对战争和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有正确认知。如前所说,战争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以个人好恶而改变,只要它未退出历史舞台,人们都要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战争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作为受众面广泛的影视作品,应自觉运用动人的故事、生动的形象、震撼的场景,来增进人们对战争性质的正确认知,强化对正义战争的支持态度,塑造人们的英武阳刚之气,建构国民大仁大义、胸怀全局、智勇兼备的情感-文化心理,营造弘扬正义、讴歌英雄、追求胜利的社会氛围。这是战争题材影视创作应把握的规律性和能动性。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所呈现的松骨峰雪地上、铁原山坡上大战过后成堆成片阵亡将士的尸体,长津湖地区为阻击敌人被冻僵的“冰雕连”等,都是严酷而逼真的场景再现,传递的正是为正义而战的坚定意志和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表现的是凝重与崇高,是战争审美中的“哀而不伤”,从而引发人们的历史思考和现实感奋。所以,“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应严肃对待的、最为现实的重大课题,战争题材影视创作理应正确对待并坚守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摒弃“自然主义”的干扰,破除“吸睛”谋财、随意编造等不负责任的心态,以倾力倾情倾心之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战争,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斗争精神,而不是以麻木的看客心态去消费苦难。这在国家安全与统一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是要探索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暴烈性”是战争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最突出特性,也是艺术表达的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它,对编导来说是一个考验。为此,影视艺术家们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体上看,常用的手法有对比、隐喻、特写以及相应的配乐等,可以在一定的“暴烈”场面呈现基础上,进一步引发人们的想象,激发人们的情感,增进艺术效果。比如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攻打配水池的片段,进攻前老炊事班长很高兴地对大家说,“今天是猪肉炖粉条子,每人两大碗”。经过激烈的战斗,等老班长把饭送到阵地时,看到全营官兵几乎全部阵亡,老班长眼睛看着、口中念着“猪肉炖粉条”,老泪纵横。由欢声笑语到阴阳两隔,只是做一顿饭的功夫。再看周围残留的铁丝网上,挂的是飞落的棉絮和已成碎片的破布,伴着低沉哀婉的音乐声在微风中飘摇。看到这种场景,战争的残酷不言而喻,而这些合情合理的真情实景的营造,人们从中会很自然地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沧桑,英雄人格的崇高、牺牲的壮烈,新中国成立、人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不会产生不适感乃至恐惧心理。电影《大决战》系列的另外两部以及《战争子午线》《红河谷》等影片,都曾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收到不错的效果。

第三是要有能够驾驭战争题材的专业精神和素养。如前所述,战争乃国之大事、攸关生死,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其中都有极致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富矿”。战争有战争的规律,编导演绎战争也需要尊重战争规律,以真实反映战争的本来面貌,反映其事理、情理。否则,就会“不像”、不深刻、不感人。这就需要编导演等创作者是懂得战争的“内行”。比如,电影《大决战》三部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有张震、苏静等一批亲历战争的老将军为之把关,有一批经历过战争或军旅出身的编导演倾情创作,这就保障了影片的专业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军队改革的推进,这样的创作团队已成过去,但战争题材影视创作所需要的专业精神和素养却是客观需求,一点也不会减少。这需要当下战争题材影视创作者以严肃认真的职业精神对待创作,深入研究把握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不主观臆断,不庸俗媚俗,不粗制滥造;应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精神,丰富国防和军事知识,深入一线部队体验生活,深入挖掘战争素材的思想内涵,提高专业驾驭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借助真正懂战争、作战的专业人士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安装一道提高专业水准、避免硬伤的“安检门”。相关方面也可加强研究,探索建立有关文艺创作的军地合作机制,弥补军队文艺单位缩减后军事题材作品创作专业力量的不足。


(作者: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袁正领专页

把握文艺内在规律,自觉增进道德修养(袁正领)

以审美高度提升创作与评论的力度(袁正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