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仓乐队”二十一年的实践说起
谷仓乐队(图片来源:“青春平谷”微信公号)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1周年和又一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一支特殊的乐队以其来自基层、服务群众的持续坚守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务工者群体的在地形式,吸引了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这个有着21年历史的乐队,从最初的“打工青年文艺演出队”“打工青年艺术团”,到后来的“新工人艺术团”“新工人乐团”,再到如今更名为“谷仓乐队”,他们不仅为村民创作歌唱接地气的“田野之歌”、在工棚播种“打工者之歌”,而且兴办了打工子弟学校、创办年轻打工者职业培训班,在全国各地乡村进行巡演的同时跟38个村寨共创村歌,建立了密切联系,因此也被称为“音乐社会工作者”。
这支非职业乐队最早由老师、小镇青年、矿工共同组成,经历过“北漂”,曾为打工青年歌唱,仿佛城市的游吟诗人;如今他们走向乡村,在大地上搭建舞台,为乡里乡亲歌唱、创作。在B站,你搜索“谷仓乐队”,出现的是演唱者为“新工人乐团”的歌单。传唱颇多的《吾乡》唱道:“我们来这人间一趟,一分春色两分荒凉,笑着在生活里流浪,想用力握住命运的枪,原谅吧所有不再见的再见,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些温暖治愈的音乐,带着泥土的气息、工地的炽热和异乡漂泊的独特情感,给人带来深深的共鸣。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大多本身就是基层劳动者,他们源自生活的、充满在地性的歌唱和用艺术服务社会的行为,有意无意间成为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自觉,他们的作品折射出了发展变迁宏大背景下新一代劳动者的个体情感、乡愁寄托和时代情怀。
打工现象跟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同行。文艺对于打工现象、务工群体的关注,曾经形成一股备受瞩目的浪潮,出现了一大批此类主题的文学期刊,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打工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也涌现了一大批漂泊异乡而劳动在工厂、车间等不同场景的非职业文艺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工”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较为单一的状态,打工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包容。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正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新的奋斗者和新文艺群体中的特殊景观。从“谷仓乐队”的坚守与发展可以看出,这种带着炽热的切身体验的文艺释放,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寄托情感到回馈社会的熔铸与升级,既反映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和跳动着时代脉搏的在地性音乐能够引起普遍的共鸣;同时也启发我们,充分调动和大力支持新文艺群体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乃至参与城乡社会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很长时间里,“送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志愿服务的常见模式,而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迁跃逐渐成为共识,就是看到了原生的、在地的群众文化生活当中本身蕴含着炽热的自生创造活力。具体到音乐领域,除了山歌、民歌等传统的地域风俗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走进千家万户,让音乐成为最常见的表达情感和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的艺术形式之一。一方面,当拥有相似经历和情感、相似愿景和追求的务工群体走到一起,他们用乐队这样的独特创演组织形式来创作和歌唱,乃至逐渐衔接乡村与城市而拓展到更加多元的社会工作当中,这本身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在“送文化”“种文化”的两端之间,务工群体自身的流动性特征,往往使之成为文化文艺服务较难抵达或触及不深的地带。文化文艺如何更好地服务这个群体,就更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作为“创造者”又是“剧中人”的新务工群体和新文艺群体的力量。
中国文联高度重视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和“文艺两新”工作,近些年来尤其做了许多卓有成效、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的事情。比如,连续多年开展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通过组织征集歌曲广泛调动和团结凝聚包括新文艺群体在内的创作者参与创作。很多作品就是从炽热生活中生长出来的。5月2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特别节目,再次生动诠释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文艺道路及其在新时代的实践。在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和做好“文艺两新”工作的路径探索中,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协调和调动内蕴于群众当中的情感情怀和创造活力呢?在笔者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本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今年2月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农民工2.93亿人。从“谷仓乐队”坚持坚守21年的实践看,这个庞大的劳动者群体中不乏文艺人才,也不乏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在进一步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理顺相关机制的基础上,广泛团结、充分调动和激活释放劳动者自生的文化创造、情感表达和社会服务的力量,是应有之义,也是广阔天地。
(作者:苏妮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编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