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傅庚辰: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2016-07-05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 婷 收藏

  走进北京市黄寺部队大院,经过几段安静的林荫路,就可寻到著名作曲家傅庚辰所住的单元楼。踏上台阶,只听得美妙的歌声和钢琴曲从楼内其他住户的房间袅袅飘出。

  傅庚辰在接受记者采访

  傅庚辰站在自家门口,亲切微笑着招呼记者进去。看着他迈着小步费劲地走到客厅时,才得知他前一段时间不小心跌倒了,目前身体不适。记者不免责怪自己的疏忽,不应在这时来打扰这位耄耋老人。面对记者的难为情,傅庚辰却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说:“不要担心,我好多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说着话,他竟又弯腰,给茶几上早已备好的杯子沏上茶,示意记者喝,态度平和温暖,令人感动。

  6月里,傅庚辰很忙——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哈尔滨解放70周年,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将举办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傅庚辰说,举办这台音乐会是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感召。“2016年春节临近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井冈山,看望慰问革命老区人民。他满怀深情地说:‘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此话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傅庚辰说,作为一名军人、一名艺术工作者,必须自觉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

  1948年3月,傅庚辰穿上军装,参加东北音乐工作团。那时,团里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哈尔滨天气很冷,傅庚辰的床上没有褥子,直接睡在草垫子上……这段经历今人觉得苦,而在傅庚辰心里,却是弥足珍贵。“天气虽冷但心里热,因为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我和音工团里所有的同志一样,心中充满希望。”傅庚辰回忆,那时从延安来东北的革命文艺家为他们上政治课、文化课、业务课,给他们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育他们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工作者。“我们翘首新中国的诞生,盼望中国的强大,老百姓永远过上不受剥削、不受压迫、和平幸福的新生活,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当时的‘中国梦’。”

  几十年来,傅庚辰将美好的愿景付诸于勤恳的实践,创作出一大批耳熟能详、有口皆碑的音乐作品,包括电影音乐《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电视音乐《壮士行》、《共和国元帅叶剑英》、《董必武》;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小松树,快长大》、《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小平之歌》、《毛泽东之歌》;交响诗《红星颂》、交响组曲《地道战的故事》、《雷锋之歌》;歌剧《星光啊星光》以及舞剧、器乐曲等。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作几乎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2015年,傅庚辰获得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

  提及创作,傅庚辰认为,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必须对生活、对时代、对信仰充满热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而这种深刻的认识,则来自他的亲身经历。

  1964年,傅庚辰为电影《雷锋》写音乐。一开始,他写的主题歌名叫《高岩之松》,旨在把雷锋比喻为高高的岩石上长出的一棵松树,傲然屹立,不怕风吹雨打,不惧冰雪日晒,象征着雷锋的意志顽强、立场坚定。词作家和他当时都对这首曲子表示满意。

  但,这种满意的状态没有维持太久。为了写好《雷锋》音乐,傅庚辰主动要求到雷锋班去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与战士们一同生活、训练,还仔细地了解一切有关雷锋的人和事:与雷锋指导员高士祥访谈5次、与雷锋战友乔安山谈话两次,参加雷锋班班会,到雷锋当过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的抚顺市望花区希望小学去采访校长、老师,到雷锋劳动过的鞍钢工厂参观……傅庚辰说,这次深入调研,不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他对雷锋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雷锋不同于董存瑞、黄继光,这两位英雄是在战争中献出生命,而雷锋成长于和平年代,其模范事迹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是伟大寓于平凡。”认识上的转变让傅庚辰意识到,原来的主题歌《高岩之松》不能用。而词作者又无暇深入部队生活来修改歌词,他提议傅庚辰自己动手写歌词。于是,经过数个不眠之夜后,《雷锋,我们的战友》诞生了。这是傅庚辰生命中第一首歌词作品,它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雷锋形象,广受好评、广为流传。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傅庚辰的创作道路。这条道路坚定地延伸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包括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2004年是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为纪念这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傅庚辰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其中,第三段《小路》是《小平之歌》的核心。“这里所说的‘小路’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小平小道’。”傅庚辰说,为写这部作品,他曾两次到这条小道上观察。第一次是1992年,他到南昌望城岗南昌陆军学院邓小平“文革”中被软禁的地方采访;第二次是2004年,他为了写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在这条小道上,我边走边想:小平同志从1969年至1973年多次在这条小路上行走,他到底在思考什么呢?”傅庚辰认为,当然,也许他会想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但他更多地会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在傅庚辰看来,多次小道上的行走是小平同志改变党的工作重心的思想酝酿、是改革开放的思想酝酿,也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思想酝酿。于是,有了这首意味深长的《小路》,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随即创作而出。

  谈到当下的作曲,傅庚辰很高兴看到年轻作曲家人才辈出,衷心祝愿他们能不断进步。当然,对于年轻作曲家的创作问题,傅庚辰看在眼里,也放在心上。他指出,首先文艺工作者要走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要坚定确立“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我服务”的创作方向。其次,创作时,必须扎根生活。“艺术灵感不是偶然发生的,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需要扎根生活,扎根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傅庚辰说。

      延伸阅读

     专题“红色文艺”

     傅庚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是歌剧的成功之路  

     中心协会领导走访看望著名文艺评论家

     专访著名音乐家傅庚辰先生

     音乐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傅庚辰:革命诗词给人向上的力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