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未如此谈论技术,直到VR来了;技术也从未如此走进艺术,直到VR来了。唯有探讨“VR艺术”的沙龙,才得以让艺术界与科技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从科技的发展史谈到艺术的未来态。5月28日,作为数字艺术系列沙龙的第一期,“VR艺术沙龙”在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多媒体数字展播厅召开,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彭宽等,与特邀的VR艺术相关产学研各方向专家学者,以主题演讲、主题对话及VR项目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围绕“VR的艺术潜能和艺术可能”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次沙龙分为上下半场。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致开幕辞后,在比较文学博士、VR艺术研究者秦兰珺的主持下,来自全国的VR艺术家、研究者和产业先行者等20余人,分别以“VR艺术的宏观图景”“VR艺术的具体呈现”为主题,对VR艺术进行了不同层面上的考察。
沙龙上半场,中山大学哲学教授、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之益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从相对宏观的层面介绍了VR艺术,并从概念上明确,何为VR、何为VR艺术以及VR艺术的审美文化背景。在两场精彩的演讲之后,VR内容产品研发领域的先行者数字王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其最新的VR概念型项目,通过影片的方式将VR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了生动诠释。
沙龙下半场通过两个主题对话和中华数字美术馆项目展示,对VR艺术的具体呈现进行了颇具前瞻性的讨论。由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打造的中华数字美术馆,率先对VR艺术展的策展、布展、管理等进行了实验性的“预习”,它不仅作为理念对传统展陈空间进行了数字化延伸,而且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综合体现创造着美术馆的新未来。而两个主题对话则分别以“讲故事:从文字到多感官互动”和“办展览:从缪斯神庙到赛博空间”为话题点,对电影、戏剧、动画以及美术从既有的艺术语言到VR语境中的语言变迁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探讨。在第二场对话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王春辰更是直接向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发出了虚拟数字美术馆与实体美术馆展览合作的邀请,并认为美术馆不仅展出艺术作品,也应是新展览技术的展示平台,希望能将新的数字展示方式介绍给更多的人。
经过上下半场两场主题发言、两个主题对话以及两个项目展示的铺陈,沙龙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更是让整场沙龙的学术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热度。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副主任、信息资源部主任吴砚华在讨论中表达了对VR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思考,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副处长何美以历史发展的视角谈论了VR在今年爆发的前因后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更是携多位学生参与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在不断叠加的讨论和对话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大家对VR从技术到艺术层面上的理解,也迸发出了新的有关VR艺术发展路径的思考,同时还对既有的VR艺术尝试提出了反思和中肯的建议。最后,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发言。
简单地回望内容与科技的碰撞史,可能找不出一种技术能像VR这样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各领域多层面的震荡,而VR冲击波也剧烈地震颤着艺术界。当下,VR已经在诸多文艺领域得到令人惊叹的应用:音乐会现场的VR直播,让乐迷有了无时无刻的临场体验;全景立体视听空间概念下的VR电影,提出了新叙事语言的挑战;谷歌VR专用绘画用软件“Tilt Brush”让360度立体的挥毫泼墨成为可能;VR通过“远程出席”的概念拓展了戏剧空间,催生了新的戏剧“场”;VR美术馆正在打破传统时空界限,构建全新语义之上的新展览空间……而这些仅仅是VR给各个艺术门类带来的影响。另外一方面,VR又带来了更强的各种艺术形态之间的交互和融合,未来可能会催生出更多样态的艺术形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组织了“VR艺术沙龙”。在此之前的5月23日,《中国艺术报·数字艺术专刊》以VR艺术专题形式,宣告了“VR艺术专栏”的正式开栏。接下来,中国文艺网也即将开设“VR艺术频道”,成为首个开设VR相关频道的国家级文艺网站。VR艺术专栏、VR艺术频道直至VR艺术沙龙,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正以全媒体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铺开VR艺术的大视野,在对该领域保持持续关注的同时,也希冀能够为推动VR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VR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尽微薄之力。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