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自艺术学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的第五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也出现了不少重要学术成果。在这些事件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尤其是认识到针对该学科的争议依然存在。但总体而言,这一年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现出在争议中凝聚共识的的局面。
一
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与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并列,是艺术学门类下属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 2012年,艺术学理论在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快速扩张。截止目前,该学科在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中共有 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6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博士点数量在艺术学门类下属的五个一级学科当中居于首位。
但在这 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除了此前设立“艺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外,其他博士学位授权点多是在匆忙当中建立起来的。因此,目前该学科大多数博士点对于学科自身的设置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在摸索当中。
针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学科及本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了学科评议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两大机构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和专业的指导机构。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权威机构当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教育部艺术学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当中。该委员会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专业进入艺术学理论专业的,从2015年分别在浙江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两次艺术学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情况来看,多数成员对于该学科和专业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情况显示出艺术学理论学科仍处于青涩状态。
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较早设立博士点的单位仍然站在“领头羊”行列,也有部分博士培养单位开始自觉关注该学科的发展动向,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活动。如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
二
2015年,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中,以《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工程的启动,不同规模和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为主旋律,显示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活跃状态。 2015年4月19日,《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主编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标志着艺术学理论学科将从权威百科全书的角度进行精确定位。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介绍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总体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主编叶朗教授就该卷的编纂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执行主编王一川教授向大家通报了本卷的筹备情况以及对《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的编纂构思。各分支学科主编、副主编就各分支学科的条目设置进行了汇报,大家共同讨论了该卷编纂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201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的编纂业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这项富有建设性的工程对梳理艺术学理论学科理路、呈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已有成就、扩大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影响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5年6月13日至 14日,由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联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秉承“体现当代青年学者的精神担当,为艺术学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搭建平台”的主旨,采纳和传播青年学者的 54篇最新学术论文,集中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理构建与新视阈拓展、中外经典艺术理论的挖掘与研究、艺术史的存在形式与艺术史研究等三大问题。本次论坛的组织工作十分严密,在会议举办前的两轮论文遴选当中,大会主办方就艺术学理论的论文遴选标准达成了共识。遴选专家认为,从宏观上认识艺术的普遍规律、不同艺术门类间的比较研究、仅研究一个艺术门类但能够上升到艺术普遍规律的论文均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范畴的论文。这种探讨和共识显示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高度自觉特性。截止2015年,由南京艺术学院牵头与兄弟院校每两年联合主办一次的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已经举办过三届。该论坛对于发现和培养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新人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2015年,东南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与兄弟院校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南京三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先后集结了二百余位专家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研讨。 2015年10月10日至 11日,由东南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个较为专门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是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国际传播的背景下召开的,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的“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指示重新唤起了理论界对艺术传播的新一轮重视。本次会议集中反映了国内外专家在这种背景下就中国艺术对外传播所取得的新成果。会议提出的多项命题,不仅对中国艺术的对外传播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也将会对中国艺术对外传播的实践创新产生参考价值。会议主要针对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的传播与认知进行研讨,与会的二十余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中国艺术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中国传统艺术在向海外传播过程中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路径、认知方式、认知深度等问题,从而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产生更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显示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在研究专门问题中的学科力度。
2015年11月7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南京三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于 2015年11月7日在东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分设两个单元,分别为“中国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及“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圆桌会议,吸引了来自上述三校的十余位教师和四十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在论坛的第一单元,与会专家集中探讨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话语体系问题。专家们普遍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艺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话语构建方面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该学科应当自觉肩负起使命,一方面在本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力,另一方面也要借助本学科的优势为艺术学门类下的其他四个学科提供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基础。在论坛的第二个单元,三校师生利用圆桌会议共同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选题。本单元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宏观视野、对于普遍规律的探寻以及跨学科的方法特点,对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富有启发作用。南京三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是于2014年由上述三校联合发起的,旨在锻炼本学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扶持青年学者成长。随着论坛影响力的扩大,论坛也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其他兄弟院校研究生代表参与。
2015年11月14日至 15日,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为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内容包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精神,深入探索艺术批评规律、切实加强艺术评论,中国艺术学的民族学理与本土资源,艺术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等五大方面。本次会议是有关艺术学理论学科本年度规模最大的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一百八十余位专家。本次会议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的深入开掘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深入发掘中国传统资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注入民族精神方面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传统理论资源十分丰厚,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向度进行梳理,所以处在较为零散的状态当中。本次会议许多专家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为艺术学理论探路,显示出在新的时代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的活力。全国艺术学年会自 2004年由东南大学与上海大学联合发起以来先后举办了 11届,得到了全国艺术学理论学科专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已成为凝聚艺术学理论学科专家宣传与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艺术理论专门问题的主导性会议。本年度的会议在切入点上涉猎全面、针对性强,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
2015年12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艺术理论与批评在当代”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针对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性问题、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艺术理论与批评中的译介问题、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专门探讨。会议着眼于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与当代艺术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着力解决艺术理论与批评对于当代艺术现象的介入、构建富有当代特点的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话语体系等问题,力图让艺术理论与批评体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本次会议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位中青年专家,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时代特性的彰显、艺术理论与批评话语体系的建构、艺术理论与批评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
2015年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在争议中达成共识的一年,也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从不同角度频频发力的一年。在本年度,争议的焦点依然在于该学科的价值、学科的研究对象两大方面。由于一大批学者对于该学科是初次涉入,面对如此抽象、如此宏大视野的学科,许多学者产生了不知所措的陌生感。但在几个较早设立该学科博士点的学术单位的带领下,逐渐进入对称性的学术对话。因此,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在本年度依然体现出边宣传、边推动、边建设的状态,也体现出在争议中不断凝成共识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在艺术学理论学科重要研究项目的立项、标志性成果的涌现两大方面有所体现。
2015年,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立项项目共184项,其中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项目约11项。在这些项目中,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项目有 7项,其他 4个立项项目均为应用理论研究。在7项基础理论立项项目中,主要涉及到学科历史的梳理、理论话语的建构、艺术与技术间的关系、艺术风格的流变、跨文化艺术的影响等问题,显示出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角度的新颖特点。在应用理论研究立项项目当中,则涉及艺术的传播、艺术资助机制与政策、艺术节的运行与管理、艺术产业等问题。这种情形也体现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对于艺术社会实践的密切关注以及对当下艺术关键问题的介入能力。但就艺术学理论学科项目的立项比例而言,立项项目数量与该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还有较大距离。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艺术学理论学科规模宏大但研究实力不足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指南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重视不足。
2015年,以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为代表的学术著作的出版,也显示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标志性学术成果方面的成就。该著作分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等七卷,涉及音乐批评、舞蹈批评、戏曲批评、造物艺术批评、园林艺术批评、书法批评及绘画批评等七个艺术门类。这部著作是继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之后规模更大的中国艺术批评史著作,对夯实艺术学理论学科艺术批评二级学科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单位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也表现出难得的积极性和独特的出版思路。中国文联出版社利用在文艺领域的独特出版资源优势不仅投入大量的资金资助艺术学理论学科著作的出版,而且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数字库和更加便捷的传播通道,大力推进艺术学理论学科知识的传播以及学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也是对学者知识储备、学术视野富有挑战性的学科。 2015年,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性工程的产生、活跃的学术研讨气象、标志性著作的出版都显示出本年度该学科的建设的亮点。此外,笔者认为,针对一个新兴学科,尤其是针对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科而言,争议是正常的,达成共识也需要学者们的继续努力。
(王廷信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延伸阅读:
专题“特别关注”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