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的勃兴,各种网络文艺及微评论迅猛发展,这种态势也在某种意义上重塑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地貌与生态。坊间不乏“人人都能当作家”“人人都能成为评论家”之类的论调,由此,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逐渐褪下昔日神秘的面纱,成为大众日常文化拼盘中的一抹色调。
文艺评论“为何”并“何为”?如何理性思考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关联?如何在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时代重估文艺评论的位置?如何看待“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之间的范式区隔?构建一种以现实为支点、以激发人文学的想象力为目标的新型文艺评论是否可能?这一连串问题,关系着对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理论内涵、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的考量。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李萍)
首先,文艺评论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些重要理论,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立足全球语境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彰显中华文化自信与中华美学精神,科学回答了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审美与文化消费各环节的重要问题,对关涉当下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做出了周密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对处于民族复兴大业时代背景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有力批驳;既注重文艺的“思想性”和社会价值,也关注文艺的产业属性和经济效益,构建起一种倡导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文艺发展形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文艺批评“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文艺评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文艺评论应当以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勾勒“以人民为中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图谱中的历史轨辙,通过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经典论述,阐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超越了西式传统文艺批评标举“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要素的既定模式,形塑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借助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范式,紧密围绕“文艺与生活”“文艺与理想”“文艺与文化传统”“文艺形式与内容”“审美教育”“文艺消费”等重要命题,梳理总结“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思想内涵,分析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重大意义。
再次,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这一构架应当包括辐射面向、横纵支撑、前沿指向、深层导向等要素。一是要聚合新形态的当代文艺审美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倡导当代文艺发展要与时俱进,既立足本土情境,又主动回应全球化、媒体社会及数码转型带来的新气象,积极探索文艺审美新形态。例如,以王蒙、莫言、王安忆等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本,舞蹈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只此青绿》、电影《守岛人》《长津湖》《长安三万里》、电视剧《山海情》《人世间》等作品为个案,考察叙事艺术创新、典型塑造的新拓展、艺术家伦理素养与文本美学趣味等论题。二是彰显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当代文艺传播论。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科学处理文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阐明当代文艺要牢固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积极主动与世界其他国家构建交流互鉴的文化对话模式,共绘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崭新画卷。三是探索守正创新的当代文艺消费论。新时代文艺消费应始终聚焦当代社会的实际状况,以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为直接动机,积极回应网络文艺等新样式,引入创意产业新理念,营造健康和谐的文艺消费和文艺生态。文艺批评呼唤健康的批评生态,既不能挟洋自重、完全丧失主体立场,也坚决杜绝以产业效益代替审美价值的评价标准。四是倡导以现实主义为导向的当代文艺批评论。文艺作品的质量要由人民来评判。现实主义是我国创作积淀最深厚、创作成果最丰富,也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法,所以文艺评论要鼓励更多秉承现实主义精神,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出现,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立传。
最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增进中华文化认同”这一核心目标,综合分析评价民族文艺评论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进一步助推民族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这其中的重要论题包括:阐释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文艺评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播与接受,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梳理概括新时代民族文艺评论话语关键词与经典个案。围绕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共同体”、不同文明形态交流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兄弟民族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三大主题初步概括民族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关键词。聚焦文艺评论在推进“文化润疆”“文化润藏”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发掘系列经典个案。
尚需特别指出的是,评论界存在一种认识的误区,部分文艺创作者或评论家刻意制造“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之间的对立。或将“学院派批评”视为理论主义的信徒,指责其批评话语充斥着貌似高深的学术话语,脱离大众、孤芳自赏;或将“媒体批评”简化为“非专业批评”乃至“白话批评”,如此等等。事实上,“学院派批评”与“媒体批评”各司其职,并不矛盾。前者注重文献整理与理论阐释,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后者凸显阅听快感和即时消费,服务于大众审美。一名优秀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往往既能够以专著、期刊论文等形式刊载文献功底扎实、理论素养较深的文艺评论学术成果,也可以得心应手在报纸及各类网络媒体上发表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的文艺评论文章。总的看来,判断一篇(部)文艺评论作品的价值和水准,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其一,评论者的立场、操守与审美修养。作为文艺评论创作的主体,评论者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否具备追求真善美和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操,是否熟练掌握文艺本质规律及美学表达,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了文艺评论作品的倾向、视野和文本质量。其二,要有“顶天立地”的气象。所谓“顶天”,是指评论家要有关注宏大叙事的敏锐感和勇气,积极参与重大历史题材或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评论,针砭时弊、明辨得失;所谓“立地”,是指评论家要拥有大众情怀和人文忧思,能够深入大众日常生活,细微体察其间的意义与价值。其三,文艺评论应具备可读性,能够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文艺评论的文类特性决定了其与公文报告、工作总结等应用写作模式的显著差异。一篇质量上乘的文艺评论作品,应当是思想性、时效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当然,文艺评论绝非空中楼阁,除了要有广阔深厚的思想根基与理论积淀,还必须与历史或现实的某个片段相链接,关注并介入区域文化议题,成为映照历史、呼应当下并尝试想象未来的诗性表达。
[作者:邹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主任,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新疆大学中国语言学院院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