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快速推进,数智技术不仅能高效处理文字信息,还能进行图像分析,理解人的语言、命令、动作等,将自己的意图快速变成现实,其已悄然融入人类的经济、文化、艺术生活,几乎立体地、全方位地渗透万物,正在对人类生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人机相互协作共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个体的智慧,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领域。世界先进国家都在抢占数智技术革命的先机并进行布局。我国对数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样不甘于后,部分领域处于世界前沿状态。
以数字为媒介、文化为载体解码未来,构筑自主创新的具有竞争力的数智核心技术系统,不但在科技界,也在文艺界受到广泛关注,给影像艺术带来了深刻变革。以数智技术创意激发新能量、新模式,催生跨时空、出圈层的新业态,穿越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搭建彼此互联互通的信息桥梁,与现代社会相融通,彰显了当下精神的魅力和生机。
《中国奇谭》剧照
数智技术与文化的双向赋能
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细心呵护、根脉相传,更需要与时俱进、时时出新。
数智技术与传统文化形态深度融合,从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启发,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突破其形态瓶颈,为传统艺术形态的绵延生长助力。数智技术既可以触摸历史又可以拥抱未来,提供数智演艺、数智藏品、云旅游等服务,甚至为数智文化产品交易挖掘消费增量,通过虚拟现实头显打破时空界限、进行远程控制,丰富文旅产品。借助数智化手段阐发传统文化形态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当代精神,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沉浸式探险,找寻、挖掘契合时代的元素,近距离还原古代社会场景、历史脉络甚至内部构造。使受众在虚拟空间内如同在现实中一样可以自由行走、彼此交流互动,感受新的文化体验。通过数智技术将传统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场景融合,融合的画面往往能够超越文本的局限,以多感官的呈现方式表达其丰富的意象,描摹当下社会的人心、人情、人性;进行个性化定制,成为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和视觉冲击。在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中国美食、中国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激发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并打造独特的中国美学气质,扩展社会受众面,降低传统文化的参与门槛。
助力影像作品创新
一些运用数智技术制作的国内外影像作品在探索热点话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上获得了很大成功。如“数字藏经洞”,通过数字媒介视觉元素调动受众的情绪,将文本的信息、观念、寓意等化作具象的、可视化的视觉体验,人们云游其中,观赏洞窟里的精美塑像和壁画。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B站共同创意制作的《中国奇谭》借用传统神话故事讲述了八个独立的趣事,第一部《小妖怪的夏天》将当代社会中初入职场的小白打工人小猪妖的懵懂、担心、卑微、苦闷以及回家对母亲报喜不报忧的人生处境刻画得细致入微,对当下社会现状有着深入的思考。片尾孙悟空对小猪妖手下留情的安排,让平凡的人们得到一丝精神熨帖。这些作品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既有传统的彩绘、剪纸、水墨表现,又有二维定格动画、三渲二等现代数字技法探索,更形象、更丰富、更立体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长安三万里》在还原唐朝社会情境的同时,也融入了当代社会价值观元素,与当下社会生活更加贴近,对传统诗歌、书法、舞蹈、音乐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时代共振,与受众同频。
艺术是要找寻事物中特殊的个性表达;而科学主要寻求人类共同应用效能的增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将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使表现力得到大大释放。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观众可以进行深入的沉浸式体验,还可以与剧中角色进行零距离、全方位的互动,可以融入其中进行二度、三度创作,可以触摸参与,产生真实细致入微的“在场感”,还可实现远程交互,构建视像、动漫、游戏多媒体融合、多感官体验,用数据沟通现实与虚拟未来,带动新型媒介形态和新型艺术形态的当代呈现。在《异人之下》中,虚拟演员与真实演员可穿越时空同时联袂演出,进行古今对话,打造虚实交互的沉浸式体验。观众也可以及时点评反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数智技术面临的挑战
数智技术初现锋芒之时也面临相应的挑战。在硬件方面,头戴式显示器及手柄等设备尚难普及,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运营成本较高,对体验者本身的操作要求也比传统视频图像更高。在资源库中需要大量的创作者生产海量的内容来支撑生态系统。在创意方面,目前还存在通俗、叙事模式同质化、造型不过关等问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人才方面,目前技术与艺术真正结合得好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极为稀少,数智艺术需要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而当下,艺术人才往往缺乏必要的技能储备,技术人才则缺少将数智技术转化为艺术的思维模式及相应的叙事方式。
如何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打造既熟练掌握数智技术又具有艺术思维的人才,促进技艺人才的合理布局,鼓励技艺人才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地实现产、学、研、实践应用的联动,有赖企业、高校、艺术团体、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
(作者:范建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