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彰显人民主体性 激发新时代文艺活力(峻冰)

2024-06-1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峻冰 收藏

自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到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始终在继承、发展、革新的文化语境中突显人民的文艺与文艺的人民性。在新时代,文艺的人民性表达,显然应与不断发展的时代同频共振、锐意创新创意,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图片来源:“四川省川剧院”微信公号)

在新时代,人民的文艺应是具有新的时代风貌的新的文艺,也即被新时代的文化精神浸润了的人民的新的文艺,新的文艺当然应以更好地为了人民、服务于人民为宗旨,人民的新的文艺自然也应以满足人民的新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旨归。鉴于此,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新发展、新趋向,人民生活的新样貌、新活力,国家、民族的新成就、新突破,都应在新的文艺中有所反映、表现或喻示。关注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新的文艺也就有了力量和方向,也就有了人民性。新的文艺的人民性倡导文艺源于人民;作为源头活水,人民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新的文艺应扎根人民,深入人民的生活、情感、心理、梦想与奋斗。显见,新时代新的文艺对人民性的表达,则应以贴近人民的表现形态来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及其深刻的人性、赤诚的真美与朴素的良善,再现或表现其心声、愿望与生存哲思。即使是对过去时代或异域生活的展示、抒情或浪漫,也应古今融汇、文明互鉴,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烛照下普遍的人民性。

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在新时代,人民的文艺无疑应展现人民在新时代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所起的重要作用。文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新时代人民的文化生活与精神寄托离不开新的文艺的加持、引领,而新的文艺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也应合情合理地贴近新时代的社会风貌与发展实际,契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毋庸置疑,新时代蜀地文艺也是新时代人民的文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充分践行人民性的表达。换言之,包括成都文艺在内的四川文艺乃至更广泛的巴蜀文艺,亦应秉持新时代人民的文艺与文艺的人民性之思,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的需求、利益、向往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前提下,努力讲好成都故事、四川故事、巴蜀故事,塑造好成都形象、四川形象、巴蜀形象,传递好成都声音、四川声音、巴蜀声音。客观而言,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2023年)、主旋律电影《大路朝天》(2018年)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随风飘散》(2020年)、历史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2021年)等作为近年来蜀地文艺的新收获,都在人民性的表达上作出表范,也有力地推动了成都本土、四川全省、巴蜀之地乃至中华民族的文艺发展、文化进步与文明的传承交流。

《梦回东坡》借声、光、色等多维立体的表现方式,形塑了鲜活饱满的苏轼形象及其性格、心态(乐观、坚韧、旷达、机智等),其至情至性、品德操守、大爱情怀与人生哲思也在虚拟性载体(作为“梦”又似于梦)中悄然流溢,喻示出令人省思的关乎个体、人类生存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让新时代的人民切身感受到一个“真正的人”的独特魅力及人世间永恒的生命价值。《大路朝天》在工人、工匠精神的传承及其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场域中,暗示出踏实认真、精益求精、执着奋进、默默奉献、无限忠诚的精神理念,仍是新时代共和国“工人”和“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随风飘散》对藏族单身母亲与叛逆女儿之间的误解及她们被忽视、欺凌后自我觉醒、自食其力,并依然善良、坚强且充满希望的生存状况的描述,亦揭示了复杂的人性与富有新时代哲理意义的自觉、自救、自强意识。《火红年华》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基于媒介规定性之上的艺术加工,使明显与新时代精神风貌相通的“大三线”工业建设图景彰显出昂扬的姿态;剧中艺术性标举的历史自觉、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以及所高扬的不负青春、不愧时代、艰苦奋斗、科学发展、忘我奉献、利国利民的乐观主义和实干主义精神,对走在新征程上的新时代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激励价值。

实际上,新时代蜀地文艺大都塑造了平凡而伟大的人民形象,也多高扬了不无人民性的人道情怀,尽管还缺乏文艺高峰,但假以时日,有着创新创意形式与话语的蜀地新的文艺,一定会在新时代人民的文艺的百花园里绽放夺目光彩。我们呼唤包括蜀地文艺在内的新时代人民的文艺与文艺的人民性,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永葆青春活力。


(作者:峻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票仓”喻示的成都气质:城市与电影青春互构(峻冰)

文艺创作的灵魂:创新与人民性相统一(峻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