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刘巽达:让周有光的文化遗言化作文化遗产

2017-01-17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收藏

  112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的仙逝,成为这两天的热点,各种纪念文章纷至沓来。周有光身上的标签很多:作家沈从文的连襟、才女张允和的丈夫、经济学家、语言学家。他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85岁开始广泛探讨全球化、公民意识等问题。在我看来,他的身上有三项“显著标志”:除了112岁“高龄学者”外,另两个有别于他人的就是:“讲真话大师”和“全球化视野”。

让说真话大师周有光的文化遗言化作文化遗产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饶有意味的是,这位出生于清朝的老人,按理最有可能是“保守思想的代表”,可偏偏就是他,成为“先进思想的代表”。这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年龄绝不是划分先进落后的界尺,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即使百岁之年,照样可以引领思想界。诚如著名学者资中筠所言,作为超过百岁的老人,周老最鲜明的也是最可贵的特点,是一直关注世界的最新发展,站在时代的前沿。他的名言之一是“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这不是随口说说的即兴之言,而是全球化视野下的思想结晶。

  周有光先生是屈指可数的“说真话大师”,他的“真话”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往往直击问题的核心所在。比如当其他“著名学者”对东方文化的崛起做出过高估计并欢呼“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时,周有光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便是东风压倒西风”。“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这些说法都只看到人类文化的平面分布和水平移动,没有看到还有层次重叠和前进发展。平面分布和水平移动,就是4种地区传统文化及其往来流动;层次重叠和前进发展,是地区文化之外还有不分地区的共同文化,即国际现代文化。那么国际现代文化是否就是西方文化呢?周有光认为不是,而是世界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共同文化,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流。只不过西方科学发展较早,国际现代文化中含有西方成分较多,但其他传统文化对国际现代文化也都有不可低估的贡献。所以他形象地描述说:“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这样,人类文化才能不断前进。”他还说,文化像水,从高向低流动,不能筑坝拦截,否则堤坝一坍,势必溃决。听他讲述这些视野宏阔的观点,立刻有一种高屋建瓴的达观收获,钦佩其知识的广泛和见解的深刻。

  说出“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等著名见解的著名学者,就世俗标准而言,比周有光位尊权高;但是关于文化的见解、学术的探讨,从来不是“谁地位高谁就掌握真理多”,周有光先生只认真理,只说真话,没有任何看风使舵的媚骨。除了这些文化观点外,周有光还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也多有阐述,学者秦晓评述道:当代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对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也是当今中国所特别需要的,而周有光先生以百岁高龄不断发出社会变革的呼声,号召回归常识、遵循历史的规律性等,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诚哉斯言,一位百岁老人的“知识分子担当”,诚恳而有力,精准而切实,在令人唏嘘之余,也委实令人赞叹!

  周有光早期的《汉字改革概论》等著作,所要完成的工作是推进中国的语文现代化,语文现代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条件。语文现代化既包含了对全民具有文字阅读能力的愿望,同时还包括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语文表达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他退休以后着力于思想文化领域的拓展工作,这些工作与他前期的语言文字研究一样,始终带有普及常识和提高文化水平的意义。从“语言现代化”到“思想现代化”,其间的路径是顺理成章的。

  周有光先生“思想现代化”的核心是他的全球化视野,他留下了很多这方面的名言,比如:“我们现在处于文明的‘双文化’——国际现代文化和本国传统文化互容互补的时代。正是传统文明的精华的相互流通、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产生了没有地区差别的世界性文明。”还比如:“如果承认社会科学是科学,就不能分什么阶级性,也不能分中、外、东、西。如果走不出神学玄学,实现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就是扩大视野。扩大视野要把本国观点改为世界观点。从本国看本国要改为从世界看本国,从本国看世界要改为从世界看世界。”……这些名言,属于文明常识。时常温习这些“常识”,有利于我们清醒头脑,做出全球化背景下的特色选择。

  这位出生于清末的百岁老人,近些年反复提倡要有世界观,扩大世界观,他说:“你只要看看世界,只要把眼光放大,眼光一放大,许多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中国今天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看到世界。”他还推己及人地说道,“我没有什么旁的本事,稍微有点小小创造,就是因为我看到了世界,拿国际的知识来补充中国的知识,就很容易得到成果。”——现身说法告诉后辈,当你以国际化视野探寻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会获得真知灼见。比如周有光先生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描绘“人类文化的发展步骤”,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经济方面: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二、政治方面:从神权政治到君权政治到民权政治;三、思维方面: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类似的语录还有很多,洋洋《周有光文集》15册,吉光片羽,珍珠闪烁,他的思维始终有一个无形的坐标:纵轴是上下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发展历程,横轴是世界各国的发展现状,他以此定位、观察国家的发展和走向,相信“发展有先后,殊途而同归”。这些睿智之言,既是“文化遗言”,也是“文化遗产”。

  纪念周有光,就是要让这位说真话大师的文化遗言化作文化遗产,这样他才不仅高寿,而且“不死”。

 

  延伸阅读:

  送别“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演讲:我们的文字改革有劳有功

  刘巽达:让艺术拥抱互联网

  刘巽达评《我不是潘金莲》:荒诞外壳装现实内核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