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说,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事实上,任何领域的发展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戏剧也是如此。青年戏剧评论者景俊美博士的新著《当代戏剧的理性审思》(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通过分析具体戏剧作品、戏剧院团和戏剧现象,清晰勾勒了当代戏剧发展的主要方面及其影响因素。
全书共分九章,分别是主体论、审美论、创作论、改编论、批评论、空间论、发展论、创新论和案例分析。从结构便可看到,作者具有理论建构的自觉。书中论及戏剧领域诸多重要理论问题。其中,一些属于长期争论的“老问题”,比如传统戏的整理与改编。对此,业界学界已探索了一百多年,批判与继承、抢救与保存、改革与创新,各种学说观点、政策举措、实践作为等多维映射出戏剧在历史大潮中的命运浮沉。作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既从戏曲政策的演变入手,说明传统戏保护继承的大环境,又通过《盘夫索夫》《李慧娘》《杀狗记》等剧目的具体分析,阐述传统戏在现代呈现中的得失成败,进而提出“传统戏曲是写意的艺术,追求以程式、虚拟、规范与夸张去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改编传统戏要遵循这一大的原则”。还有一些属于当下涌现的“新问题”,比如戏剧在当代中国文化体制下的发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从戏剧作为文化部类的角度入手,作者提出艺术基金应坚持引领但不能破坏市场自身形成的艺术规律,应统筹创作主体、表演主体、市场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各方诉求,形成戏曲良性创作生态。还提出戏剧面对观众的“三不能”,即不能欺骗观众、不能纵容观众、不能低估观众,等等。这些研究和思考触及戏剧发展宏观、中观和微观诸多层面,体现出作者的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
作者在理论建构中采取了“从下而上”的逻辑路线,在论述中恪守戏剧专业要求。她以长期而丰富的看戏经验为基础,以“舞台”反观“案头”,从“作品”引发“思辨”,由“现象”推导“观点”,如喜鹊筑巢般,在丰富多彩的戏剧创作演出中选枝择叶,构建出属于自身的理论体系。对于作品的评论占了本书较多的篇幅,而几乎每一部具体作品的评论均指向一次理论提升。比如,谈及话剧《活动变人形》时,作者特别强调了“光”的运用,“光让该剧的思想性和审美性格外凸显,特别是多媒体的加入,十分自由地实现了前台后台的灵活转换”,提示读者注意“舞台灯光的语言化表达”,听懂“光”的语言。分析话剧《小镇琴声》时,作者认为该剧之所以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探寻出了一条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道路:通过对主题的选择、风格的定位、舞美渲染和观演关系的观照,最终塑造了众多立体而丰满的人物,进而提出,“人物是话剧艺术的根本,无人物无艺术内核,当人物在舞台上立定、在观众心中扎根之时,也正是一个作品能够立定和扎根之时”。再如,在论及京剧《曹操与杨修》时,作者提出编剧努力摆脱传统的道德视角,更加注重人性角度,从而体现了该剧高度自觉的文学追求和思想表达的深度挖掘。作者认为,这样的“文人戏”既大大有别于历史上的“文人戏”,又呈现出许多显著特征,可称为“新文人戏”。这些戏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戏曲观众群体的变化及其心理诉求,让人在艺术欣赏的同时获得新的历史认知和思想启迪。类似的精彩观点、金句妙语在书中还有很多,它们来自作者观剧体验的转化,也是其戏剧观、审美观的生动表达,构成了该书最值得反复品读的内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该书堪称一部在剧院里“写”出来的理论著作。
架起从舞台到书斋桥梁的是作者勤奋的批评写作。该书专有一章论戏剧批评,宽泛地讲,全书亦可视为作者对当代戏剧作出的一种整体评论。作者认为,从事戏剧评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相对完备的史论储备、比较丰富的舞台经验或观剧体验、“了解之同情”的包容心态、坚定而真诚的底线思维。文艺评论要做的是沙里淘金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在这样的批评观指引下,作者的戏剧评论呈现出独到的风格,这就是著名戏剧理论评论家安葵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概括的:把作者想要表达的和观众可能已意识到的内容作出更精炼的“点题”、揭示观众尚未认识到的内容,对观众最感动之处作出更深入的艺术分析。融汇于本书中的戏剧评论既设身处地为创作者着想,也设身处地为观众着想,正是新时代文艺评论职责使命的担当和体现。
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作者更具学以资政的自觉,这也为该书增添了特色。书中专辟一章,围绕“大戏看北京”这一文化品牌,对北京戏剧以及文化建设展开分析。作者系统梳理了北京及各区近年来的戏剧文化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总结了经验成就。作者提出了探索实施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的政策引导和专项扶持机制;发挥市属文艺院团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培育多元演出空间;多维推动演艺与科技融合发展,强化网络赋能;发挥北京人艺剧场群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强化戏剧经典的传承和传播等对策建议。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在于运用。戏剧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理论最终要在舞台上完成自我实现。从我国近代以来的戏剧文化传统和当下文化体制特征来看,只有把历史的和现实的、艺术的和体制的、院团的和政府的、行业的和个体的、创作的和评论的各种因素贯通起来,探究来自四面八方的推动、牵引力量的内在诉求和运作机理,才能搞清楚决定当代戏剧发展之“力的平行四边形”。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作作者:景俊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