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书写长江文化的艺术新篇(李遇春)

2024-10-09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遇春 收藏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长江文化始终勇立潮头,给古老的中华民族灌注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出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长江文化题材文艺精品。

(图片选自纪录片《长江之歌》

人民不仅是长江文化的创作者,也是长江文化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只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新时代发展长江文化,实现长江题材文艺创作的繁荣,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参与文化艺术创造,共享文化艺术成果。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长江文化。长江文化由各具特色的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吴越文化组成,它们或神秘高远,或浪漫雄奇,或沉稳厚重,或秀美灵动,共同构筑起长江文化的辉煌历史。今天,我们传承发展长江文化,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原则,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要善于挖掘古代长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尤其要重新审视那些长期被忽视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价值。比如,长江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口头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等,不仅承载着长江流域民间生活的集体记忆,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可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同时为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找到与现代生活的接口,让闪耀着人民智慧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重新绽放出耀眼光彩。当然,对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进行判断取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让长江文化推陈出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长江文化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从青藏高原边缘的雪山草地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江沿线的城市和乡村里留下了无数中国革命者的足迹,长江文化因此增加了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基因又进一步融入长江流域革命文艺创作。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闻一多、艾青、何其芳、田间、马识途等在长江沿线生活、工作、战斗过的现当代文化巨匠,或自幼就与长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脉渊源,或因国难当头而与长江文化发生深刻的精神邂逅,其人其作无不彰显着红色基因对现当代革命文艺的巨大塑造作用。

我们应通过建设和修缮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文化公园、文化遗址等途径,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传播文化巨匠们创作的革命文艺作品,继承发扬他们的优良作风和艺术品格,让长江流域的红色文化精神代代传扬。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新时代对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深切召唤,也是过去十几年长江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启示。

近年来,广大长江流域的文艺工作者为长江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和现实生活而泼墨写意、叙事抒情,推动艺术创新,创作出一大批长江题材文学、美术、音乐、戏曲、影视作品,许多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艺术地再现了革命年代红色上海的人民英雄传奇,金宇澄的《繁花》立体呈现了改革年代上海市民搏击商海的“清明上河图”,刘醒龙的“青铜三部曲”之《蟠虺》《听漏》有力地彰显了荆楚文化传承历程中知识分子的春秋大义和文人风骨。这些作品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长江流域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继续挖掘长江流域的文化艺术资源,大力弘扬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不断激活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力,为长江流域文化艺术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作者:李遇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探寻当代乡土小说审美的历史辙印——评贺仲明《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李遇春)

李遇春: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