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文艺评论如何才能扎根本土、凸现岭南文化特色?日前,由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创新本土文艺评论研讨会暨《扎根岭南:广州文艺论丛》(第一卷)首发式”在广州市文联举行,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如何建立文艺评论的本土体系及其延伸的文艺评论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梁凤莲在研讨会上提出,创作与批评一定要代表广州的精神、广州的文化,除了培养、发掘本土作品、作家之外,传播也要得到很好的重视。近年来,对岭南本土文化的研究,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一直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工作在做,也希望不断呈现我们所追求的岭南本土文化的理论高度。
一个流派的生成需要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
长期从事词学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在研讨会现场首先打开话题。他指出,一个学派的形成需要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和批评风格。
“理论主张提出来就要经得起推敲。我们广东的文艺评论应该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实实在在地拿出作品来,批评上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曾大兴直言。
广东省文史馆馆员陈中秋认为,“要当好一个评论家不容易,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专业素养,没有广阔的视野,写出来的格局就很小。”他认为,目前广东文艺评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将传统和外来的资源吸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风格,怎样从“广州制造”进入“广州创造”,这也是关于文化自信的问题;第二是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所谓扎根岭南,既要接地气,又不能局限于岭南,要视野开阔,有世界视野。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敏感的词汇,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不妨大张旗鼓地亮出自己的招牌,从事岭南风格的文艺批评,曾经以萧殷为代表的老一代广东文学批评家,以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他的成就不只是地域性的,他自身以及他的追随者,形成一批文坛的中坚力量,影响整整半个世纪的广东,乃至全国的文艺界。
“本土不仅是身份、题材,更是文化观念”
针对本次研讨会的关键词“本土”,原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徐南铁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被认为是文化沙漠,当时从全国邀请了多位评论家过来召开研讨会,他们照样认为广东没文化,这说明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有全国性的影响,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念,需要建立符合时代的新的文化评判标准。比如上世纪90年代广东的电视剧《公关小姐》在全国走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中反映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全国来说都有借鉴意义。
他还指出,不是写广东本土的就天然是粤派,岭南的特点是视野开阔。对于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到了近代,我们的先辈从追赶潮流变为引领潮流,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有人缘、地缘,外部的东西了解得多。当代,在思想理论上总结是我们要继续加强和强调的,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好,就是外来的东西本土化,不是局限地写岭南、说岭南,要扎根在岭南,开阔视野。
广东省文联理论研究部主任梁少锋也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和未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它的价值取向,广泛影响着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排他性,是历史的积淀使然,拥有极强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一点在岭南文化的反映是非常典型的。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梁凤莲也主张要在文化观念的关照下关注本土文艺创作,她强调指出,本土,不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不只是一个创作题材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身份的概念。为什么强调本土?本土作家、评论家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经历土地、人民的喜怒哀乐,他的感受与外人是不一样的,源自这块土地的写作和源自他乡的写作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感情、体会、领悟会更加深刻与独特。所以,同样的题材,由本土作家写和外来作家写,他们的立场、观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文化身份上的差异。
梁凤莲也谈到,要坚持和发展本土文化,就要强调我们的本土批评,这不是一味地要鼓吹我们自己的作家、评论家如何重要,而应该是要有一种坚守,对于态度的坚守,坚守代表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文化身份的识别。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离不开文化研究的背景,文学、美术、博物等各门类的文艺评论都应该返本创新,既要有对历史的梳理,又要有顺应时代的新拓展。广东的独特在于文化的独特性,广东文艺评论要建立自己的评论体系,才能获得话语权。
广州市文联副主席李兰芬则指出,本土文艺评论应该是在文艺创作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出来的,或者是更高一个层面地关注本土文化的这么一种评论。广州文化的历史、发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大事,因为生于斯长于斯而热爱这座城市,关注这座城市的文化,这是文艺家评论家们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地加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文学评论工作,加强城市文化的评论、戏剧评论、美术评论、影视评论,乃至典藏的评论,可开拓的领域还有很多。
精彩选摘
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才会赢得未来
梁凤莲(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任何传统都有一个复杂的谱系,对之可以批判、重估或从任何一点切入,但绝对不能一概反对之,或使之断裂,或弃之不顾。
除了重溯谱系之外,还应该把文艺评论放置在它原来得以产生的文化环境中来看,这就是理论背后的“政治”和“历史”。把文化史作为一种人文传统,甚至可以用来评论现在的各种现实,但这个传统也是多元和复杂的,更需要在传承中激浊扬清。
文艺评论不仅对文艺创作有影响、有作用,而且要善于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和作用,一如文化,不仅作用并影响着文艺创作的状态,而且还决定着文艺创作的方向与目标。
同样,不仅文艺创作有地域性,文艺评论也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有分明的地域色彩,地域性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如同空气水源以及环境氛围对生存的影响,是不可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文艺评论同样如此。
由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是文艺创作与评论研究突显本土化的前提与基点,没有认知与认同,就难以形成趋同的文化观,就难以对社会发展与历史承接达成共识。
在科技与信息的年代,文化的要义需要在艺术的创新发展中去寻找,需要在现代文明的结构中凸显其位置,需要在世道人心中重新确认其价值。依此类推,也需要在文艺评论中获得有效与有意义的彰显与导引。
一个地方的文化性格,是由其艺术品位所建构并施以影响的,艺术所追求的真善美就是文化存在的意义所在,社会的进步永远需要文化的滋养与丰润。拥有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是创作与研究的本土特色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地域性得以显现的一个支点。
文化的流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都是由一种地域意识来决定的,这是艺术创新发展得以自由和丰盈的前提,也是方向与目标设定的一个必备条件,离不开独有的环境、氛围、观念、心态,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直白地道出了发展的方向。
所以,文化认同所具有的扎根性,所能唤起的共鸣,这就是传统的力量,有着不一样的观念、语汇以及方法,所谓的地方性、地缘政治与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就显出了差异,也显出了个性与风采。
文艺评论既不能忽略时间感,但凡有生命力的评论与创作,都是能经受得起时间打磨;同样也不能忽略空间感,也就是说要具有历史感,才会更有份量、更有沉淀。所以,关注与角度的不同,高度与追求的不同,才会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更有生命力,才会更有影响力。
(节选自《扎根岭南:广州文艺论丛》(第一卷)序言)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