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施晨露:打通行内行外, 补齐文艺评论短板

2016-03-02 阅读: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收藏

  新落成的上海文艺会堂,昨天下午成了“交流的海洋”。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宣告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员大会,这背后是沪上各门类文艺评论力量的融合、撞击。新当选的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说:“各个门类、行内行外打通,一起为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贡献,弥补目前上海文艺评论欠缺的短板。”

  作为文艺的重要一翼,评论担负着引导创作思潮、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使命。上海历来是文艺评论的重镇,拥有自觉的批评意识和深厚的评论氛围,几乎每个时代、每个文艺领域,都不乏优秀的评论家及群体,但参会的文艺评论家们提到更多的还是“短板”与“缺失”。“来开会的路上,经过上海展览中心,看到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特展的海报。这两年,上海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师展览此起彼伏,但针对大众的艺术普及、评论还未跟上。”汪涌豪说:“上海双年展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一些带着孩子来观展的市民,遇到前卫装置艺术,自己看不明白也没办法向孩子解释。这就是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耕耘的地方,也是市民百姓期待所在。”

  在协会理事郜元宝看来,文艺评论组织应该更多地搭建以公共教育为理念的文化平台,促进艺术跨界交流创造,帮助大众提升文艺鉴赏水准。“上海舞蹈市场渐渐起来了,顶尖舞团和节目频频造访,但对舞蹈作品的解读、导赏与市场相比还不匹配。”理事郑慧慧提出,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舞蹈语言更为抽象,尤其是现代舞,有一定欣赏难度。

  “音乐评论圈子小、交流少,对社会、公众的介入不够。”理事洛秦说,在高校、专业院团之外,网络平台上的一些草根评论很有活力、接地气,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不小,这对专业评论是一种启示。“学院派影评要认真关注影片本身,尽可能多地、尽可能真实地关注与分析观众对影片的直接反应,只有这样,电影评论才能实现从孤芳自赏的专业研究向积极参与公共讨论的文化角色转变。”协会副主席聂伟说。

  文艺理论与实践脱离,技术与文化含量失衡;评论家向来比较注重对当红文艺家及作品的评论,对“待开掘的金子”关注较少……参会文艺评论家列出诸多“问题清单”。进入全媒体时代,文艺的观念、种类、形式和传播方式变得空前多元,随之而来的是对文艺评论的高度期待和关注。文艺评论家要有“身在圈内、心在圈外”的艺术眼界和文化心胸,要有“一眼看世界”的修养和水平、普通欣赏者的心态,这些交流意见得到参会评论家的一致认同。如何把评论者的真知灼见变成大众的喜闻乐见,让上海文艺评论声音更广更亮更有深度,用汪涌豪的话来说:“在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平台上,大家一起实实在在做些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