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评论家纵论江苏抗战题材文艺创作得与失

2015-12-11 阅读: 来源: 作者: 收藏

  现今仍活跃在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等诸多工作岗位上的老员工,小时候就是听着抗战题材的歌曲和故事长大的。这些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不仅代表着50后、60后的童年记忆,同时也是文艺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铭记历史、警示今人、繁荣文艺创作,昨天下午,由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回顾与前瞻——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在宁举行。来自全省文学、美术、戏剧、影视等各个文艺门类的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创作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并参加了研讨。交汇点记者 程岚岚 通讯员 吴建勤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战争爆发后,中国和全世界的文艺家即以各种文艺形式参与到抗击侵略和法西斯的战斗中,创作了大量弘扬正义、谴责野蛮、鼓舞人民的作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战争结束后直至今日,文艺家们依然没有停止这一题材的创作,对战争进行了多方面的表现和思考,使抗战题材文艺创作彰显巨大的价值。

  江苏这些年来的抗战题材文艺创作成果众多,精品力作不断诞生。文学作品如叶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和《追月楼》、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徐风的《国壶》;影视作品如电影《南京!南京!》、电视剧《江塘集中营》、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和《1937南京记忆》;美术作品如吴为山的组雕《南京大屠杀》、程勉的《血寰》、陈坚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姜永安的《伤逝的肖像·中国“慰安妇”写真》、莫静坡的《天堂烙血图》;话剧作品如《中山码头》、《二月兰》等等。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在研讨会上表示,由于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在南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感触最深,因此这方面的抗战题材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全国获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抗战题材文艺创作当中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当前部分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内容缺乏新意,写战争故事多,写战争背景下独特的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少;写独立的战斗多,写全景式大格局历史画卷少;存在娱乐化、戏说化现象,写出精神深度、内涵深刻的少。

  对此,章剑华认为,抗战题材的广度、深度都有待艺术家去继续深入挖掘。“正确的引导很重要。抗战题材的艺术创作,既要主题鲜明、题材丰富,又要具备艺术性和教育功能。在把握好正确创作导向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正能量。”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家济济一堂,围绕抗战精神的传承和抗战题材的当下书写进行研讨和对话,大家以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题材文艺创作史为背景,以经典作品为参照,重点梳理了江苏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的历程,总结了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和经验,探讨了这一创作领域的成败得失,并对今后我省此类题材创作如何多出精品力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