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批评”京城聚首全媒体时代再奏强音
2015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暨“闽派诗歌”研讨会在京召开
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将建成常态机制,至少两年举办一次
10月9日,2015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暨“闽派诗歌”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本次会议由福建省文联、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文学评论》和中国诗歌研究院联合主办,由福建省文学院、福建省作家协会和海峡文艺网承办。来自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位文艺专家、学者、批评家、诗人和作家相聚北京,共论“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与批评”,并就“闽籍学者文丛”和“闽派诗歌”两个专题展开研讨。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南帆),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胡殷红,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诗刊》副主编李少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一鸣,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等。
移师北京,“闽派批评”彰显开放性姿态和全国性视野
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是一个以闽籍和在闽工作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为主体,同时吸纳全国优秀文艺理论批评专家参与对话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自2014年举办第一次高峰论坛以来,在业界和媒体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复兴广义闽学”的重要举措之一。
“闽派批评”虽具有地方身份标志,却不是局限于一地之见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群体。上世纪80年代“闽派批评”之所以在中国文艺界引人关注,并与“京派”“海派”相提并论,就是因其以全国性视野引领文艺理论批评的潮流。但与“京派”“海派”有所不同的是,“闽派批评”还具有鲜明的乡土身份意识,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闽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往往与在闽工作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遥相呼应,形成理论共鸣。
在“朦胧诗”论争中,北京有谢冕,福建本土有孙绍振;在“方法论”革新思潮中,北京有刘再复,福建本土有林兴宅;在“后现代”理论思潮中,北京有陈晓明,福建本土有南帆。新世纪以来,“闽派批评”更是呈现出向全国各大中心城市辐射的趋势,除北京名家云集之外,还有上海的朱大可、广州的谢有顺、南京的黄发有,都是“闽派批评”的杰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闽派批评”的阵容日渐扩大,如何承接以往的优秀传统,在本土资源与全国视野之间继续保持张力,正是高峰论坛试图导向的目标之一。
今年主办方将高峰论坛移师到北京召开,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文学评论》和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等单位加盟成为主办单位,大大提升了本次高峰论坛的规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与会嘉宾超过一半是非闽籍学者、作家和诗人,体现了高峰论坛的开放性姿态和全国性视野。
关注本土文艺创作,“闽派批评”与“闽派诗歌”双向互动
今年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与批评”。与会专家围绕这个主题重点探讨文艺与批评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变革性挑战。
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晓明和谢有顺是今年高峰论坛主题的主要策划人,著名文学评论家南帆应邀担任该主题论坛的主持人。作为“闽派批评”成员中的壮年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开始关注呼之欲出的各种新兴媒体将对当代文学生产带来的深远影响,体现了“闽派批评”特有的前瞻意识和先锋精神。
“闽派批评”不局限于一地之见,同时又有着深刻的本土关怀,在促进福建本土的文艺创作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介入和引领作用。在去年的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上,众多有识之士均发出“闽派批评”应加大关注本土文艺创作的呼吁,今年的高峰论坛增设“闽派诗歌”研讨会,也是一种适时的呼应。
为保持“闽派批评”的时代敏锐性和创新活力,根据众多闽籍和在闽工作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共同心愿,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将建成一项常态机制,至少两年举办一次,以此为契机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文艺理论批评的前沿问题。
来源:东南快报 林鹏浩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