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艺现场 写出诚挚评论
——首届江西文艺评论骨干高级研修班举办
8月20日,40位文艺评论工作者从江西全省各地汇聚武宁,参加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共同主办的“首届江西文艺评论骨干高级研修班”。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认真聆听来自国内文艺评论界一流学者的授课;热烈探讨当代文艺的审美理想与价值标准;交流文艺评论如何引领、建构文艺价值观……
“文艺评论是一份美丽的事业,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同样呼唤伟大的文艺评论。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强调“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作为文艺事业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创作和评论素有“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比喻。然而近年来,文艺评论的开展却并不如人意,国内大量的文艺评论刊物转行、停刊;一些评论工作者纷纷转向了更易出成果、更易体现学术地位的理论研究和文艺史研究;红包评论、人情评论的泛滥饱受诟病……文艺评论一度陷入失态、失地、失血、失语的尴尬局面。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尴尬局面在去年迎来了转机:去年5月底,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由国家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去年11月底,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成立……文艺评论成为中国文艺界的“热词”。
回顾江西文艺评论工作,也曾有过辉煌。早在1998年,我省就成立了文艺评论委员会。那段时间,江西的文艺评论非常活跃,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不仅拥有《文艺理论家》《创作评谭》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刊物,还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评论家。之后,我省的文艺评论工作出现了阵地萎缩、人才流失的情况,《文艺理论家》取消刊号,《创作评谭》很长一段时间把重心转向了散文、诗歌。
创作与评论是共生的,文艺评论的缺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文艺的发展。因为没有评论的后续发力,一些作品长不高、长不大,或者囿于特定的区域走不出、走不远。
“文艺评论是一份美丽的事业,能够从事这份美丽的事业,是我们的幸运。在当前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环境下,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开班仪式上,学员们激情昂扬。
“给文艺评论家建造一个温暖的家”
一项事业的开展,组织建设总是走在最前面。
2001年,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来自省内各高校、研究院所、文联系统等机构的177位会员,在这里感受家的温暖。自成立以来,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大力培养文艺评论人才,不仅举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重大的文艺评论活动,还编辑出版了一批文艺评论的文章和图书,如去年出版的《江西中青年文艺评论家丛书》,是我省文艺评论家第一次整体“亮相”。
在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积极带动下, 我省许多设区市也加快了文艺评论组织建设的步伐。目前,南昌、宜春、吉安、抚州四个设区市已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基层的广阔天地,同样需要文艺评论。除了在县文联刊物《鄱阳湖文艺》开辟‘夜话’栏目刊登文艺评论外,我们还邀请知名评论家来县里授课,培养自己的评论人才。最近,我们正在积极筹建县文艺评论家协会。”鄱阳县文联主席徐燕的一番话,让记者感受到了文艺评论的另一番广阔前景。
除了组织建设,文艺评论还需要阵地支撑。回望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强势推进便与《新青年》的精心经营密不可分。
“繁荣文艺评论,从上至下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阵地建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创办《中国文学批评》,广东、浙江等许多省份的评论杂志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依靠这些阵地,他们的声音可以传播得更远更广。”据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颖峰介绍,为拓宽我省文艺评论阵地,《创作评谭》正式改版为纯文艺评论杂志,不久前,改版后的《创作评谭》已经与读者见面。
在千帆竞发的文艺评论浪潮中,党报副刊也勇立潮头。本报在去年10月开辟文艺评论专版,本着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文艺现场、接地气、有担当的文艺评论态度,策划和刊登了一系列优秀的文艺评论,在褒贬文艺风潮、关注本土文艺创作、挖掘评论人才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成为我省文艺评论界的重要阵地之一。
“评论家应该走进文艺现场”
人才的厚度决定了批评事业的高度,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为培养评论新人,锻炼队伍,壮大江西文艺评论力量,我省充分利用举办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和采风活动的机会,邀请评论家与作家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调动本省评论媒体资源,创造机会展示评论队伍的创作成果;鼓励评论家参与全国文艺评论对话,一大批优秀评论家先后参加了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全国青年文艺评论高级研修班、全国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以及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全国文学评论家高研班等等,而此次“首届江西文艺评论骨干高级研修班”,是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文艺评论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的学员是从各设区市、直管县及省内各文艺家协会和研究院所推荐的一百余人中遴选出来的。能够有一个星期的脱产学习,学员们非常珍惜。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员们也开始重新审视文艺评论,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或坚定了评论的信念,或开启了另一片天地。
新余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剑,身兼画家与评论家的双重身份,这使得他的文艺评论更多地聚焦于创作现场,“大量的创作实践能让我更好地从创作体验来分析画家的心理和艺术特色。反过来,大量的关注文艺现场、知行合一的评论实践,可以让自己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这种创评之间的相互促进让我受益匪浅”。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江马益,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工作已经有12个年头,“这次的学习,给我开启了一扇美丽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认识到文艺评论人才应从现场走来。作为文艺教育工作者,教学和理论研究是我的天职,但是走进文艺现场,为火热的社会现实、为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创作鼓与呼,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
“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怎能不去关注这块土地的文艺创作?”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龚奎林把自己的评论对象定位在脚下这片土地。他联合同道中人,欲在井冈山大学成立“江西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此外,他还把对江西文艺的评论和研究巧妙地融进了日常教学,鼓励学生以本土文艺创作作为研究对象,撰写评论。“今年,我们还邀请了20位作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挖掘和培养学生这股庞大的文艺评论新力量。”
…………
“文艺评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理直气壮地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旗帜鲜明地传播正能量”
学习的目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技巧,更多的,是为了树立健康的创作观。通过这次学习,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以健康的文艺评论指导实践,引领、建构主流文艺价值观,成为大家的共识。
8月24日下午,一场“呼唤健康的文艺评论”的讨论激烈上演。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最大的一场社会转型期,面临复杂的社会现实,文艺评论如何诠释这个时代的文艺,并且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真正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
面对讨论会主持人胡颖峰抛出的这个话题,大家感慨万千。的确,当前文艺评论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如昧着良心一味讲好话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圈子批评;与创作现场脱节、从理论来到理论去的“高冷批评”;自身理论知识不够牢固、以己昏昏使人昏昏的“乱评”;走极端、博眼球,故作惊人之语的网络“酷评”;生搬西方理论、刻板解读中国文本的评论等等。
如何构建健康的文艺评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认为:“要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着力,进一步夯实文艺评论事业的根基。要把打基础、管长远作为文艺理论事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人要往基层走,劲要往基层使,人才要从基层培养,精品要从基层出。”
“新媒体时代,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读者对文字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篇幅要短小精悍,语言要活泼跳跃,标题要刺激眼球。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提升文艺理论素养,提高文艺评论操作能力。在这样理性的高地上,还要增强使命意识,更多地关注本土的创作和本土的文化。”省文联主席、评论家叶青对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的文艺评论生态做了一番剖析。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黄小蓉针对健康的文艺评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艺评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理直气壮地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旗帜鲜明地传播正能量,要向上、向善,要用人情美、人性美去放声歌唱;要有良知,敢于说真话;要有独立思考和认知能力;心中要装着读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要服务本地的文艺创作。”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知名评论家赖大仁坦言,自己始终对课堂的教学与文学评论的关联性有一种自觉的坚守。针对当前有一些评论家,从理论到理论,把文学理论变成一种脱离文学、或没有文学,甚至消解了文学的理论,他不以为然,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向学员强调了进入文艺现场的重要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品格、文学的价值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东南大学教授龙迪勇则认为:“无论是口头批评,还是报刊批评、学院派批评,都是建立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的,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而好的文艺评论是有理论基础和宏观视野的,若视野局限,面对一个很好的作品,你可能都发现不了。所以,文艺评论家应该打通文史哲,选择符合职业特点和个性特点的理论来深入研究。”
寻乌县文联主席刘传建则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评论经验,提出“文艺评论家需要两副笔墨,针对不同的受众群,选择不同的评论方式。”
…………
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院派评论家,还是从创作走向评论的实践派评论家,抑或是最接地气的基层评论者,职业身份的不同、视角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大家在文艺评论诸多方面达成共识——健康的文艺评论要有思想的深度、学理的厚度、人性的温度。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