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她的眼中有星辰大海(杜学文)

2022-11-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杜学文 收藏
她的眼中有星辰大海

——关于《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

知道王芳在写一部关于湖北黄梅戏艺术家杨俊的书,叫《听一出戏:杨俊的戏曲人生》。现在,书已经出来了,装帧设计典雅大气。腰封上是杨俊的黑白照片。她正无邪地、淡淡地微笑着,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善意。她的内心十分干净,眼神眺望着远方——杨俊的眼神是极具张力的。

杨俊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现在来看,正是扛梁顶柱、承上启下的“中年”一代。她从小学戏,视戏如命,有很多光环,都是别人可望而难及的。杨俊先后两度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湖北,她也有很多荣誉和称号。但我特别注意到,她是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志愿者,对她来说也许更重要。她看重的是艺术创作、艺术成就与艺术贡献。杨俊有若干黄梅戏代表作,大部分被拍成影视剧。如《双下山》《孟姜女》《未了情》《妹娃要过河》《党的女儿》等。她是当代黄梅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这本书生动地展现了杨俊的成长、奋斗,及其艺术成就。如果说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话,这样的介绍当然是需要的。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还要努力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鲜活的、有痛苦与幸福感的、个性鲜明的人。我们注意到,作者非常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如写杨俊在安徽艺校求学,“她不厌其烦地练,汗水流在训练场上。她在心里暗暗地长牙”。这种“暗暗地长牙”的状态正是杨俊艺术素养日见精进的动力。作者也写到杨俊的迷茫、不服气,以及这种不服气之后的努力。艺校毕业后到剧团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昔日像光一样穿梭在学校各种场合中的第一名,变成了一个刚入行的小演员,不再有求学时的光彩。因此,她不去排练,有嫉妒心,难受,无处言说,就到附近的果园里发呆,一个一个地数果子,“想一些不想为外人道的心事。心里那种属于少女的不满像野兽一样叫嚣着……这是少女时期,自己与自己的冲撞”。但是,经过生活的磨练,杨俊终于开悟,内心已经变得强大很多。她相信,“配角也有光彩”,也终于明白,“她的根还是舞台”。

王芳在多处写到了杨俊的眼神。她的眼睛是明亮的、灵动的、富有魅力的。在《貂蝉》中,面对董卓,杨俊演出了貂蝉“恨与怨”的眼神;而面对王允,其眼神则是干净的、温暖的、恬淡的、哀愁的。在《未了情》中,“杨俊给出了多少种眼神,数不清,怨、怒、悲、喜、痛、伤、爱、怜、恨、厌等,种种情绪都在其中”。但是,作者却告诉我们,杨俊是近视眼,以至于看台阶都很模糊。在《妹娃要过河》中,杨俊出场的亮相是从高高的台阶上走下来。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反差、严峻的考验。要很好地完成表演,需要毅力、热爱、执着与悟性。排练时,她默默地记住了是多少级台阶;演出时,她的内心与眼神相通,凭借出色的感觉完成一招一式。我们在这里触摸到了她的内心世界,这是杨俊的另一种人生。

当然,还有杨俊自己的表达。书中引用了许多杨俊的笔记,自然而然地记录了某一刻的思考与感受。比如她在笔记中写自己内心的熬煎:“那一瞬间在寂寞中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有时一夜无眠,有时半醒半睡,有时美梦和噩梦随我穿梭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笑醒过,哭醒过,吓醒过……”这是杨俊某一刻的真实状态。不过,杨俊并不是一个仅仅为自我感叹的人。她的内心还装着更广阔的世界。她思考,并且行动;记录,常有担忧。“在没有太多演出之余,我还是想我们戏曲的生存状态”;“我们戏曲人的未来意识决定了我们发展的方向。戏曲人有这种自觉吗”;“未来的市场当然是年轻人,这个消费人群是不能忽视的,而我们经常面对的是评委,评委文化是不能满足更大的真正消费人群的”;“能够从事黄梅戏事业,能够在光影中宣泄艺术情感,那真是幸福之中的幸福”……她为自己的境遇“熬煎”过,她享受戏曲带来的幸福感,她更关注的是“我们戏曲”“我们戏曲人”“我们发展”“我们面对”。在这样的语言潜意识中显现出杨俊不为人言的戏曲情结,以及对“戏”的爱。一个艺术家拥有了思想的深度,不断地思考、实践,并以文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艺术家。这些笔记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更具思想深度的艺术家。对杨俊的另眼相看,正是因为她的思考——对艺术命运的时代之思。这是作者为我们展现的“另一个”少为人知的杨俊。

杨俊也是一个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的人。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而不是存在于概念中的,一个生活在读者身边的,而不是被格式化了的艺术家形象。杨俊性情急躁,说干就干,对艺术要求甚严,不容苟且,但她又是那样地好学谦和,急迫地希望汲取一切有益于艺术的东西;她性格执拗,不会盲从,对艺术有自己的坚持,但如果别人说得对,又会从善如流;她风风火火,仗义敢为,但又是一个情长义重、知恩感恩,心细如水的“女人”。她会偷偷地去剧场,欣赏友人的演出,观摩交流的剧目,然后在大幕合拢、掌声四起时先行离开,一个人悄悄地落泪——为戏曲的精彩,为献身的事业。她默默地行走在大武汉戏码头的灯光中,从月光照射的身影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她享受各种各样的荣誉与肯定、鲜花与掌声,习惯了聚光灯的照射。但她又常常形单影只,享受孤独带来的生命体验与明月高挂月影婆娑中的宁静,去感叹,去思考,去寻找前行的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而不是介绍了一个黄梅戏艺术家客观的外在存在与隐秘的主观内在世界。

王芳力图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坐标中塑造人物。这使杨俊不再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的艺术家。作者为我们介绍了黄梅戏形成的历史机遇、流变,分析了黄梅戏形成的历史文化土壤与众多艺术形式的融合、蜕变。她从史的时间维度梳理,希望能够表现出养育了杨俊的历史文化渊源。但更重要的还是当下,是现实。从安徽至湖北,从当涂到黄冈,从合肥赴武汉,这是杨俊存在的现实之空间维度。改革开放开启,传统戏曲回归,大批剧团恢复,“一个黄金时代来到了”。而趁时代之潮,杨俊终于登上舞台,开始了她的艺术人生。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杨俊的成长,以及杨俊的经历,显现出时代与艺术家之间无法割舍的关系。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杨俊走上舞台的历史机遇;如果不是湖北要“请黄梅戏回家”,以此作为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没有杨俊的选择……还有她的搭档、同行、好友,还有家人,还有黄梅戏如同姐妹般的“五朵金花” 。更重要的是,还有观众。

王芳为大家介绍了多位杨俊的“粉丝”。其中一位是正在上大学的女孩,叫“纤纤”。她喜欢戏剧,看戏成了她的日常。她追杨俊的戏,并以杨俊来激励自己,成了班上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她以为,杨俊是为舞台而生的;不是艺术是杨俊的一部分,而是杨俊是艺术的一部分。她说,杨老师的眼里有星辰大海。众多的杨俊,众多的纤纤,他们无所求地热爱,无功利地努力,只是为了一出戏。也许,这就是中华传统戏曲之生命所在。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时光如何流逝,总是有人热爱着、传承着。戏曲,仍然闪烁着无穷的魅力。所谓星辰,应该是更多的戏曲作品,更多的艺术人才;所谓大海,就是艺术之海洋,艺术之辽远壮阔。而杨俊,正是为这样的星辰与大海而存在的。


(作者:杜学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跳动(杜学文)

话剧《太行》:见证山村巨变(杜学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