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见>正文

我心目中的文艺评论好文风(陆文虎)

2024-07-0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陆文虎 收藏

艺见|文艺评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风?

编者按:环顾时下文艺评论领域,文风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更好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有必要进一步切实改进文风。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出品的“艺见”发声平台特邀陆文虎、孟繁华、张德祥、马永强、李星文五位专家集中梳理当前存在的文艺评论文风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并就如何改进文风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对解决问题有所助益。

我心目中的文艺评论好文风

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艺术评论,对于文风的要求以及当下文风存在的问题,大抵都相差不多。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只谈文学评论。

有的文艺评论,缺乏对原作的细读精读。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消费,他可能被作品的故事所吸引,也可能被其文字所感动,更可能被其情感所诱惑。比起对一般读者,对批评家则有更高要求。举例来说,假如要批评古典诗词,最低标准是古汉语要过关,古诗词格律要熟知,否则就会闹笑话。批评家通过细读精读,凭感性、领悟力和学养来感知作品,对作品获得一个准确生动的印象。韦勒克、沃伦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其实,细读精读何尝不是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研究的开始呢,我们完全可以把细读精读当作微型文学研究。细读精读作品时我们就会在心里进行初步的文学研究,我们会通过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关注其文学性;同时,也会通过其与人生、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关注其人学价值。批评家尊重作家的劳动,体味作家的用心,发现作家的创意,感受作家创造的美,深入仔细地玩味作品,领会作品的微妙,欣赏作品的深意。这是写好评论的第一步。

有的文艺评论,缺乏真知灼见,说话不着边际,犹如邺下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直令读者哭笑不得。读者期待的是醍醐灌顶,得到的却是不知所云。作品是本原,评论是生发。同一个哈姆雷特,生发出来的本来当有千种样貌。非常遗憾的是,不同的批评家却常常是众口一词,千人一面。老八股、新八股、党八股、洋八股,一应俱全。感觉麻木,见解平庸,一团和气。这样的评论,还不如没有。没有师心独见的原因还是读书太少。诚如刘勰所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读精读作品,感受力、审美力和洞察力自然会提高。有了参照系,眼界就高了。通过比较,高下立见,就能得失寸心知了。看的作品多,独具只眼,目光远大,见解透辟,直中肯綮,就可能说出些可供参考的见解和评断,也不会有人云亦云的空洞口号和说教。

有的文艺评论,缺乏批评精神。最常见、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温吞水式的评论,现在,我们很难听到直率的、有锋芒的批评声音。文风乃是社会风气在文坛的反映。缺乏以诚待人、敢说真话的环境,造就了假话连篇、没有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有的作家自视甚高,把受批评当作被攻击,不愿意被人指出不足,几乎不接受客观平和的批评。每天颂声盈耳,某些作家被批评家惯坏了,某些批评家也被作家那句“我不行,你来呀”吓怕了。他们误把对问题视而不见当作理解、宽容,把模棱两可当作中庸、平和,已经习惯于不批评。郑板桥那句“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被当今的一些批评家完全忘记了。只管说好话,批评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遑论其他。其实,经过必要的学术训练,具备了基础理论工具的批评家,独立思考,提出快意恩仇式的批评性意见,对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文学就是在批评中进步,批评也就是在被批评中发展。

郑板桥《竹石图》来源:雅昌艺术网

有的文艺评论,缺乏文学性。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用以概括人们通过审美感情而认识艺术本质。所谓评论,就是分析有意味的形式,阐发作品之美。虽然你的观点正确,但是如果行文枯燥乏味、味同嚼蜡,也不会有读者。批评家浸润于“有意味的形式”日久,耳濡目染,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妙具会心,因微知著,追慕雅人深致,或引经据典,或自铸伟辞,于是好句如珠,喷涌而出。这也就是说,一篇评论内容精彩有意味,它的形式也必须花当叶对,生机勃勃,才能令人赏心悦目。

我心目中文艺评论的好文风,必须具有的品格就是:敬畏作品,真知灼见,敢于批评,文采斐然。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6月26日第3版


(作者:陆文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顾问、教授)


延伸阅读:

诚恳,是文艺评论家的基本态度(孟繁华)

改进评论文风,提高评论效力(张德祥)

在“发现”中重塑文艺评论的灵魂(马永强)

我们需要执中的新媒体文艺评论文风(李星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