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正文

聚是火散是星,网络文艺评论大练兵

2019-09-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王金芝 收藏

  2019年8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建省三明市文联承办,中共沙县县委宣传部、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沙县文联、泰宁县文联协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在福建省三明市举办。

 

  一、大咖点拨语重心长,文艺评论任重道远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庞井君提出当代文艺评论家应当努力培育哲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文章家四种精神品格。他还回应了学界和业界当前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帮助文艺评论者从更高的层面上把握规律,抓住根本,开拓视野,拓展思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以《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使命与担当》为题,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精神,指出文学创作及文艺评论要紧扣时代,敢于讲真话、有价值、有力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毛时安为学员讲授了如何写好作品评论,不管是社会批评还是学院批评,都既要在场,更要有立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原副主任白建春以《文艺的特质》为题,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探讨文艺的价值、功能、批评。

  四位授课老师皆从评论与创作现场出发,结合网络文艺的特点,多次点评学员文章,给予青年学员指导与点拨。60位学员对这些珍贵的传授珍而重之,及时反馈评论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交流学习中的心得与体会。

 

  二、学习不分白与昼,互动研讨正当时

  经过诸位大咖的讲授和点拨,60位致力于新媒体评论的青年才俊于8月28日晚上挑灯论战,立足自身专业和行业,围绕评论焦点唇枪舌剑,只为真理不伤情感,研讨当今网络文艺评论的热点、焦点问题。

  研讨分三组同时进行,以“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网络文艺评论”为主题,重点讨论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如何贯彻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如何更好地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写好文艺评论文章及新时代的网络文艺评论如何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等三个问题。第一组在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勇、沈阳市文联创评部副主任王香宁的主持下,重点对网络文艺评论的信息碎片化及形式多样性进行了探讨;第二组在浙江传媒学院讲师邢千里、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殷昭玖的主持下,主要对网络文艺的哲学、文化及文体特征等进行了讨论;第三组在甘肃省安定区美术馆副馆长杨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讲师张书娟的主持下,追问如何应对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和热点。

三组研讨会现场

  (一)立场与在场:网络文艺评论如何守正创新

  围绕网络文艺批评的立场与在场,青年评论工作者紧紧拥抱网络文艺媒介,把握文艺评论特点,把握网络文艺评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实践。邢千里认可培训班题旨“让生活更艺术,让评论有力量”,更看重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希望以评论提升社会审美素养和生活品质。刘沅、陆嘉、张凌云等认为评论在网络文艺领域同样需要坚守而非保守,起到引领和引导作用。孙胜杰认为网络文艺批评优势在于自发性和交互式,它使得我们批评的主体不再是精英,而更倾向于大众。魏策策、郑静等认为网络文艺评论的姿态不必高冷,应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二)内容与媒介:网络文艺评论传播力与影响力如何提升

  与会学员结合网络文艺现场批评的实战经验,立足文学、戏剧、影视、曲艺等自媒体行业或教学实践,对网络文艺内容样式、传播平台及传播方式做深入探讨。密切追踪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介的不同,充分研讨媒介对网络文艺评论的内容制约,聚焦历史的、文化的渊源、媒介变革的轨迹和新媒体批评的现实问题,讨论网络文艺的平台、媒介和文体特点及问题对策,一致认为短小精悍、语言流畅、图文及短视频结合、减少学术术语化内容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林天泉、曹化等认为网络文艺评论要在尊重新媒体艺术规律上创新与批评。赖秀俞认为当下的网络文艺评论应着重关注媒介属性的耦合问题。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上传播的文艺评论也是一种内容产品。张春梅认为网络时代文艺评论缺少的不是平台和评论者,而是跨学科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温彩云认为学院派评论的载体纸媒并没有和网络媒介充分衔接起来,应该从流行文化切入研究网络文艺。杨宏鹏认为网络文艺评论应该在尊重其传播属性的同时加强理论品质。李娜、殷昭玖等提到网络文艺批评跨学科、跨文化及时效性的艺术特征。陈冬梅认为媒体的影响力来自思想的深度挖掘,要有料、有趣、有用、有品。

  (三)网感与热点:网络文艺评论的新观念、新方法

  围绕网络文艺评论的表现形式与风格,与会学员认为网感必不可少,并对具备怎样的网感、什么是高级的网感展开了激烈的研讨。而是否蹭热点,怎么蹭热点以及评论怎样快速、敏锐地对网络热点及时关注和切入,大家的观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一种认为必须对热点问题及时作出反应,以网络批评引导文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每个评论者的个性和风格不同,没必要蹭热点,而应坚定立场,经得起时间的大浪淘金。高敏认为应当及时发掘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王飏认为要提升网络文艺批评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蹭热点是一个必要的途径,这与评论家的敏感度息息相关,在地域文化和思想深度方面都亟待加强。杜鹃认为网感和传播媒介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审美,比如网剧具有节奏快、情节“辣眼睛”、回报快、注重商业性等特点。评论尤其要注重网络调性,符合网络速度,调整语言风格,适合网络传播。张阳认为当今网络一代,天生具备网感,其缺乏的是如老传统戏班式一板一眼及专业性的规训。吴韩娴认为蹭热点不是必须,评论者应该选择自己的敏感点而非热点。李姝昱则从光明网文艺评论的采集和编发工作经验出发,认为网络文艺评论只是载体不同,同样需要精品评论。好的文艺评论文章要言之有物、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角度新颖。

学员研讨现场

 

  三、相知莫惧万里外,志同道合味悠哉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认真研讨网络文艺评论,从平台建设、媒介特征、人才特点出发,重点研讨评论的思想站位、理论建设、媒介文化、文体特点及写作实践,不同的行业和专业交流碰撞,不同的实践与观点火花四溅,对网络文艺批评进行有效总结与前瞻启迪,是一次有立场、有观点、有启发的培训研修。

短视频:学员听课即景

 

  (供稿学员:王金芝,广东省作家协会主任科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任编辑:李维娟

 

  延伸阅读:

  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专题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在福建举办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报道合集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招生中

  庞井君授课:文艺评论家的四种精神品格

  陈毅达授课: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使命与担当

  白建春授课:文艺的特质

  毛时安授课:如何写好作品评论

  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工作何为——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综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