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文艺评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责任,进一步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12月15日,2022“在新时代的现场”当代文艺评论苏州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苏州召开(点击查看)。叶青、傅道彬、李明泉、于洋、汪政围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与文艺评论的使命担当”主题发表主旨演讲。现刊发主旨论坛专家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文艺评论要重塑风骨、直抵人心
叶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
真正的文艺评论应该以其深刻、透彻的阐释提升和丰富人们从作品中的精神获得;应该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参与文艺作品精神世界的建构,昭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应该以其具有公信力的、权威的声音发挥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的现场,我们要以蕴含强大逻辑力量、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直抵人心的文艺评论,重塑文艺批评的风骨,担当起“增强人民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时代使命。
一是直抵人心的文艺评论必须提供鲜明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文艺评论的核心和灵魂。在新时代的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要获得足够的聆听并发挥作用,绝非是仅仅进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去争取话语权。当代文艺评论要重塑公信力,就必须提供鲜明的价值判断,坚持“讲真话”,以专业性支持“讲真话”,以“讲真话”捍卫专业性。批评家的工作就是以其专业素养、学术精神和责任担当,在尚未经过自然淘汰的大量艺术作品中去粗取精、去劣存优,将真正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推介给公众,并以其价值判断达到引领正确的审美和时代风尚的作用,这是艺术批评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二是直抵人心的文艺评论应密切关注文艺现场。新时代文艺有着活跃的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使得以往的审美标准和阐释手段时常显得难以奏效。此时的文艺评论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姿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时代的变化与创新。文艺评论对当代艺术现象应该具有穿透力,而不应在人云亦云中失去判断力。当代文艺评论必须通过批评者的共同努力,基于对新的文艺现象的敏锐把握,推动文艺理论的重建,进而重新确立文艺评论的“权威话语权”,推进文艺评论与当代文艺创作实践的同步转型。
三是直抵人心的文艺评论应该秉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文艺评论是一种精神分享、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论者将个体对艺术的感悟提炼为真诚的、有生命力的文字和表达。其中包含着敏锐的艺术感觉、复杂的审美体验以及深刻的分析与思辨,是评论家美学修养、理论功力和人格底蕴的综合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开放的、兼容的姿态,更多地通过讨论争鸣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充分重视文艺领域的新探索,尊重文艺发展的无限可能,包容探索的偏颇和失误,并以积极的阐释和分析予以商榷和探讨纠偏。
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的守正创新
傅道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中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守正创新原则。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方法,也是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建设的基本原则。
首先,守正是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之正。中国式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其次,守正是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中国式”特点,决定了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建设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继承和精神坚守。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品格与精神。“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理想,都成为中国式文艺理论话语的根脉和底气。再者,守正就是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之正。五四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进步意义,就是坚持文艺的大众立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文艺“二为”方针的提出,有了“文艺的人民话语”的理论表述。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突出展现的是文艺的人民性特征,就是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就是将文艺创作中蕴含的百姓生活、民众感情阐释出来,理解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品格。
创新就是创建中国式文艺批评的话语之新。新时代的文艺批评体系建设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但这并不是固守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文艺论断,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引入中国文艺的创作实际,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表述中,“中国式”是特点是过程,而“现代化”才是目的是结果。这也决定了中国式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充分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站在当代学术发展的前沿,在接受的基础上创新,对一切优秀文化采取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世界的”文艺视野里,去建构“中国式”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去呈现具有新时代风格的审美风范和艺术精神。创新就是创建中国式文艺批评的历史之新。在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中,在古典文艺理论的阐释中完成经典的现代化转换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深刻滋养着影响着中国式文艺批评的话语建设,中国文学的比兴、意象、意境等写作传统,传统美学风骨、神思、通变等思想观念,依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对古典艺术理论和审美境界的阐释解读,看似解读古典,其实是激活历史、面对现实,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完成中国式文艺批评的理论建设。创新是创建中国式文艺批评的时代之新。文艺创作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文艺批评也应该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实,及时回应文学、艺术、审美发展中的理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文艺现象,解答人们的思想和理论困惑。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应该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直面社会现实,直面历史风云,答时代之问,解理论难题,对重大的文艺是非问题不回避,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敢于公开自己的主张。对待文艺创作中的低级趣味敢于抵制,敢于亮剑,以“剜烂苹果”的态度,去伪存真,激浊扬清,以新时代的文艺正气涤荡污浊,营造中国文艺健康发展的思想空间。
睿智锐气的批评为精神世界供给强大力量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仅是对文化艺术创作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创作和评论的根本使命与责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需要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使文艺作品充满灵气灵魂,文艺评论充满朝气锐气,发挥文化艺术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特殊功用,促使具有精神钙质、精神深度、精神闳丽、精神力量的精品佳构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而日益繁荣昌盛。从文艺评论的创新发展来观察,那些充满思想智慧、探索真理、美的追求和理性良知的批评文字,构成了“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内在元素和内生动力。
新时代文艺评论怎样才能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养料呢?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必须要有五个方面的意识,或者叫“五观”,即实践主体观、认识主体观、利益主体观、权利主体观和价值主体观。二是张开“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作品,一只眼睛看社会。只盯着作品而不看社会就会走向死胡同,如果只看社会而忽略作品,就会隔靴搔痒、指鹿为马、信口雌黄、不知所云。因此,需要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作品和社会,通过对作品的感悟、体验去感知社会、感知人生的命运,观察那些作家、艺术家眼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和情景,与批评家认知的社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而站在社会的角度、人民的立场去把握作品。同时,在社会体验的脉动当中,去认识、开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让作品的人物、情节、细节、形式、价值统统被挖掘出来、整理出来、提炼出来,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因子、文化元素和思想火种。三是掌握“三件武器”。三件武器是显微镜、放大镜、多棱镜。文艺评论需要更高远的基准,更宏阔的视野,更敏锐的眼光,更深邃的认知,更心细的洞察,更精当的判断,更理想的表达,以防止精神黑洞、思想冰窟、文化岩崩,防止精神滑坡、思想闭塞、文化冷酷,防止精神错乱、思想麻痹、文化虚幻。所以,我们需要显微镜,看细、看深、看准;需要放大镜,看高、看远、看透,像我们三星堆“纵目”面具一样具有千里眼;需要多棱镜,要看虚、看变、看合。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锐度、温度与纯度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
在新时代,如何重拾文艺评论的话语权?如何重塑艺术批评对于艺术生态的价值与作用?
笔者认为,一个首要的前提是,文艺评论要与时俱进,紧扣社会时代的脉搏,评论家应该谈出真问题,关注真正的好作品。其次,评论家要坚守良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艺术批评,不能被市场所裹挟,不能人云亦云。一种富有锐度的评论观点,要求文艺评论者具有明确、锐利、敏感的视角与能力。为此我们应摒弃那种套路化的、万金油式的批评,呼唤更多高质量、讲真话、谈到“点子”上的批评,更多理性、深刻、能引发共鸣的批评,更多真正有学术建构价值的批评。在追求锐度的同时,也应葆有评论观点的深度。某种程度上当下缺少的并不是“意见领袖”,而是能够引发共鸣、引领价值的声音。尤其在当下的传媒时代,那些为了博眼球而故意标新立异、造噱头的言论,那种唯关注而论批评的标准,是没有任何营养和建构价值的。
好的文艺评论同样需要有温度、接地气、能读懂。从本质上说,文艺评论的功能是对于文艺创作及其现象或具体作品的审美倾向与得失进行具有说服力的品鉴与引导,并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对艺术作品进行导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艺评论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与评析应具有一定的代入感,能够引发受众的共鸣和欣赏欲望,进而起到对受众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与引领作用。因此,一篇好的文艺评论决不应仅仅满足于“小圈子”精英群体内部的演绎分享,而应面对更广阔范畴的受众,使其实现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提升、转换,产生审美情感与价值共鸣。在这一角度上,一篇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存在,而文风佶屈聱牙,甚至故作晦涩玄虚的文艺评论,是无法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与感动的。
与此同时,优秀的文艺评论同样应是在专业圈子里叫得响、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这就要求文艺评论的本体质量要过硬,阐述观点、摆出论据时不兜圈子,不故弄玄虚,不“绕路说禅”。因此在笔者看来,一篇好的文艺评论不仅要求“锐度”和“温度”,也要有“纯度”,多些干货、少掺水。对于文艺评论而言,“纯度”指向观点的深度和精准度,意味着对于艺术本体认知的专业度与评判的准确度。仅以美术评论为例,在绘画本体层面看懂作品是最基本的前提和要求。文艺评论不应停滞于搬弄词藻的文字游戏,而是要观察、思考并提出实际问题,或就某一现象指出问题关键和解决路径,即便是针砭时弊,也是指向艺术本体的真问题。
全媒体时代批评话语的转型
汪政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推动批评话语的转型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批评既是一种专业的知识生产,也是一种艺术接受后的自发的反应行为,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茶馆里、饭桌上、公共汽车和写字楼里听到“文艺评论”。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朴素、直接、偶然以及经验化、口语化、片断化的文艺评论,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又随时可以中断的语言现象。文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具备如此广泛的传播力、覆盖面与渗透性,而关于文艺的讨论也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如此普及,成为一种公共交流。正是在这些谈论中,社会的风尚,时代的趣味与受众的需求非常及时、鲜活而丰富地呈现了出来。
其实,自发的文艺评论不仅存在于这种口头形态,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时代,它们同时在各种平台中得到呈现和传播。加上越来越丰富的文艺生活,文艺的评价方式在走向多样化,比如各级各类的评奖,比如文艺作品的排行榜,比如短视频,比如弹幕,比如读书频道、读书会,比如微信、微博,比如跟帖、留言等等,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文艺评论之中,而且是很接地气的文艺评论。在这样的情势下,文艺评论应该与时俱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破圈”,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传媒中走出来,从学院的学术体制中走出来,从精英与专家的职业中走出来,从理论与学术话语体系中走出来,推动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承认“大众评论”的存在与合法性。只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只有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无处不在的文艺“谈论”,只有将新媒体中每时都在发生的大众评论看成是当今文艺评论的发生状态,我们才能打通文艺评论走进生活、走向民众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在本质上解决好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落到实处的问题。
这里不仅是讨论全媒体时代批评话语的转型问题,它在本质上事关文艺评论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它最终与文艺评论的生态有关。也就是说,当我们主张日常生活中的文艺谈论与文艺评论的相关性的时候,当我们将许多文艺评价,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大众评论看成是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主张文艺评论的多样性,是在呼吁文艺评论的良好生态。只有传统的与现代的、专业的与大众的、线上的与线下的、即时的与延时的、纸质的与多媒体的等等的共生共振,才能造就文艺评论的良好生态,展现新时代文艺评论的真正繁荣。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编辑:薛迎辉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