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天下多少山,一半跑到贵州来。
立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觉长风浩荡。
近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贵州省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多个民族的专家学者和文艺评论家代表齐聚贵阳,于群山之中,在王阳明悟道之地,展开脑力大碰撞,共商民族文艺发展之路。
深挖民族文艺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时代精神对民族文艺产生了哪些影响?民族文艺如何传达好时代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新时代的民族文艺任重道远。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鲁太光对“时代精神”展开溯源后指出,中国现当代文艺始终与时代同行,新时代的民族文艺要书写基于新情况、新现实而产生的新故事,艺术地再现各民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丰富多彩的实践。
鲁太光
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军君认为,以文学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要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大主题,以形态各异的叙述方式、异彩纷呈的建构样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王军君
南京邮电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范建华认为,以《雪线》《藏北人家》等为代表的西藏题材影视剧,通过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和高原风光,融入时尚的艺术表达元素,从不同维度反映西藏独特的精神图谱,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
范建华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陆丽娟指出,广西油画家在艺术观念、形式语言和审美取向上深刻反映国家、民族、乡土的文化意象,以叙事之“有形”表现审美之“无形”,既为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提供研究标本,也为民族交融的当代阐释提供艺术表现的可能。
陆丽娟
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邱振刚提出,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呈现出多义性和拼贴杂糅风格,因此要依托本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这一根本性命题的具体化,“将时代精神以更精准、更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法融入主题建构中,实现与电影主题之间的融合贯通。”
邱振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南大学教授袁智忠认为,近年来,《季风中的马》《长调》《索米娅的抉择》等蒙古族题材电影对草原生态文明的书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思考。
袁智忠
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新时代民族文艺应该如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论坛的重要主题之一。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疆大学教授朱贺琴认为,新疆民间文学在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呈现出多重美学特色,生态美是其底色,生活美是其生存生长的土壤,虽然经地方性智慧的塑形和折射,但从未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各民族文化的融通美是其发展传承的灵魂。
朱贺琴
来自三江之源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文学研究员毕艳君结合青海多个民族共享“纳顿节”、六月会、花儿会等的切身体验,以及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阐释了民族文艺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成为各族人民增进感情、凝聚共识与文化认同的桥梁。
毕艳君
“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诗学表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云南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李世武指出,要从整体性原则出发,保护创世史诗流传区域的文化生态环境,推进其挖掘、整理、研究和现代转化与利用,让更多人共享。
李世武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长青指出,网络的普及给少数民族作家发声提供了契机,“良好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创作、研究和支持生态日渐形成,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吴长青
路在何方:民族文艺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民族文艺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意娜指出,数字时代的民族文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要打破民族文艺实现“两创”的困境与瓶颈,须从壮大根基、构建民族文艺学的学科体系、探寻美学价值、进行方法论变革等方面入手。
意娜
“饭养身,歌养心。”侗族大歌是侗族人的精神食粮。
论坛上,与会者和古老的侗族大歌来了场美丽邂逅。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张泉,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何嵩昱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极具民族性的侗族大歌上。
侗族大歌现场演示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声音',而且还是'一种人类的文化'。”张泉指出,“以歌传文”为己任的原生态侗族大歌,向以“娱人”为主要目的次生态侗族大歌发展,民族音乐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并进入专业音乐教学领域,是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共享式传承是未来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张泉
何嵩昱认为,侗族大歌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与西方音乐中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和声唱法相通,其形式、内容和精神内涵均合乎“民族的”与“世界的”审美共性,应超越“二元论”,为新时代民族文艺的发展找到更多可能性。
“红色的嫩芽”是乌兰牧骑在蒙古语的意思。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刘尧晔介绍了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研究的现状,指出通过以剧写史、以剧传承、以剧育才,乌兰牧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范例,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不断与时俱进。话剧《大刀进行曲》、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等作品实现了民族文艺的继承和创新。
刘尧晔
民族文艺是我国文艺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生动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丰富内涵。
民族文艺事业的繁荣,将吸引更多人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文化来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