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在文艺创作的各个环节展现风采、发挥作用,其中的评论工作者即“文艺评论两新”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平台发表意见、传达思想,在业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有些甚至很“出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会议现场
正如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所说,近几年,社会各界日益将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看作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中国文艺评论队伍也因此壮大。顺理成章,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艺术新形式、新现象,如何更好发挥“文艺评论两新”的积极作用,推动其健康发展,成为业界和有关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日前于四川成都举办的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的核心议题。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
新力量不能忘了老传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简称“中国评协”)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赵妍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批评家、批评实践,“文艺评论两新”有着更为灵活而完备的商业机制,他们往往更能够摸准观众的心理,抓准发声的角度和时机,从而准确覆盖特定人群和目标受众。北京实传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导演毕志飞有类似的感触,在他看来,严肃严谨的业界专家在网络、“民间”的影响力未必很大,各种网络名人、“大V”则通常在网络空间有着很大的话语权,而后者之中难免有一些人专业水平不高,所作的文艺批评也常常缺少针对性、建设性,流于情绪化、极端化。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影视评论家李星文看来,在互联网语境下,“极端话术”已经是一部分评论者的常规操作,这类话术与流量、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联。“就拿‘大众向’影评公众号来说,不是把一部影片捧到天上,就是把一部影片踩到泥里,不是把‘德不配位’的片子捧到神坛上,就是给‘罪不至死’的片子宣判死刑。前者用以赚钱,后者用以赚人气。”李星文说,大众很容易被困在这类话术里,动弹不得,感动不已,虽然有不少观众陆续觉醒,但也有不少不明就里的新人蜂拥而入。然而,与这种熙来攘往相比,正直的价值主张和专业的衡量标准才应该是文艺评论理应坚守的一贯立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影视评论家李星文
平台、专业人士等多方发力
做好“文艺评论两新”工作,带领大众从“极端话术”中突围,需要专业人士、有关平台等各方面共同发力。
对于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表现样式来说,主流学界、研究者往往关注不够。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建省文艺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尚光一认为,尽管网络文学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除了邵燕君等少数学者拿出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外,主流学界至今几乎仍对网络文学“失语”。专家称,这种“失语”背后除了有文学观念的原因,也有方法论层面的原因。相比于传统文学的篇幅来说,网络文学中的大多数属于“鸿篇巨制”,几百万字的作品司空见惯,上千万字的长篇小说也不算罕见,这导致文本细读等经典研究方法对网络文学来说很难适用。因而尚光一认为,既然不少网络文学作者已经采用智能软件等新手段开展创作,那么主流学界也不妨利用新技术、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处理网络文学中的文学现象和问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薇表示,已经尝试使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和思路观照网络文学,希望能够打开新的评论、研究局面。
除了专业人士的调整和努力,网络平台对于规训极端话术、倡导评论的良好风气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注意到,在当前网络文学评论中,作者、读者、平台互相之间存在诸多对立,不少评论动辄成为道德法庭、开展人身攻击,一旦平台处理不好,一些原本微小的争议就有可能形成大的争论。“我们正在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比如,调动‘文艺评论两新’专业人士的热情,增加专业研究者、评论家的专属评论空间,为愿意听取评论意见的作者寻求更加专业、有价值的见解;调整删帖权限、规则,避免恶意点评和任意删差评;利用更多技术手段扩大评论的受众,百花齐放,避免陷入非黑即白式的话语斗争。”刘旭东说。
为“文艺评论两新”营造理想环境
在网络文艺评论的众声喧哗中,“文艺评论两新”被寄予厚望,建设平和风气、树立专业标准、引导正向价值,都需要“文艺评论两新”的努力。
正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所说,“文艺评论两新”有着很强的“杠杆性”,属于关键少数,往往能以个体发声发挥宏观的撬动作用;同时,“文艺评论两新”又有着很强的“原子性”,一个个独立个体被散落似满天星,很难系统性对接,这就给组织和引导带来了很大困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
郑晓幸认为,在“文艺评论两新”工作中,自由与限制的矛盾、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是两个重要的问题,要为“文艺评论两新”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以保障个人的书写和整体的团队都能够在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表示,要通过积极发扬“文艺评论两新”代表人士的示范性、发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的能动性,研究和探寻“文艺评论两新”的新思维、新特点、新类型、新表达等基本规律,营造全社会支持“文艺评论两新”的文化环境,令其扬长避短,为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