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文艺评论近期论坛研修>正文

发挥“文艺评论两新”的“杠杆”作用

2021-06-2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李文博 收藏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举办,与会专家深入探讨——

发挥“文艺评论两新”的“杠杆”作用

  “‘文艺评论两新’的工作需要从多角度去研究,在‘文艺评论两新’当中,自由与限制的矛盾需要我们处理好,其中个体与团体的关系很重要,我们会为‘文艺评论两新’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来保障个人的书写和整体的团队都能够在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6月17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主任李明泉在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上说道。此次论坛上,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文艺评论家围绕“文艺两新”“文艺评论两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主任李明泉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提到,近几年,社会各界在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文艺两新”,把他们看作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这使得中国文艺评论队伍的外延得到扩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艺两新”如何发展事关国家的文化安全,这一点尤其值得文艺评论工作者的重视。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

  “现在的不少相声摆出相声的架势,实际在说脱口秀,甚至用演员的个人魅力哗众取宠地抛出出格的观点来吸引粉丝。”新语相声俱乐部创始人李宏烨认为,针对“两新”的文艺评论要关注这种欣赏碎片化的现象。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研究,新文艺群体具有“杠杆性”的特点,他们人数不多,但在社会中具有鲜明的“杠杆”撬动作用,是做好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节点。同时这一群体需要更多地创造和彰显自身的独特价值。新文艺群体是自我赋权的群体,他们的出现会要求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底线更加明确,并给予他们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

  “无论是趋势、风格、形式,所有的变化都源自读者和作家的变化。”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介绍,很多网文作家都表示,没有网友的书评就没有精神写书。网络文学形成了共读、共创的互动社群文化——埋梗、留白、化用书评等等作品中主动设计的互动形式,已经成为作品中的常见元素。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则关注到当前网络文学评论中呈现的作者、读者、平台互相之间存在的某些对立问题,平台如果处理不好,一些争议最终可能形成大争论。针对于此,他提出三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放作者对评论的管理权限,由平台接到投诉才能删差评帖,转为作者可删但读者可申诉恢复;增加专家、专业人士点评的单独空间,由网站牵线搭桥,帮愿意寻求点评的作者收获专业的评论指导意见;加入更多技术手段,增强评论受众,比如向视频网站的弹幕学习,或是借鉴短视频、微博等的点赞方式。

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

  由于社会语境的变化,新文艺群体评论现象已蔚然大观。中国评协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赵妍认为,新文艺群体评论家有着较为灵活而完备的商业机制,起到激发潜在兴趣、扩大受众面、培养成熟丰富的观众市场的作用。他们往往更能够摸准观众的心理,更能够抓取热点做好前期宣传与演后反馈,准确对接特定人群和目标受众。

  “在互联网语境下,对某些微信公众号来说,不是把一部影片捧到天上,就是把一部影片踩到泥里,几乎没有中间地带。前者用以赚钱,后者用以赚人气。”创办影评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的中国评协理事、影视评论家李星文认为,许多公众号的商业模式是利用专业知识完成片方诉求,价值诉求不再是第一位的,致力于挑动和消费大众情绪的话术成为公众号影评的“利器”。在当前的环境下,公众号要发挥优势,服务于行业,影响那些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人。

创办影评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的中国评协理事、影视评论家李星文

  中国评协理事、上海平成文旅创意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赖莎呼吁,要尽快建立新文艺群体评论的管理体系,建立行业标准,组织对文化大事进行评论,结合网络平台形成多元化的评论,累积经验形成文旅产品的文化资产。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火花,是新文艺群体评论的价值所在。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论坛研修

  中国文艺评论网·马李文博专页

  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召开│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如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