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言君子 雅城叙雅怀
——傅道彬教授“骨四雅”学术报告侧记
2018年8月4日上午,黑龙江省文联主席、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傅道彬教授围绕“中国文学的君子形象与‘君子曰’话语体系”,为“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作学术报告并进行交流。古典文学学者傅教授学养深厚、通古博今,语言幽默形象、经典信手拈来,带领大家领略了春秋君子的风采,梳理总结了“君子曰”话语体系及其理论意义。现场气氛恰若高山流水,学员体验如沐东鲁春风。
傅道彬 教授
傅教授从“哲学家”与“思想者”的区划入题,激励文学评论工作者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报告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聚焦“君子”。
第一,“君子”从阶级称谓到人格术语的转变
傅教授指出,与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即“X是什么”类似,“君子是X”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孔子式的追问。同时明确,“君子”最早是指居住在城邑中心的宗族统治阶级,统治阶级通过政治秩序化和君子人格道德化综合化的过程,使君子集团最终在政治、道德与文化上都达到制高点。具体从君子之容、君子之德、君子之学、君子之趣等角度,梳理了周代礼乐文化对君子提出的规范和要求。《礼记》等典籍中对君子行为标准的精准细微表述,令全体学员感叹。傅教授小结并承转下文:《左传》第一次完整系统地提出“仁、信、忠、敏”的君子人格标准,标志着春秋时代君子人格的成熟,“君子”完成了从阶级称谓到人格术语的转变。
第二,《左传》对春秋时期新君子人格的形象化描摹
傅道彬教授特别强调了春秋时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非常意义,将新君子人格的成熟看作是春秋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标志之一,将之与《诗》《书》《易》《春秋》及礼乐文献的进一步整理联系起来。傅教授看重《左传》在“君子学”建立中的地位,分析了《左传》塑造的一批血肉丰满的君子形象;归纳了《左传》所呈现的君子人格:以仁爱忠信为核心的道德追求,以谦敬辞让为礼仪风度,以诗书经典为知识修养,以勇武敏行为英雄气度;赞美了他们完美的道德、优雅的气度、丰富的知识和视死如归的气魄;他们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形象,屹立于中国文学之林,也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价值体系中,对我们今天理解英雄气度仍具提示作用。
第三,驱逐小人:君子人格构成的正题和反题
“君子是X”这一儒家核心命题的另一面,是“小人”问题。傅教授结合《易传》《论语》《礼记》等经典文献,从义利取舍、和同之辨、诚伪之别、中庸正反等出发,考察了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对立形态。傅教授认为,中庸与否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守中、居常和顺时是人格的中庸,落实在具体行为上即个人奋斗要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理清经典对君子—小人问题理论阐述同时,傅教授解读了《离骚》等伟大作品将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对立从思想领域带入文学领域的情况,指出屈原作品的叙事核心是以“我”为代表的的君子形象与党人为代表的小人集团对立冲突,君子的孤独与小人的得势构成作品的主题,是后世文学借鉴的经典形式。
傅道彬 教授
第四,“君子曰”与新君子群体的思想话语
君子是理想人格的践行者,也是人格理想的规范者。在报告的第四部分,傅教授从思想立论、道德褒贬、知识立场和历史预言四个层面,分析了“君子曰”这一中国典籍的独特话语方式。在统计、梳理《左传》《礼记》《国语》《论语》等经典著作中有关“君子曰”“孔子曰”等话语表述的基础上,傅教授指出:正是在“君子曰”这种强势话语中,新君子群体建立了优越感与自信心;“君子曰”以一种启蒙者的角色在哲学的高度阐释思想,展现了新的人文思想和美学精神;“君子曰”持有鲜明的是非立场和道德标准,展示了新君子群体广阔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新君子群体通过“君子曰”的形式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预言与评判,是建立在历史分析和观察基础上的理性判断。
第五,“君子曰”话语的文学表述
傅教授认为,中国文学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襟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风雅刚健的艺术风范、中正平和的审美精神,都反映出君子人格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是君子人格,中国文学的理论和艺术主张本质上是一种文学的“君子曰”,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相关,也是文本关照下的结论。傅教授具体分析了“君子曰”话语形式与文化背景所体现的三种中国文学理论与艺术主张:恢弘道义的精神气象、宗经征圣的文化立场、修辞立诚的艺术原则。现实创作层面,傅教授用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在中国文学的每一个踟蹰节点,文学思想家们总是重新举起经典的旗帜,重温风雅传统,重新回到新君子集团话语形成的现场,获得文学再出发的前行力量。
互动问答环节
学术交流部分,学员提出君子人格现代化、文学作品中对君子人格的突破、文学创作中语言与思想的共融智慧,以及对儒家文化的认识、王阳明文化思想等问题,傅教授逐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傅道彬教授对“骨四雅”学员寄以三点希望:一是要努力了解并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时代,包括重视《乐记》等对文艺评论的指导作用;二是可以尝试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典型符号中挖掘文学批评理论,包括“君子曰”等体现的艺术主张;三是可以效法中国文化精神深处洋溢的君子式的乐观自信、充实从容的人格,规划自己的生活体验。
明德中学(位于研讨举办地宾馆院内) 摄影:晓芸
三个小时的报告与学术交流,傅教授通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对古典文献的细密梳理,系统论述了君子人格的表现、“君子曰”话语体系及两者对文学的影响等。宏阔的理论视野和细致的梳理考证在傅教授的讲解中毫无晦涩之感,反而因为傅教授幽默风趣的譬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式叙述生动明了,犹如窗外细致绵长的雅雨缓缓渗入同学们的心中,也化为古城雅安一股清雅的君子之风徐徐吹来。
刘公馆(位于研讨举办地宾馆院内) 摄影:晓芸
研讨举办地湖畔竹林 摄影:温彩云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王庭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组织联络处
供稿:温彩云 杨金波/“骨四雅”学员
培训班摄影:李维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