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点体会

2015-05-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仲呈祥 收藏

4月14日 第一堂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艺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的意识形态,不是一般的政治意识形态,应给予高度重视。这样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在于从根基上驳倒了这样的看法:只承认文艺的商品属性,否认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把文艺当赚钱的工具,而否认文艺重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担负着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重要任务。

  我们有大量的好电影都上不了院线。很多上了院线的是什么呢?恰恰就是把低俗当通俗、把欲望当希望、把单纯感官娱乐当精神快乐的东西。电影院线只奔一个目标,就是要赚钱,它不管其他的。于是乎中华美学精神就不在了。北京大学的哲学界的领军人物, 94岁的张世英先生用几个字说到中华美学精神的根本:“中华美学精神是奔向高远。 ”中华美学精神不是往低处走,不能把民众的精神修养往低处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现在的意识形态工作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境界,原因之一就在于有很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转基因在冒充中华文化基因。

  习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 ,即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文明素养结合起来。为什么呢?一部文艺作品不能只看群众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群众喜欢的、高兴的、欢迎的就全都是对的吗?未必。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一刻也不能放弃服务于人民、又要引领人民前行的重任。

  做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的人最可贵的品格是什么?是理论上的定力。我们大学里面有这样的老师,搞市场化的时候,他大写文章,到处大讲“票房是检验艺术品的最高标准” 。一讲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他马上倒过来写文章说“呼唤绿色票房” 。文艺评论是什么?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方向盘,你的方向盘都忽左忽右,怎么能行?所以定力很重要。

  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是什么?从鉴赏来说,刘勰《文心雕龙》中有鉴赏篇,讲审美要进入虚境。因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是追求意境的,是要营造意象的,象可以观感,意只能琢磨。但是现在变了,欣赏艺术变成了什么样?比如电视台的这种做法,一个节目要上演了,先出来一个执行导演,指挥大家如何鼓掌,就是这么浮躁,前三排每人发一根彩棒,动不动就吼。鉴赏之前不仅不虚静,先把你搞浮躁,这不是走向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反面了吗?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做好文艺评论工作,还须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论和中华美学的精神滋养,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讲清楚” 。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文化是拿来化人的,文化不是拿来化钱,一味功利地化钱,艺术是拿来养心的,不能拿来养眼,更不能花眼乱心。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那么前景就悲观了。所以文艺评论家的责任重在自觉,贵在引领。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由中国艺术报记者何瑞涓根据授课现场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