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呼吁,网络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强调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发网络文化创新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更加深入人心。
姜军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在当前形势下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国家网信办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华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工程、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等系列活动。今年起,国家网信办还推出了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全方位、多领域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
姜军表示,文化建设关乎国运长久,关于民心所向,是谋万世、谋全局的大事。网络为文化发展提供机遇,也带来挑战。因此,在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推动体现中国价值、富有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姜军强调,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让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与最悠久的中华文化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愿在四个方面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是坚持导向。文化应是多姿多彩,网络空间应是天朗气清。要在推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二是注重方法。网络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强调互联网思维,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积极开发网络文化创新产品,以效果为导向,润物无声,成风化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更加深入人心。
三是广开渠道。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多样的。文化如同生态,物种越丰富,生机越盎然,因此要沟通上下,连接内外,广辟路径,充分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吸引和借助一切力量共同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
四是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通过网络将中华优秀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同时也是把各国优秀文化引入国内,吸收世界文明精华,壮大中华复兴伟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作了论坛主旨发言。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与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宣布合作创建“中国文化网络视听基地”,并签订了合作项目书。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方增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会长黄朴民,为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成立的“青少年网络素养专业委员会”揭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发布了《中国网民数字阅读状况调查报告(2016)》。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当天下午,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举行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网络文化回顾与展望”“当代中国的网络社会”“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网络阅读与文化传播”五场分论坛。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