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立足新时代,文艺评论何为?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本期特别选登三篇“评论之评”,分别从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文艺评论、电影评论的不同视角切入,就当下文艺评论的理论实践展开探讨,重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价值,重构民族文艺评论的发展路径,重寻电影批评与创作的对话功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作品出发,重新思考“评论”对于文艺评论本身的重要意义,以期用更加科学、全面的评论,提升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
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批评话语和价值构建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以理性的洞察力诠释倡导新主流电影创作的美学意义,勾画时代精神谱系特征,以及流媒体冲击下电影产业新的发展态势。但是,在资本的操控驱使下,影评的专业批评舆论场和社会大众舆论场之间存在着失衡现象,微媒体、自媒体成为当下电影批评的重要空间,暴露出平面化、碎片化、情绪化等诸多问题。中国电影批评唯有立足于时代发展需要,重构价值体系,发挥其理性思辨的光芒与力量,才有可能助推中国电影从“高原”走向“高峰”,助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迎来电影批评的第三次黄金时代。
关 键 词:新时代 中国电影 批评话语 价值构建 电影批评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生态。由于电影生产的集体性制作和电影影院观影的封闭性,其社交距离的短板在疫情的冲击下暴露得尤为明显,电影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遭遇悬崖式的断裂和下滑,流媒体的乘势而上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电影的危机。很显然,电影的这种危机势必进一步动摇乃至瓦解电影批评的生存空间。
当下,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格局中。由于国家疫情防控得力,中国成为在疫情危机中全球最早复苏的电影市场,2020年,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电影以204.17亿元总票房第一次领跑全球电影票房榜,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为170.93亿元,占比高达83.72%。[1]2021年,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10月10日,中国电影年度累计票房业已突破400亿元[2],领跑全球单一电影市场,其中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中有八部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引领客观上呼吁着中国电影批评应该大有可为。
一、电影批评的现状与舆论场域
1. “新主流”“疫情”“流媒体”“电影强国”成为批评关键词
电影作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艺术,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战狼Ⅱ》《红海行动》《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作品强势崛起,从不同的视角演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这类被命名为“新主流”的电影,以新的题材开拓、新的审美表达和新的工业化制作方式,突破了长期以来“主旋律往往不商业、不艺术;商业片往往不主旋律、不艺术;艺术片往往不商业、不主旋律”[3]的固有面貌,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主旋律影视叫好不叫座的格局,在赢得口碑的同时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引起了电影理论界和批评界的高度关注。1999年理论界首次提出“新主流”这一电影概念[4],《当代电影》在2007年第6期设立专栏,探讨中国电影形成主流态势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策略;2008年第1期又推出“本期焦点:新世纪主流电影的新形态与新格局”专题,分别刊登学者对主流电影的阐释和访谈。此外,诸如《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电影专业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汇报》《中国电影报》等,也纷纷刊登众多文章,研讨和评论“新主流电影”的内涵与价值。如《文艺报》在2018年1月10日刊文《信心》,文章认为“中国的‘新主流大片’正在形成,这包括了制作规模、内容主题、审美情趣、情感认同等各个方面。从世界范围看,除好莱坞之外,目前只有中国才具备出现这种主流大片的可能,这意味着建立一个有别于好莱坞的也有别于西方电影文化的新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系统是完全可能的。”[5]新华社2021年9月30日刊文《新主流电影次第开花》,文章认为《我和我的祖国》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为轴、《我和我的家乡》以不同区域为序,《我和我的父辈》则以代际为章,更加聚焦个体与家庭的关系,并从家庭伦理出发勾画时代精神谱系,“‘我和我的’系列反映了新主流电影的一个创作趋势,就是从‘由宏观看微观’转向‘由微观看宏观’——国家性和民族性虽然是主题,但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回归到了人,以及人与时代的关系”。[6]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范志忠 潘国辉 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1期(总第74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