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2021年5月25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京召开“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点击查看)。会议由中国文联指导,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的支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仲呈祥、胡友笋、张炯、陆贵山、朱以撒、罗怀臻、路侃、汪涌豪、傅谨、饶曙光、李新风、刘琼、屈健、张萌等文艺评论家出席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刊发部分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文艺观
罗怀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近年来,笔者在创作实践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断的理解。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笔者第一次听到这10个字,便觉得心头一颤,隐隐约约感到多年争论不休,甚至在一种反复自我循环的悖论中打转的理论话题终于得到了破解。以往,我们有时候特别强调继承传统,有时候特别强调打开视野,而在特别强调一方面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些方面。我们的理论话语总是表白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借鉴又要自信,但是对如何在两者之间协调却又语焉不详,莫衷一是,尺度一直拿捏不定。理论上,每个人都有所凭依,慷慨陈词,但那个准心却一直是含糊的甚至自我矛盾的。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彻底厘清了问题,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创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是对中国当下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带有科学指导意义的理论贡献。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法,蕴含着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借鉴与融合的关系,是一种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中的转型理论。就如同若我们身处宋代,不能每天高喊着振兴唐诗、复兴汉赋一样,而是应该正视所处的时代,推动当代文化的创新,进而创作出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代表新时代审美高度的精品力作。为此,笔者以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实是一种文化转型的理论,是推进中国文化有如楚辞转化到汉赋、汉赋转化到唐诗、唐诗转化到宋词、宋词转化到元曲、元曲转化到明清传奇、文言文转化到现代白话文的递进发展。文化转型的理论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即在当下,也唯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清醒意识到当代文艺创作所同时面对的三个文化传统,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而这三个文化传统只有在当下才是交融在一起、彼此不可分割的。笔者把这三个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交汇合流称为“三江汇流”。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也是三种不同的文艺创作与评价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余年间,我们经历了四个以“新”字为标识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显然,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比较侧重强调“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文化批判、文化反思,提倡借鉴“西方现代文明传统”;进入“新世纪”,改革成为共识,开放成为常态,改革开放的骄人成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于是重新开始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溯源与认同。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一种融汇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新时代”文艺观正在逐步形成。
“三江汇流”汇到哪里,流向何处?汇到我们的直觉,流向我们的内心。直觉与内心就是我们的审美直觉和价值反应,它与我们迄今为止所接受的观念教育、所面对的生长环境和所获知的文化信息密不可分,形成了我们的时代特质和文化个性,转化为我们的视觉、听觉与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是身处当下的我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本能反应与价值判断。因此,“三江汇流”带有某种当下审美的集体性,它是一种潜移默化了的本能的具有鲜明当下时代感的文化知觉。
“三江汇流”所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艺观,是要推动当代文化的历史转型,而“转型”的目的正是要推动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艺。新时代的新文艺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革命的,又是人性的。它将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更具有进步性与开明性。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导向,是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的新的认识和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化的转化,也适用于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转化。
创作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运用“三江汇流”和“两创思想”的意识观念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善于把古代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作为一名当代剧作家,近年来笔者在运用“三江汇流”观念和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在创作与表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与感悟,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境界,收获了新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于1958年,笔者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2018年,在影片首映整整一个甲子后,上海歌舞团邀请笔者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剧本,这与笔者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整整相距30年。30年后回看影片,当年的感动与新奇多少已有些弱化,平心而论,还是会看出简单化,甚至概念化的痕迹。随着对经典电影的不断回看和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读,最终,一组对比数字触动了笔者:故事原型人物李白是在1937年10月受党中央派遣从延安到上海潜伏的,他牺牲的时间是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牺牲时年仅39岁。李白潜伏了12年,离他所追求的理想实现仅剩20天,却永别了人世。12年与20天,这是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