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在京主办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品研讨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张苗、王君、尹琪等影片主创代表和王一川、胡智锋、丁亚平、戴清、邓凯、李星文等评论家参加研讨,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作总结。会议围绕“小康大片的新景观”这一主题,从创作和评论的不同角度,探讨了电影的成功奥秘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影片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达到了促进交流、凝聚共识、启迪思想的效果。本刊约请数位专家在研讨基础上撰写深度分析评论,以飨读者。
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多体裁、跨媒介与互文性特色
内容摘要:国庆档热映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以五个单元故事生动表现了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变。本文探讨了这部新主流大片的高效组织方式、策划定位与主题表达,认为聚焦“家乡之变”有利于调动创作者的生活积累与表达热忱,有力地拓展了表现主体与时空,唤起了大众的乡情乡愁,成功实现了宏大与亲民的对接,并进一步分析了影片作为一次纪实嵌入虚构的跨媒介跨体裁的创作实践,在喜剧机理、互文叙事、短视频运用等方面的艺术探索与接受效果。同时指出,影片在突出乡村主体性地位、开掘讽刺喜剧的文化功能方面,未来还可进一步期待。
关 键 词:《我和我的家乡》 共情 互文性 短视频 跨媒介 电影评论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下文简称《家乡》)在庚子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上映,以优秀口碑位居电影票房第一位,成为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下文简称《祖国》)之后又一部成功的集锦单元式故事影片。影片通过行政、管理、创作/制作、放映、推广等各环节通力合作形成了一种全流程的高效组织方式,以五个小故事生动表现了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在医疗、科技、教育、环境、旅游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新主流大片赢得市场、产生积极的大众传播效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下面分别从选题定位与精神内涵,叙事技巧、互文运用、喜剧机理,以及纪实连缀虚构的体裁创新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以小见大,成功实现宏大与亲民的对接
影片在选题策划上定位“家乡”应和了中秋阖家团圆的佳节蕴涵。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亿万国人在双节之时的思乡团聚之情比往年更加强烈。影片尽管是命题作文,但对创作者而言,“家乡”这一主题在调动创作者的生活艺术积累与表达热忱方面最为便利。有关家乡的一切——风土人情、父老乡亲、风味美食、石板小路、民歌小调……这些一向被安放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能够很好地引发大众共情。家乡是说不尽的永恒母题,歌咏家乡、表现乡愁的文艺创作贯穿中外文艺史,美国最爱写家乡的作家福克纳,中国的汪曾祺、沈从文、孙犁……都在用一生讲述家乡的故事。家乡于很多创作者而言,不只是生长地,更是精神之根与魂之所在。电影人贾樟柯也是一个绝好的例证,他的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山西县城老家,但又超越了地域、走向了全国和世界。
影片《家乡》老题新作,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缘于其切入角度与扣题巧妙,每个小故事都从一个小切口侧面表现“家乡之变”。客观地说,对于时长较短的单元故事来说,写脱贫攻坚的全貌过程、表现扶贫干部的细致工作会受到叙事容量的限制而难以完成。而落脚到对“家乡”的书写,则极大地拓展了表现主体和表现时空,它既不必局限于乡村和农民,也不一定局限在当下,这样就为创作拓展了空间,也跳出了近年来讲述脱贫攻坚主题的惯常叙事模式。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戴清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1期(总第62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