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对文艺事业寄予厚望,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原则要求、使命任务、工作重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属性、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把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当代教科书,为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本期特刊发一组笔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当代意义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党的基本理论的延伸,与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相一致。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文艺发展,始终围绕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前行。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贯穿现代中国文艺史,也体现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集中体现了凝聚革命队伍、社会动员和人民解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调整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文艺为政治服务,最大的时代意义是走出“文革”灾难,解放了文艺生产力,使知识分子和人民成为一体,推动了广大文艺家和知识分子的巨大精神解放,实现了创造力勃发。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内涵是对“二为”的继承和深化,核心是体现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体现了坚持维护和提高人民的文化权益,也拓宽了文艺发展道路,既有坚持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政治意义,又有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文化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当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第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加扩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在不断深入,文艺的表现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新的典型人物、代表人物塑造得越多,文艺团结人民、凝聚社会的社会作用就会更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根本上促使文艺要以更开阔的视野面向人民,面向新的变局、新的开拓,塑造更多新的人物,更多描写人民的平凡与伟大、奇迹与英雄、艰辛与无畏、新创造与新时代、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总第61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当代意义》(路侃)一文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