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民间文艺在融媒体语境下呈现出融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丰富样态,其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场域及审美表征均有所变化。借助媒介话语,民间文艺不再是“遥远的过去”,在传播空间、社会价值、话语表达等多重维度的建构中,承继和延续其精神内核与审美理想。面对全球化的时空观转型与象征性边界的形成,民间文艺跨越时空界限,建构了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民间文艺话语体系,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在对文化认同的重新组合和塑造中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关 键 词:民间文艺 融媒体语境 多维建构 文化认同 自我重塑
杨柳青年画《仁爱》(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民间文艺的生存样态亦受到现代化冲击。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电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日新月异,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全球,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与自主性,民间文艺的生存境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联姻”,搭载其上的网络杂志、手机视频、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迅速崛起,并呈现着不断扩张的新格局。[1]在融媒体语境下,民间文艺转化为系列的模拟信号,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传播,呈现出融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性文化元素为一体的丰富样态。不同媒介带来的民间文艺的传承与传播形态的演进,使人们不断重返民间文艺的发生现场,在“情绪的同步化”中主动寻求与媒介“合作”,强化民间文艺的“民间性”,形成民间文艺的交互式叙事中特有的修辞策略,更充分地发挥其在当下社会文化建设中的认同和传承作用。
一、融媒体语境下民间文艺的丰富样态
“技术使人的一种感官延伸时,随着新技术的内化,文化的新型转换也迅速发生。”[2]从口头、文字、印刷阶段到数字媒介,现代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突破时空界限,民间文艺也在融媒体语境下发生着内涵和外延的延伸。作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性元素”[3],民间文艺正在逐渐被承认是“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的公共文化(public culture),甚至是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4]。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5]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政府、学界、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6]民间文艺与新媒介的碰撞与融合为我们提供了多重维度的文化景观,民间文艺的传承与传播亦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如在“二十四节气”传承发展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以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视频播放网站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北京龙泉寺动漫中心推出的《贤二水墨动画之二十四节气》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讲述了小和尚贤二的奇妙又平常的修行生活;中国气象报社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在抖音上发起的“唱二十四节气”话题挑战活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7](简称B站)的某音乐制作团队创作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歌曲。[8]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毛巧晖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总第58期)
责任编辑:杨婧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