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周黎明: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

2016-05-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周黎明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总第7期)

  特别策划·把脉2016年春节档电影

  市场正在推动电影业的供给侧改革/尹鸿

  中国电影的繁华景象与深层矛盾/张思涛

  中国电影急需整体性升级换代/饶曙光

  同质化、技术反智与拜金主义/杨俊蕾

  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周星

  在“常规电影”中锻造春节档/李道新

  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周黎明

  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左衡

  金融资本进军电影产业的利与害/刘嘉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海报

  春节档对电影产业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对电影艺术和审美的意义。这首先表现在每年超过预期的票房飙升上,其次很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播作用,很多三四线城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院观影作为一种消费观念已经消失了。1980年代末期电影院就不见了,我的亲戚至今觉得看电影很奇怪,既然有免费的电视,为什么要花钱去看电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回家过年,把这个习惯又带了回去,当地人有些可能是30年来第一次重新进影院,惊讶地发现电影发展到现在的样子,值得他掏四五十块钱去看,更多的人则是第一次踏进影院,发觉在影院观影相比于电脑或手机看片有极大的区别,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因此成为固定的影院观众。这对产业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我们不要动辄拿春节档跟美国2月份的票房做比较。春节档是我们的旺季、他们的淡季,拿我们最强的档跟他们最弱的档相比这不太合适。我们整体票房在飞速上升是不争的事实,说不定无需到明年便可超过北美。美国的票房不单独计算,是跟加拿大的票房打包在一起计算的,准确说是北美地区两个国家的票房。但最晚明年超过美国票房应该毫无疑问。

  档期是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它不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权威人士确定的,而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美国最大的电影档期是暑期档,美国暑假长达三个月,这个黄金档期是1970年代由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所开创的。那之前的60年代,大片采取细水长流的放映方式,一部影片能在一座城市放映一年半载,而不是一举铺到上千块银幕,一周决定成败,甚至仅凭周五晚的票房就可生死见分晓。中国的贺岁档则跟各种单位发放电影票有关,因为年票必须在12月底用完,所以导致12月的观影热潮。前两年,中国的贺岁档也被拉长到三个月,从11月底一直到农历的元宵节。但是,这种划分并不科学,一是中国并没有感恩节和圣诞节;二是单位赠票的现象近年来有所收敛,但是周末的市场却越来越红火,尤其是每当出现一部现象级大片,对整体市场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影院建设的高速发展,同一档期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赢家通吃,而可能是多达三部影片取得共赢,这种局面在去年夏天的《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放映时首次出现(三部均接近或超过十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今年春节档更是如此。诚然,影市不可能天天重现春节的人头攒动,但春节档就像是奥运会,一次次向人们展示着市场的极限,而这个极限一直被突破。

  尽管春节档的主要意义在于商业,但它的审美取向页是值得评价、关注和研究的。今年票房最高的三部影片,即《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均有浓厚的喜剧色彩,不乏动作场景,有两部属于魔幻片。这是典型的大众化定位,老少咸宜,适合全家人去看。春节档跟暑期档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又存在着微妙的区别。暑期档的目标客户是放假的年轻学生,因此恋爱题材占主流,即便全家倾巢出动,学生亦占领着消费的主导地位。而春节档则没有明显的受众年龄倾向,真正做到了老幼全覆盖。当然,《美人鱼》和《捉妖记》这样的影片,放在任何档期都会成功。

  今年跟往年的春节档相比,票房成功之作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众化,不走精品和艺术路线,但也没有过于低俗化。过去,有些春节档的影片有害于电影产业和艺术,被列入“烂片榜”。事实上,综艺大电影确实难以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电影类型。今年春节档的综艺电影《挑战极限》,尽管演员阵容强大,但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可见,银幕和屏幕的优势并不能轻易转换。就今年春节档的三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来说,虽然评价有高有低,但应该不会“荣登”年度十大烂片榜,起码从制作技术上都是可以及格的。(王晶的《澳门风云3》或许会得到烂片提名,它的排名如何还要看整年度会有多少奇葩影片出现。)这是一种好的势头,证明某些影片虽然可以蒙骗某个群体的观众,但想蒙骗所有的观众群体会比较难,因为春节档要满足所有的观众群体,包括高雅的和低俗的,教育程度高的和教育程度低的,不可能完全走精品路线,但也不可能靠恶俗作为卖点。

  纵观2015年全年,多种年度评选选出的“烂片”基本一致,这些片中,一种是最基础的影像叙事能力不过关,内心也许想拍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种则属于恶趣味,技术上却是合格的。仔细分析会发现,烂片的票房基本到7亿就止步了,市场起到了优胜劣汰的作用,这是一大进步。两三年前,中国的电影市场还常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小镇青年”的欣赏能力受到极大质疑,有志向有追求的影人陷入了痛苦的挣扎。而《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的成功,起到了极好的启示作用:即你可以把影片定位于很俗的趣味,但可以避免低俗与恶俗,而且还应该认真制作。

  今天,多数中国电影人认认真真在做类型片和娱乐片,这是一个好势头,让大家知道工业是有规格的。这也说明了市场在成熟,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就目前的市场规模,用恶俗或劣质来取悦某一群体,可以拍摄利润率很高的影片,但已经很难做到老幼通吃、雅俗共赏了。去年年底,《恶棍天使》的票房一度曾是《老炮儿》的票房的三倍,后来《老炮儿》凭借强大的口碑,成功逆袭,最终不仅赶超《恶棍天使》,而且成为年度票房最高的“正剧”类影片(drama一般被误译为“剧情片”,有别于纯粹的小众艺术片)。这事颇具寓意,至少证明质量跟票房不是必然倒挂的。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有一种唯票房论甚嚣尘上,认为高票房影片必然是好片,因为那代表着大众的选择。这种民粹论点原本是不值一驳的,凡是略知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哪个文学或艺术种类,经典作品甫一问世,有些立马被同时代所喜爱,也有不少根本找不到受众,其价值是后世发掘出来的;反过来,当年广受欢迎的作品,其中有代表时代精神的佳作和巨制,也有毫无营养的平庸之作。换言之,一部影片的票房和质量是没有内在关联的,好片可能卖座也可能找不到观众,烂片也可能如此。绝对的优胜劣汰是一种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理想,但是,前两年短暂出现的绝对倒挂也是令人震惊的。如果我们把票房十亿以上的影片称作“现象级”影片,那么,市场慢慢释放的信息是,不管影片的定位是俗是雅,不管影人属于老手还是新人,要进入这个门槛,认真二字是必需的。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不足是类型的单一性。因为它需要满足最大的群体,所以必须找类似魔幻、喜剧那样的最大公约数。去年春节档有一部《狼图腾》,属于没有喜剧元素的“正剧”,今年没有这样的影片,因此类型显得过于单一,基本都是动作、喜剧和魔幻不同比例的组合,这是最安全的类型。但我们可否这样理解:市场需求实在太大了,这三部不能完全满足,如果有类型稍微丰富一点的东西加进来,会不会更有利于电影业的整体生态,这是值得业界探讨和尝试的。美国岁末的一个月,也是成人主导的家庭观影,但影片的整体质量远远高于青年主导的暑期档,很多奥斯卡热门影片均出自这个年底的档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为什么美国人觉得年底的电影应该更多地反映现实,而我们则认为年底应该更逃避现实,这是否属于文化差异,还是存在别的内在或外在原因?或许我们对电影类型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联仍处于摸索阶段,有些解读可能是肤浅的,望文生义的,比如情人节推出爱情片,究竟情人节去影院的消费者里面,有多少属于恋人,跟平时相比增加了多少。就我的个人观察,圣诞节去看电影的情人或许比情人节更多,然而圣诞节名义上是一个宗教节日。所以,观影的前提是充足的空闲时间以及闲钱,但在什么时候看什么样的影片,恐怕多数人仍在凭感觉猜测,需要更科学的市场调查。

  这两年中国电影屡屡创造新的纪录,海外媒体非常关注,我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有一个问题他们必谈无疑,即春节档是保护月,没有国外影片参与竞争,言下之意如果好莱坞大片进来,国产片恐怕会一败涂地。我的回答是:即便不是保护月,中国电影也会完胜。因为春节档的影片非常接地气。我们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未必每部都非常棒,里面也有相对平庸的。把他们最强的片拿过来,当然会有不错的票房,但春节档引进的影片不是最强的,按照美国上映后半个月和一个月的引进速度,即年初1、2月份推出的影片,通常是比较弱的,同时放三部好莱坞大片也未必能打败中国本土影片。而在美国票房不佳的影片,拿到中国表现通常也不会太好,像《环太平洋》那样的例外多半发生在以学生为观影主力军的夏天。诚然,任何人对市场的预判都会出现失误,美国3月份推出的《黑客帝国》和《疯狂动物城》,都是口碑和票房的强片,从逻辑上讲应该挪到暑期或年底才合理,而3月份依然是北美的淡季。从某些迹象看,片商最初是没抱那么大期望的,但是,影片的质量却在美国本土以及中国市场获得同样的认可。

  某些西方评论员觉得,假设我们完全放开市场,好莱坞会秒杀中国影片。其实,他们如果去中国影院看上几部中国大片,就不会得出这种一厢情愿的结论了。当前,中国电影的纪录保持的时间特别短。无论是《泰囧》还是《捉妖记》,其创造票房纪录后均受到好莱坞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复制中国电影在中国市场创造的成绩,但是,在最受欢迎的喜剧、动作、魔幻等类型中,动作和魔幻是好莱坞能够轻易理解的,尤其是魔幻,他们的水准仍遥遥领先,而喜剧则是让他们抓破头皮不得而解的,因为除纯粹以肢体和动作为主的喜剧之外,喜剧都是有强烈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也就是说必须接地气,因此,像《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那样的影片,好莱坞不可能拍摄出来,除非他们放手请中国影人来做,自己纯粹做一个投资人。

  好莱坞影片的中国票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题目,估计也是让好莱坞人士绞尽脑汁的事儿。我仔细分析了票房1亿人民币以上的进口片,发现质量和口碑都非常好的作品,通常止步于5-7亿,比如《星际穿越》就是一例。当然,《盗梦空间》和《少年派》要低很多,但那时的影院数量以及整体票房均比现在低得多。不过,很多水准平平、在美国无声无息的影片,也能在咱们这儿达到5亿的规模,其中包括标杆性质的《环太平洋》。但是,十亿票房以上的进口片,其规律似乎要比同等体量的国产片更容易把握,基本上就是大特效、大制作、大IP,其中也包括备受专家诟病的《变形金刚4》。这些影片无论有没有艺术水准,都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且这个群体有可能是跨代的。去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迪士尼在中国花了大钱做宣传,但最终票房未过10亿,那是因为,该系列是美国乃至西方的大IP,但中国的粉丝数量则非常有限。该片论特效很一般,故事也差强人意,而怀旧牌到了中国更不适用了,所以,跟风的媒体不断转述着西方的放映盛况,而国内的观影现状却是另一幅图景。

  我很关注西方主流媒体,尤其是美国的主流媒体对我们春节档几部影片的评价。对《美人鱼》的评价,美国最权威媒体的评价要远远高于我们自己的。在我的圈子里有很多影评人,他们多半持审慎的肯定,觉得这个片不错,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似乎觉得以前捧周星驰捧得过高,现在需要祛魅。但美国好莱坞的《综艺》杂志给的评价却非常高,还有美国《纽约时报》的影评也给予高度评价,不光对它的思想性和喜剧节奏、喜剧段子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甚至觉得该片如果在美国好好做商业运作,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他们表示可惜的是周星驰没有主演,因为周星驰在美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的《功夫》取得了不错的美国票房。喜剧的东西比较难出国界,但周星驰的喜剧肢体元素比较多,克服文化障碍的能力比一般喜剧要强一些。

  在我看来,《美人鱼》对产业最大的贡献是“原创”——原创作品、原创故事。去年炒得最热的概念就是IP,到了疯狂的程度,但这部票房远远走在前面的作品恰恰是原创的,这是对非理性资本的一瓢冷水,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不光故事原创,甚至大胆启用了新人担纲女一号,这都体现了周星驰的胆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之处是该片的环保意识,它是纯粹商业的以娱乐搞笑为主的影片,里面却包含了正能量。这表明思想性跟娱乐性是不矛盾的,有好寓意的影片未必就很说教。一般认为,周星驰是一流的电影匠人,但撇开所有的光环及标签,撇开所有的无厘头和搞笑,他内心深处藏着一颗艺术家的心。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用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优秀的IP,它也尝试把老的故事尽量讲出新意,比之前那部《大闹天宫》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大闹天宫》的票房很好,但口碑、制作、特效还差强人意。同一个团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值得鼓励的,虽然算不上完美,可以挑出一大堆的毛病,但总体方向是好的,也让人思考在借用传统素材的时候,如何平衡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最受诟病的是《澳门风云3》,尤其是《综艺》杂志上的影评非常犀利,说这么好的系列被王晶自己搞砸了,说他完全不思进取,就是来抢钱的,捞一票就够了,觉得给了你这么多明星已经够了。第一部里那么认真做的笑料和桥段,第三部里全部看不到了,完全是交差的活儿。在《综艺》影评人看来,这个系列被他自己做死了,难以为继。可惜市场不能区分《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的质量,否则,粗制滥造绝不可能有好回报便会成为更深刻的教训。

 

  作者:周黎明,影评人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 总第7期

  责任编辑:杨静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