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3/03/content58771.html)
3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文艺评论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如何开展建设性的文艺评论”为主题,围绕文艺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展开讨论,以期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良性互动把脉开方。
积极开展建设性文艺评论
梁鸿鹰
文艺评论的建设性,是其自身规定性之一,好的评论能够也必须发挥推动、促进、引导、启发的作用,即有益于创作进步,有利于大众鉴赏,对社会文化氛围营造产生良好影响。建设性的文艺评论拒绝充满溢美之词的捧场,拒绝缺乏价值评判的无关痛痒,更反对由所谓的“评论”上升到人格和道德审判。在呼唤队伍壮大、阵地巩固、社会文化氛围改善、学术考评地位提升、奖励激励机制支撑的同时,增强文艺评论的建设性,评论家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创造性运用精神文化资源。文艺评论是依据思想资源结合文艺创作的品评实践,是理论运用的结果,评论的魂魄来源于理论思想资源的滋养与支撑,要以先进哲学观、历史观、文艺观来指引和增益文艺评论,创造性吸收既往时代的伟大思想作为文艺评论的支撑,运用好马列文论、中国历代文论、西方文论资源,避免偏废,使先进思想的通透性和洞察力点亮文艺评论,壮大文艺评论的精气神。
切实增强文艺评论的使命感。评论家须拥有坚定和明确的评论价值定位,不断增强站在时代文化发展高度观察问题的敏锐,热心深入当下生活,存高远志向,揽世间风云,品人生沉浮,对当代文化发展和文艺建设怀有义不容辞的担当,自觉把文艺评论放在世界文明史文化史高度上来考量,把评论对象置于整个文艺发展的联系中来考察,避免仅局限于微不足道的就事论事,避免陷于词语迷宫的无意义内循环,真正让评论与时代的课题产生化合作用,积极回应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让公众从评论中看到文艺与时代、与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的精神联系,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艺评论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大众关切,而不至于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
强化文艺评论的专业追求。文艺评论是在深入专业思考基础上的话语建构,评论家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拥有百科全书式头脑,葆有怀疑精神,坚持独立判断,透彻解读创作,致力艺术规律探讨,长于艺术形式的品评分析,说真话讲道理,正确运用褒贬权利,提出改进建议,指出弱项不足,匡正时弊,使创作者真正得到升华自己创作的营养。
积极建设和涵养文艺生态。文艺评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兼顾文艺各门类各要素,兼顾文艺人才、创作、平台,兼顾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维护文艺生态平衡,涵养文艺水土和植被,关注名家不唯名家,发现新人新作,开掘文艺发展多种可能,为文艺可持续繁荣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要不断丰富文艺评论的样式风格,增强其趣味性感染力。在文艺评论这个园地里,应鼓励针对不同受众的评论风格和话语方式,既欢迎偏重缜密分析、引经据典,以“论”和“研究”见长的长篇评论,也欢迎以明快晓畅、活跃敏捷为特色的短评锐见。评论家要怀有包容精神,设身处地站在创作者立场上,以理解的态度、开放的胸怀从事评论,见新意显诚意,让自己的文字生气盎然、趣味横生。
(作者: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