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领域十大看点

2020-09-08 阅读: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作者:新华网客户端 收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观2019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成就,在国家宏观文艺发展理念和政策指导下,文化治理方面形成体系化;艺术理论与实践领域围绕庆典,将“回顾与总结”“献礼”“文旅融合”和“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主题。

中国评协《中国有个滕头村》首发式暨研讨会

  一、基础理论研究:反思、激活与建构

  2019年度有多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文章对70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整个文艺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反思,对每一时段学科理论发展总体格局、主要特点、理论构建的得失进行研判,并对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重点剖析;而 “激活”马克思主义原典,使之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作用是本年度研究中萌发出的一种可贵意识;与“激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构建”,为了有效激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使其在研究、批评中发挥作用,必须构建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整体学说的精髓与方法,很好地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在艺术学领域,韩子勇、祝东力等的《关于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概括了中国艺术经验的独特性,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的学术历程,集中辨析“三大体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在今后应采取的策略措施,以及所应着手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艺术学中国学派的探讨不但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也体现了对学科原创性和时代性的追求。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要在系统性和专业性、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这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二、音乐:传统音乐史论研究不断深入

  2019年度的中国音乐史研究呈现重实践、重方法、重应用的特点,学者以文献为基础,连接活态传承,以古鉴今、以文化人、以器论道。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艺术与文献馆、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杨荫浏先生的学术成果与研究理念,对杨先生进行历史评价与再认识。此次系列纪念活动在学术界掀起热潮,对推动学术自省、学术批判及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民族器乐与“传统文化”结合,在创作演出方面依然热度不减,尤以国家级院团音乐会及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为代表。

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2019年1月登陆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三、舞蹈:赛事和展演推动创作繁荣

  2019年,各大专业舞团和舞蹈艺术家纷纷以庆典的方式向祖国献礼,使2019年度舞蹈创作呈现更加活跃和繁荣的态势,在数量上仍保持着较高的创作量,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优化,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中国舞蹈艺术家在追求艺术质量上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涌现出了像《草原英雄小姐妹》《天路》《老雁》《国家的孩子》等不少优秀作品。“荷花奖”“桃李杯”“小荷风采”等各类赛事与展演活动,以及北京现代舞双周、“培青计划”、“深扎”等各类平台机制为舞蹈创作提供不同层面的支持。关注现实、深入生活、追问内心、跨界融合等成为年度舞蹈作品创作特点。众多舞蹈作品中对民族风格的彰显,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时代精神的把握,显露出舞蹈编导们的基本艺术素养,反映出大多数编导在创作能力与创新追求上的不断追求。

  四、戏曲曲艺:传承保护取得宝贵经验 扶持力度逐步增大

  2019年是粤剧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十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团结粤剧界同仁,以“粤剧的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为题旨,对粤剧十年保护工作进行理论总结。粤剧十年非遗保护拓展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强化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粤剧”的地方保护经验,也拓展了由昆曲、京剧、藏戏及其他剧种的特色化保护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用粤剧个性化的道路回答了戏曲发展规律的一个趋向。

  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分“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对全国各个地方和相关单位做好今后一段时间的曲艺传承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政策资源。政策的利好值得赞许,工作的落实更值得期待。

  五、话剧:戏剧节不断涌现,主流、实验、原创戏剧各呈风采

  2019年,在戏剧节成为集中演出和戏剧交流活动的主要方式后,全国各地的新兴戏剧节风起云涌,全国新兴的戏剧节有近20个。除了国家层面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之外,还有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商业机构举办的各种戏剧节。原创话剧题材丰富,数量较多,一些富有经验的剧作家宝刀不老,中青年剧作家也锋芒乍现。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促动下,一些国家级话剧院团和改企后的省、市级院团,纷纷以新剧目的上马带动艺术生产,一些民营新文艺团体也不断以新剧目的各地巡演争取自身的发展空间。

2019年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话剧《谷文昌》

2019年风雷京剧团演出的话剧《角儿》

  六、电影:产业整体升级,类型创作多样化

  2019年,随着电影工业化发展的日趋成熟及电影产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创作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喜剧片依旧产量不减,在多个档期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动画片继续稳步发展,不仅有《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其他诸如《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等亦有不错的表现。而科幻片的起步则是 2019年商业电影中最大的惊喜,《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硬科幻叙事,《上海堡垒》《天·火》虽引起质疑,但依然是勇气可嘉的尝试。多种类型的崛起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类型的丰富对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流浪地球》电影海报

  七、电视:“中国故事”和现实中国的时代合奏

  2019年是中国电视产业回归改革初心、重申文艺导向、打造时代精品、注重创新质量的转折之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赋能,推动了媒介深度融合和智慧广电提速,广电系和视频网站的内容产业在题材、类型、制作、平台、传播、盈利、服务等方面形成守正创新、求真务实、互补互融的态势。海外剧影响持续减弱,中国内地剧集品质提升,港剧式微,台剧可圈可点,台网综艺节目立足媒介特色的题材分野泾渭分明,商业与专业兼容,内容生产创新创优,行业去泡沫成效显著。对内整合优化资源,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中,故事里的中国和真实中国的时代合奏,成为年度电视文艺的“主旋律”。

  八、美术及工艺美术:创作与批评活跃,文化创意焕发活力

  伴随全国美展及国际性双年展的举办,2019年的当代美术创作与批评相对活跃,紧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作品的创作,各门类、各主题、各题材、各风格的创作成果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美术双年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各级各类展览中得以呈现。

  2019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陆续出台地方性的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或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强调鼓励开展创意设计和产品花色、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发;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家居、服饰等大宗消费领域的深度融合;突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品外观及包装设计;实现由单一的原料生产加工向文化创意研发等方向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九、摄影:社会纪实摄影与时间、历史记忆

  2019年,社会纪实摄影与时间、历史记忆的关系更加凸显,大众参与对现实生活进行日常影像记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延伸,摄影艺术被迫探索新的可能,开启新的方向。“影像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影像”二者交错引发人们对影像与时间、历史、记忆关系的进一步探究。中国摄影业界立足于历史梳理,请策展人和大批纪实摄影家出场,以系列化的专题形式,重温记忆中的人物与形象;从历史建构的角度,强调影像的客观力量。

  十、建筑:关注中国建筑文化,注重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9年,中国建筑业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深化 BIM 应用,加强建筑产品质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单体航站楼。11月17日,7.2 米高的世界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示范建筑完成主体结构打印,标志着原位 3D 打印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30日,备受瞩目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显出中国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完善发展。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的建筑设计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关注建筑本体和文化,进行了各种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延伸阅读:

  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的未来建构

  《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为全国文艺战线以“艺”战“疫”增添新动力

  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建构——2019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综述(张兰芳)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