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为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汇聚精神力量

2020-08-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涟 收藏

为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汇聚精神力量

  “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于2014年7月由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创办,一方面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艺创作与理论评论高度重视,对理论评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一直以来对文化艺术现象与热点的关心关注。新设立的论坛,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以不定期举办的方式,不拘人数、不拘形式,意在以座谈、对话、研讨、笔谈的形式,对文化艺术界所关心、关注的普遍现象和焦点话题,各艺术门类发生发展的现状及其本质规律,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等,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探讨。

  紧贴时代,关注重大文艺创作与理论话题,是“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重要内容。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第5期论坛聚焦“中华文化创造力如何体现”,探讨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发现和挖掘真正的创新,将典籍中的文字、禁宫里的文物、传统手工艺的非遗,变成我们今天生活中可视、可触、可感的活生生的创造,催生黄钟大吕式的作品,成为传统大河中生生不息的新的力量。第7期论坛以“文艺批评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探讨文艺批评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现鉴别令人信服的优秀之作,催化孕育代表时代的艺术经典,激浊扬清净化文艺生态。第9期论坛以“弘扬抗战精神,成就艺术经典”为主题,回顾总结了抗战题材经典作品之所以成功的经验,对当时新创作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到表现方式、舞台效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剖析了创作中存在的简单化、面孔化的问题。

《艺海问道》为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办的第1期至25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整理稿合集,2020年5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

  结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14期论坛聚焦“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探讨如何鉴别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如何用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产生活,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第16期论坛邀集理论工作者、艺术实践者、艺术管理工作者,共同为“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建言献策。第18期论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以“中华诗词:活的传统,活的创造”为主题,探讨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诗词,如何发扬“诗言志”的精神传统与古诗新诗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以宏大视野和对全人类的关怀,扎根传统、扎根生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篇。第23期论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世界意义”为主题,邀请专家笔谈,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行深入探讨。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的慧眼发现典型现象与普遍问题,以实例作为研讨的出发点,避免空对空的“谈玄说道”,是“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重要特点。第2期论坛以“立足传统,再造传统”为主题,以我国台湾汉唐乐府30多年成功的艺术实践和国际著名艺术家叶锦添的成功案例,探讨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传统与再造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发。第11期论坛从当代工笔画的细小切口进入,探讨传统的中国画如何因为融入当代生活而形成中华美学“新”风尚,重新唤起观众的强烈兴趣,在重大艺术比赛与艺术拍卖市场获得了新的成功,也由此再度证明,传统的永恒魅力必须要在不断创新发展中重新焕发。第15期“艺海问道”以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为例,邀请了两位著名的法国戏剧专家、两位中国专家以及戏曲节的重要组织者、策划者,共同探讨戏曲之美如何穿越中西,打动海外观众,也再次印证,优秀文化与艺术能够打破疆域,走向世界。它同时带给我们启发: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量细致而坚实的工作作为基础。第17期论坛以中国曲艺家协会近年来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为例,探讨曲艺这种最传统、“最中国”的艺术形式,是否能够克服语言的障碍,向海外进行传播。第19期“戏曲经典的永恒魅力”,则以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乡音版《牡丹亭》作为实例,共同探讨如何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眼光重新看待汤显祖,看待他所留下的戏曲遗产,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21期论坛聚焦少儿舞蹈教育,邀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艺术家与会,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对于当下少儿舞蹈教育中的问题与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判与深入的分析。这些探讨,既有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生动细节,可以产生很强的借鉴作用,同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总结,为下一步的继续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借由《中国文化报》的专业平台进行传播,使理论成果及时抵达文化艺术的创作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使得理论不再停留于理论,而能够为实践服务。

  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并以问题意识为引导进行深入探讨,是“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自觉追求。第4期论坛邀集20多名来自文学、美术、舞蹈、电影、戏曲、曲艺和哲学、美学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青年学者和艺术家,聚焦“青年文艺工作者畅谈网络时代如何深入生活”的论题,共同探讨在互联网改变生产方式更极大改变生活方式的今天,青年文艺工作者包括文艺评论家如何深入生活,深入谁的生活。与会者一致认为:“无论是青年艺术家还是文艺评论者,都应当拥有广阔的视野、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直面社会生活的勇气,不屈从于喧嚣的流俗与时尚的自我坚持,最终成就大我,留下无愧于时代的抒写与抒情,并以此彰显自我的存在价值。”第6期论坛以“媒介变革下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产业发展前景”,理性看待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建立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分析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模式,并对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化战略布局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研讨。第10期论坛以“构建当代有效的艺术评价体系”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文化多样性、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建立有效的艺术评价体系。这使得对文艺批评失语的再批评,没有停留在一味对批评家态度的批评与道德的评价上,而是进入理论探讨的高度。在第12期“孔子文化形象的当代传播”中,针对当下对孔子及儒家思想或被抬升得过高或被贬斥得过低,以及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三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及艺术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提出要还原孔子作为个人及作为儒家思想的奠定者的真实身份,将孔子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真正融入今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以自信的姿态,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价值理念推向世界,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第20期论坛针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路径的不同理念,以及当下民族歌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70多年来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出发,探讨如何尊重艺术规律、提升创作质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真正确立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第24期论坛则以“多元趣味时代的审美提升”为论题,针对自媒体传播中的诸多乱象怪象——不惜以丑陋博取眼球、在商业利益的助推下不断演变成为流行文化中的恶俗趣味,论坛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趣味是社会的进步,但大众趣味可以多元,审美能力却亟待提升,要以大美之艺立德树人,塑造美好心灵。

“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将一个议题不断扩展,形成有深度的理论探讨,是“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有效尝试。戏曲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和旅游部的重要艺术领域。首届论坛即以“当代中国戏曲创作题材拓展的可能与实践”为论题,分析了不同地域、不同剧种引用西方经典文本或剧目进行改编的戏曲艺术实践,试图从题材上为传统戏曲进入当代舞台、进入国际视野提供一条有新意的途径。第3期论坛以“中西戏剧精神与当代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为主题,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借用他者的视角,反观中国戏曲的真正艺术特色与独特价值,从中找到戏曲在当下创新与继承的着力点。第8期论坛“呼吁构建戏曲理论新思路,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则从戏曲理论与评论的角度,对戏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戏曲艺术创作实践离不开理论的发展,因此,戏曲理论必须紧跟时代,一方面服务艺术创作,总结艺术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其他理论成果包括西方戏剧及艺术理论成果,构建中国戏曲的理论体系。第13期论坛以“推动建立当代戏曲舞台表演风格”为主题,邀请几位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与理论家,共同探讨中国戏曲舞台艺术如何以表演为核心,同时充分借鉴西方戏剧以导演为核心的优长,高度重视编剧的“一剧之本”作用,综合利用各种舞台表现手段,推动优秀戏曲表演艺术家不断成熟、确立风格、成家立派,创造出个性独特、风格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第15期论坛从中国戏曲“走出去”、第19期论坛聚焦经典剧目《牡丹亭》的创新继承、第22期论坛聚焦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等等,都从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横向、纵向的理论探讨。特别是第25期“艺海问道”举办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103岁的戏曲理论家郭汉城的治学精神、学术态度和丰硕成果为主题,回顾和总结了郭老一生对戏曲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在戏曲理论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贡献,并以此折射出新中国戏曲改革、发展、传承、创新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这些论坛从戏曲题材、中西比较、戏曲理论、表演风格、海外传播、经典剧目等不同方面开掘,每一次讨论都是对戏曲艺术创作与发展更深一步的延展,而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

  5年多来的“问道”中,学界与艺术界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与鼓励。郭汉城、王文章、罗锦鳞、田青、伊维德(荷兰汉学家)、刘梦溪、仲呈祥、叶锦添(中国香港)、陈美娥(中国台湾)、陈晓明、龚和德、李法曾、王安葵、康式昭、傅谨、冯双白、蒋采萍、何家英、吴为山、张颐武、于丹、季国平、于尔斯(法国文化部原戏剧总监)、费智(法国昆曲专家)、吴钢、汪守德、韩子勇、王祖皆、姜昆、王勇、吴文科、谢冕、郑欣淼、吉狄马加、乔佩娟、羊鸣、居其宏、王晓鹰、黄定山、吕艺生、余大鸣、周育德、党圣元等一大批学有所长、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艺术大家积极回应我们的议题,认真参与我们的“问道”,无私奉献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还有祝东力、王馗、邵燕君、丛治辰、李云雷、谷泉、邵亦扬、陈岸瑛、顾春芳、刘悦笛、鲁太光、徐碧辉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多次参与讨论,为理论探讨带来勃勃的生气。真诚地感谢所有参加论坛的师友们!

  特别感谢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他将自己创作的雕塑《问道》赠送给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其图片作为LOGO,成为“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栏标,出现在每一期报纸上。

吴为山《问道》(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收录在本书中的是“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第1期至25期的内容,曾以整版报道的方式,刊登于《中国文化报》理论版。重读这些文字,让我们有机会思考“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实效与不足。尽管再读之下感觉到理论的锐气与勇气还不够,冲击力还不强,有些很好的话题还可以不断深入进去,但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议题常说常新,仍有现实意义,这些讨论随处闪现思想的火花,至今仍具启发,值得一读再读。也正因此,我们结集成册,使得这些智力资源不至于被浪费。

  “艺海问道”文化论坛还将不断改进,继续举办下去。正如我们在首次论坛举办时所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文艺评论与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适应艺术规律的发展与变化、艺术形态的多元与多样、大众审美的差异与分化、群众需求的迫切与渴望,特别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必须从揭示艺术规律入手,介入到艺术创作、大众文化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当中,并进而引导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设立‘艺海问道’文化论坛,正希望通过微小却持续的努力,不断推进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以尽到文化媒体的一份责任。”

  我们的初衷未改,我们的未来可期。

 

  (作者:徐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本文为《艺海问道》序言,编者略有删节。)

 

  延伸阅读:

  论坛综述: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空间与途径

  专家学者探讨文艺创作如何从高原抵达高峰

  当代工笔画:融入生活的中华美学“新”风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