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与中国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设重大项目开题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与要义、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反思、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本体论与功能论,以及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中华美学精神等议题展开研讨。
立足现实建构文艺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对新时代我国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性质、职责等进行了新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表示,文艺与社科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和社科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一贯要求,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任务,无论是文化文艺创作,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将“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摆在关键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再次强调了文艺界、社科界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文艺界、社科界的工作特点,就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和社科工作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期望和要求。“四个坚持”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定位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体系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表示,要立足中国文艺现实建构文艺本体论和文艺功能论。一种文艺理论学术体系的建构,应当真正有效解释中国文艺问题、阐释中国审美经验,为世界文艺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声响和色彩,使社会主义文艺以新气象发挥引领时代、引导社会风尚的作用。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构中华审美精神,不断提高当代中国人的审美修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使新时代的文艺理论学术体系的建构匹配于文艺的繁荣兴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当前的文艺生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多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认为,网络作品正在逐步成为文学市场的主体,面对这样的文学现实,文艺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全局,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新时代的文艺学,从宏观到中观,更要进入微观,通过客观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个案,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探讨新时代文艺理论,仍要注重文艺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教化功能、认知价值等,重塑文学艺术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
辩证认识文艺功能论
文化、文学现象以及所有理论和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建构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文艺理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谭好哲表示,在以往的发展甚至是当下的研究中,我国文艺界往往持单一的态度看待文艺功能,以至于不同的功能论相互排斥,在理论上造成文艺功能认识上的偏颇,在实践上也造成文艺的社会作用难以全面发挥的问题。实际上,由于文艺反映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社会生活,人与社会的所有社会性关系都能够在文艺活动中得以体现,所以文艺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基础的功能显现也必定具有多样性。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文艺的多种功能不是机械并列地叠加在一起的,而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以感性化的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具有融合性或融通性。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以感性方式融为一体的文艺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主导性。多样性、融合性、主导性是文艺功能的三个基本特性,我们要在辩证把握和认识这三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与时代实践相互动的文艺功能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晓霞表示,当前,在开展艺术理论研究时有两种声音,一种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及自律性,另一种强调中国的艺术理论要重新回到古代传统。把理论建立在任何单一的维度,都不足以支撑现代中国所形成的理论架构。我们应建构多层面、多样化的艺术理论架构。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百年传统重新进行理论架构,要把历史事件的研究与艺术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本体理论和功能理论统一起来思考艺术,从而探索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实践的理论架构。
创作经得起检验的好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十分丰富深刻,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品的评价问题。当前的文艺评价标准和方式比较多元,但现实更需要对文艺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主导性文艺评价标准和方法。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作品、文艺精品、经典作品、伟大作品、不朽作品等事关文艺作品品级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当前文艺实践,尊重文艺发展规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文艺评价品级理论框架。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研究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祁述裕看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领域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文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当前我国文化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放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认识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坚持文化市场开放,才能有效维护文化安全;只有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才能提高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竞争力。同时,要注意放宽文化市场准入和完善监管相结合,做到有序开放。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