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在生活的基石上铸就文艺高峰

2022-12-19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康伟 收藏

核心阅读

无论是延安时期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新中国成立初期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当下的《山海情》,它们的成功都筑基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生活。

文艺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运工”,不是理论、概念的“画图员”,而必须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态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的创造能力,从而能够以优秀作品艺术地、审美地、丰盈地表现生活、照亮生活。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怀抱对人民的深厚情感,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功夫提升艺术创造高度,向文艺高峰迈进。

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进入新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识。如何更有效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如何在文艺实践中更有创造性地推出高峰之作,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交出合格答卷的重大课题。

电视剧《山海情》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和生活本质

“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和生活揉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和在一块儿创造出来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这段话出自1949年7月巴金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所写文章《我是来学习的》。它表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造和服务人民的内在需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常年奔波劳累,我的‘发动机’出问题了。我住进医院了,要换心脏的瓣膜。你放心,手术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是2020年5月作家李迪在手术前发给我的一段微信语音,一个月后,李迪离世。话语中有疲倦和无力,更有乐观和坚定。他的“发动机”出问题,是因为太累了、太拼了!此前大约半年,69岁的李迪深入十八洞村,回京后忍着病痛写作《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而最后的几个故事,他已经无力自己写出来,只能躺在床上通过手机向速记员口述。这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报告文学,成为李迪书写脱贫攻坚史诗的精品力作。“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一辈子行走在大地上的李迪的艺术人生,正是这句话的生动诠释。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怀抱对人民的深厚情感,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功夫提升艺术创造高度,向文艺高峰迈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回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作家李季拜农民为师,在“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将自己的心与农民的心紧密相连、与信天游紧紧拥抱,写出具有开创性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上世纪50年代,作家周立波在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体验生活期间,经常同社员一起劳动。一次,他和老乡们一起“扯田埂子”,由于用力过猛,扯断了夹板锁,周立波手脚朝天跌倒在水田里,满身是泥,大家笑他成了“泥牯牛”,周立波则风趣地说:“比老黄牛还差一色呢”!周立波曾说,只有同农民群众生活、劳作在一起,才能真正与群众在思想上感情上打成一片。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山乡巨变》正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经典。电视剧《山海情》何以打动无数观众并获得飞天奖、金鹰奖等多种荣誉?编剧王三毛的答案是,写这部剧的时候,真正把心把情都用在了这片土地上;主演热依扎的答案是,《山海情》体现了中国人的友爱、团结和齐心协力共赴美好生活的力量。无论是延安时期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新中国成立初期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当下的《山海情》,它们的成功都筑基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生活。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引发文艺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不忘“都和我有关”,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不断提升阅读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

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这是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呼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可能,是艺术创造、艺术进步的前提。从来自人民生活的文艺的原料,到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艺,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没有这种创造性劳动,生活就只能是原料,而不可能转化为艺术。文艺工作者是否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强烈意识和高超能力,直接决定了他能否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础上创造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

中国文艺史上,一批有追求、有本领的作家艺术家注重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致力于发掘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了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罗中立的经典油画《父亲》,以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对生活和时代的敏锐发现,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无数个农民父亲形象中,提炼、创造了充满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创作过程体现了艺术家在提炼生活时高超的创造性。文艺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运工”,不是理论、概念的“画图员”,而必须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态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的创造能力,从而能够以优秀作品艺术地、审美地、丰盈地表现生活、照亮生活。

“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幽微剔透,沉静隐忍,实现了革命英雄叙事传统的新变。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富于想象力地在日常生活裂隙中探测人性的高度。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中,‘家’与‘国’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蔡东的《月光下》映照人的疏离与亲情,古老的诗意转化为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简短的授奖辞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获奖作家们在走入生活、贴近人民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阅读生活、提炼生活的创新创造能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大批反映警察、医生、消防队员、外卖小哥等职业群体工作生活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创作者们敏锐地从我们身边生活中寻找题材、激发灵感并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些人物形象上,能看到忠于职守的专业精神、互相理解的人间真情,能看到奋斗人生折射出来的璀璨光芒。这些作品色彩斑斓、情境丰富、余韵悠长,共同演奏了时代生活的声光交响。它们不仅是记录,更是用理想照亮现实的艺术创造。

时代波澜壮阔,生活气象万千。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将生活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才能以高峰之作写透生活本质和时代精神,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作者:康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理事)


延伸阅读: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绘人间烟火 写中国故事

京剧《母亲》:新审美视域下革命题材的京剧艺术新表达(康伟)

《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创造主流价值表达新语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