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由“契合”到“结合”: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张晶)

2023-06-0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晶 收藏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谈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2日下午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由“契合”到“结合”: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对于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昭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及使命担当。学习了这个讲话,倍受鼓舞,充满信心与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历史性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纲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文化总方针,是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航标灯,我们要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基础中的基础。如何认识、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更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中守正创新,就必须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理论上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这是在中华文明史研究上前所未有的,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这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性,是我们认识理解中华文明的最基本维度。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同时也回答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方略“何以如此”的理论依据。这五个突出特性,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理解中国文学艺术优秀传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学理上的思维路向。

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根本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总体指导思想。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意义重大,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地位。在中华文明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作用的。我们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离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如果离开,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地,我们又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思想、作为注入现代活力的思想源泉。

关于“结合”的前提“契合”,是我们要有明确认知的。“契合”是客观存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一致性。尽管二者来源不同,但不影响二者之间的契合关系。正因为有了这种内在的契合关系,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自觉的结合。美国学者爱德华·威尔逊有《论契合》的著作,其中有关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威尔逊认为:“契合是统一的关系。我欣赏契合这个词,它胜过‘一致性’。因为,契合这个词用得不多,所以保持了精确性,而一致性有若干种可能的含义,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契合。”(爱德华·威尔逊:《论契合》,三联书店2002年版)这里所举,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我们理解“契合”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是指二者作为人类进步的思想文化遗产所存在的内在一致性。正因为具有深厚根基,“结合”才有了基础和前提。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我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也突出地强调了实践的价值功能。再如关于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批准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而中国文艺理论中的“知人论世”和“尽善尽美”等,都有深刻的契合度。我们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契合资源,才能在“结合”上取得创新性的成就。“契合”不是单摆和并列,而是有着内在的、有机的一致性,是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探寻的。如果“拉郎配”式地找“契合”,会使我们的“结合”缺失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在“结合”的基础上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整体观、全局观,要通过自己的文艺创作和理论创新,自觉地加入到这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之中。这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具有深刻的审美魅力。从文艺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艺术样式,如小说、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都是这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的颇具活力的“细胞”。

“契合”基础之上的“结合”,使我们掌握了思想与文化主动,激发了无限的创新活力。这个创新空间非常广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无比丰富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光照之下,呈现出时代的、鲜活的光芒。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都意味着创造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之上的“结合”,赋予我们以鲜明的未来指向,赋予我们以创新的力量。我们的潜能会得到空前的发挥,我们的创作和理论都会结出新时代的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起点,一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凝心聚力,奋发创造。


[本文作者:张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赋能文艺评论(张晶)

美学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新时代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张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