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置于历史的枢纽(向云驹)

2023-06-15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向云驹 收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聚焦弘扬伟大的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具有深邃的目光、深刻的思想、深远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的这五个突出特质,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度,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精神品质。这些论述使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传统根性、对国家意志的文明形塑、对国际关系中中国立场的文明渊薮获得了全新的认识,也向世界进行了一次具有巨大思想力量的文明宣示。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历史基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纵向向未来发展、横向与世界交流的角度,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未来发展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他归纳和总结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

一是“突出的连续性”。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建立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的根基之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文明的连续性是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样貌。“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二是“突出的创新性”。《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书》有“创新改旧”,《周易》强调“变则通,通则久”,这都解释了创新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创新决定连续,连续性不是静止、不是僵化。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三是“突出的统一性”。这肇始于商周的天下一统思想和秦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制。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四是“突出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的大体量、大历史、大尺度,是由于它的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胸襟。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五是“突出的和平性”。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实生物。《易传》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史记》言“天下和平”,《汉书》曰“政治和平”,《国语》说“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文明的这五个突出特质,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度,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精神品质。这些论述使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传统根性、对国家意志的文明形塑、对国际关系中中国立场的文明渊薮获得了全新的认识,也向世界进行了一次具有巨大思想力量的文明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关切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考察中指出,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这是落实“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的具体举措。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之初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成的思想大解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定位,就能感受到这个“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述的力度和力量。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命题。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专章里总论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问题。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概念的提出,是对“两个结合”战略意义的高度评价和定位。讲话对“两个结合”的深刻理论意蕴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揭示:第一是“彼此契合”,第二是“互相成就”,第三是“筑牢道路根基”,第四是“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五是“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其中,最具思想创新的论述是对“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性给予了突出的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之初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成的思想大解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定位,就能感受到这个“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述的力度和力量。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个论断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论述“两个结合”的总体性、整体性规律时,又突出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作用。比如关于“彼此契合”,重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有了这个契合才能实现有机结合。关于“互相成就”,指出重点在于“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关于“道路根基”,指出“两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关于“创新空间”,指出“两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关于“文化主体性”,着重指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由此可见,我们既要把“第二个结合”全面与“第一个结合”进行交互、并置、相融来理解,又要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自身的理论洞见。“第二个结合”关涉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历史主动性、文化主体性。

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当它一经与世界接触,就持续地震撼着世界。在一段时间里,中华文明遭受了磨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依然保持着韧性、倔劲、潜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通过改革开放走上现代化快车道后,数十年间创造的发展奇迹更是让世界惊叹,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中华文明强大的更新能力、发展创造力上。一个古老的文明的现代转型是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奥秘。从“第二个结合”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我们的来路,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开新的实践。

从纵横两个向度打开中华文明的文化空间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在纵向、横向或向内、向外的两个向度展开。向内的向度是,由历史的纵深向未来进发,要坚持“两个结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文明要素,以时代为枢纽,大力推进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以新的思想解放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向外的向度是,文化空间和文明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和打开。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个性特征、优秀品质及其世界性、正向性。

如何基于传统文明又创造现代文明,基于中国又面向世界,基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探索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目标,并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和原则。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需要捋清楚历史文明的各类遗产,探析中华文明的起源演进与发展规律,让历史文明资源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要充分地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具体说来,我们可以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在纵向、横向或向内、向外的两个向度展开。向内的向度是,由历史的纵深向未来进发,要坚持“两个结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文明要素,以时代为枢纽,大力推进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以新的思想解放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将马克思主义精华、精髓及其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探索出崭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以文化创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外的向度是,文化空间和文明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和打开。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个性特征、优秀品质及其世界性、正向性。

文明具有多个侧面和层次,包括历史性文明、风俗性文明和艺术性文明等。历史性文明是长时段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可以叫社会性文明。这是文明的主体,是文明的历史结构、基础框架、制度法度。风俗性文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文雅、高贵、礼貌、人道精神、尊老爱幼等。这是文明的日常存在和生活表征。艺术性文明体现为文学的繁盛、艺术的涌现,如苏美尔史诗、希腊戏剧、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唐诗宋词、宋元绘画等。这是文明的艺术形象和美学现象。艺术性文明是一种文明的形象,它代表着不同文明的不同样貌,它的创造性、想象力、形式美本身也是文明的重要元素。艺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交流是文明互鉴的先行者。“展形象”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以艺术形象展示国家形象,通过艺术感染力,在有形无形中润物于无声、通情于无形、达理于无言,正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的职责所在,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向云驹专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向云驹)

以诗性写作向人民的史诗性历史致敬(向云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