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文艺新样态涌现,文艺评论与“新”俱进

“朝花会客厅”第二期研讨活动,日前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办。9位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嘉宾聚集于这一本身即为文化样本的地方,深入探讨“文艺新样态涌现,文艺评论与‘新’俱进”这一话题:针对文艺创制领域所呈现的新态势,文艺评论应该坚守什么、需要更新什么?

第一排:汪涌豪 罗怀臻 杨扬;第二排:薛舒 龚金平 傅军;第三排:胡建君 花晖 于颖

让批评对象经由评论,长出新意义的枝条

汪涌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技术转向给文艺评论带来了新的特质。媒介、网络和人工智能构成全新的技术环境,造成今天文艺批评有了一种“技术转向”。

体现在文艺评论的场域改变了,它不发生在课堂,也不发生在学术会议上,更多在豆瓣、知乎、贴吧等网络社区。那里的文艺评论同样受人们关注。同时,文艺评论的形式也改变了,点赞、弹幕甚至表情包等也成了文艺评论的新形态。一个思想开放、学术开放的批评从业者肯定不会抵触这种变化。

今天,必须加强对文艺批评各种新形态的研究。其一,必须使当下的文学评论与当下的文艺创作真正缔结起一种新的关系,理性的、平等的、密切的血肉相连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追随式的,不是产生了一部新的作品马上就展开评说,其实是说说故事的梗概和各方反馈,而是用一定的篇幅全力点出它的精髓,它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以及它的局限。这考验评论家有没有独到的眼光和能包含深邃思想的简切语言。这种文艺评论最好是提点式或究问式的。文艺评论的本质是批评,就算好还是要批一下,因为好是没有终点的,它还可以更好,就像对待朋友,总是希望他更好。

其二,文艺评论在关注热点的同时,也要关注痛点。很多热点其实包含更多深刻的痛点,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时候,这种痛点会被我们一笔带过,甚至有意回避。生活中最使人难忘和感动的东西往往是使人痛苦的东西,以至于你快乐的时候,也会说“痛快”。一个好的写作者肯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心里有许多痛,所以希望文艺评论能写出他们的痛点,作更有深度的、周到的阐述。

其三,文艺评论可以真正成为沟通作者与大众的桥梁,所以写评论心里要有读者,并不是迎合读者,而是有一种建构意识,用一种整体性的认知去和大众沟通。既要有跨时空、跨媒介的语境,又要有一种跨越历史与文化的视野。不能太依附于作品,要进入作品的同时,又善于跃然作品之上,说一些更具原型意味、更具普遍性的话。我看一篇评论,特别关注它有没有这种超脱和超越,这正可以看到作者读过什么书、正在思考些什么。要让批评对象经由我的评论,生长出新的意义的枝条。这东西仅属于我。最不应该只为评论对象唱肤浅的赞歌。

最后,想用我在20世纪80年代背过的舒婷的诗来结束今天的话题:“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观念建构,是新时代的迫切工作

杨扬 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谈当下文艺问题,一般谈得比较多的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成果,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感性形态的东西,对较为抽象的文艺观念和文学价值问题,相对而言是忽略的,总觉得观念依赖于实践进展,而忽略了观念和价值对于具体实践的影响作用。对照20世纪前20年与21世纪前20年的中国文学,我们会注意到,20世纪前20年,影响中国文学未来半个多世纪的梁启超、王国维、陈独秀、胡适、鲁迅、茅盾等都已崭露头角,他们的文学观也已在社会上逐渐推开。今天,21世纪的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23个年头,我们这个时代的梁启超、王国维们在哪里,有哪些文学观念代表着21世纪?这是一个问题。我想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除了鼓励文艺以新的业态、新的样式创作和探索,除了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之外,当下最为迫切的就是要积极鼓励新的文艺观念形态的建构。

文艺新浪潮并不等于新文艺,一些文艺新样态之所以不能持久,主要是在观念形态上没有新进展,花拳绣腿,徒有其表,甚至一些观念和价值是陈旧的。20世纪初的新文学运动,如果没有当时的新文化人士建构的新观念,即便文艺上有一些创作探索,整个20世纪文艺的探索水准估计也还是在传统的黑暗隧道中摸索。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在过去,而在今天。20世纪之所以有像曹禺这样的经典剧作家产生,不仅仅是曹禺一个人的努力,而是背后有一大批杰出的文化人在共同努力。甚至像朱光潜这样的美学家都在思考和推进戏剧理论和戏剧评论,他从观念和理论形态上翻译、介绍外国戏剧理论,批评中国剧作家的创作得失,在理论层面给予戏剧创作以参考,这样的理论建构对中国现代戏剧创作水准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对比而言,今天的中国戏剧创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理论建构层次不高,审美观念落伍。有的人感叹今天怎么没有曹禺了,我想大家应该注意的是当年曹禺身边和关注曹禺的那些文艺评论家们在今天还有没有。如果没有了,单靠几个写剧本的、演戏的,怎么能够指望产生21世纪的曹禺呢?

因此,21世纪我们必须要有一些新的文艺探索,而这些探索中不能缺少观念建构这一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文学艺术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文艺观念就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花费那么多时间和心血所做的工作,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价值的有效之处在哪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是真正具备了一种历史高度?我觉得21世纪的文化人站在新世纪的文化地平线上,需要这样反复叩问自己。

横店变“竖店”现象很有意思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我想从一名美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谈谈文艺评论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归纳成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走出书斋,深入创作前线;第二句话是普惠百姓,促进文艺繁荣。

第一,文艺评论应注重解释新现象。大变局时代出现很多新现象,包括文艺思潮、创作理念、展演形态和产业动向等,当下,国潮蔚然,沉浸式元宇宙艺术展览层出不穷,横店影视城变成“竖店”(流行拍竖屏短视频)等现象,都很有意思。我们在写文艺评论的时候,应梳理其中的美学原理、创作规律、消费模式、产业价值等,实现一种广泛的艺术科普,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

第二,介绍新技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文艺评论对于有价值的新技术应做深入的介绍和广泛的推广,让大众知道新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做什么。比如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很多平面设计和影像生成,Pika(一款AI软件)将文本生成视频的模式推向新高度,形象越来越真实、画面越来越流畅、审美越来越在线。新技术或许可以让艺术从业者如虎添翼。

第三,促进新消费。上海有很多文艺样式和文艺空间,文艺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看书、看展、看电影、看话剧等,成为大众发现生活乐趣和城市意义的重要途径。文艺评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大众的文化消费,这指向物质消费、更多的则是指向精神财富的积累。

所以,文艺评论写作者应采纳新写法,降低阅读壁垒,抱着一种尽心服务的态度,服务于国家文艺建设、服务于大众精神需求,让文艺评论成为“人人皆可读懂的美学小论文”。

“高级表达”独特、自由而经典

薛舒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是一名创作者,写作是我在打捞散落在时间里的记忆碎片。我大部分时间是写小说,当然也写自己的创作观、文学观。而作为文学评论的读者,我希望读到的并不是作者完全把自己放到公共视角的谈论,我希望那些观点是独特的。

近年来,文学样式和写作方式以及传播途径越来越丰富多样。比如书店空间也卖咖啡、卖文创,甚至可以吃饭,许多人对此“痛心疾首”。我们在怀念某些事物曾经的辉煌时,其实它可能已经到了“求生”的边缘,曾经的辉煌难以继续。而改变是为了寻找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去实现传播,大众应当允许这种改变。

未来的文学形式,可能更趋于碎片化的表达、碎片化的传播。我参加过英国伦敦书展、法国拉波勒书展等,发现那些现场并没有太多人流,只有主办方、书的作者和一些读者等少部分人在对谈,这就让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了更接近、更贴合的交流,他们聊得很放松,也更深入,更透彻。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碎片化”。但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碎片更易消化、易吸收呢?

写作者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不能带着二三十年前的观念去写作。比如,这些年一直在探讨非虚构文学怎么写、小说怎么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新的探讨。我希望,自己的文学表达是高级的。可是何为高级?反传统、反主流就是高级吗?我觉得独特、自由的表达会有一种高级感,但这还远远不够,高级还要结合经典性、专业性;其次,多元性和趣味性也很重要。用普通人听得懂的方式讲出专业性,这也是高级的。

借助文艺评论完成“现代启蒙”

傅军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

文艺评论要关注潮流,潮流中有时代的新动态,有符合当代人内心需求的审美或心理。但潮流常常是短暂的,所以要培养和引导公众建立一种历史意识与本质性思维,明白哪些才是时代的经典与代表。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和独立判断力,观众才能不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

现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其对观众是有要求的,是为那种渴望获得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人准备的。也就是说,现当代艺术的观众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判断能力、有自学能力的现代公民。文艺评论者和文艺评论媒体有责任为塑造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而努力。

现在的文艺新样态很多,让人目不暇接,在美术领域就有潮流艺术、沉浸式艺术、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还有各种形式的引进大展。那么,哪些艺术展览是值得看的?哪些艺术作品是值得收藏的?这需要专业人士去解析、点评、指引。

对美术馆等机构来说,需进行学术性的建构和推介。美术馆靠学术性来建立它的话语权和权威性,而这种学术性是依托研究、收藏、展示与教育四位一体来建构,以此,逐渐建立起专业机构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专业领域的话语权。

此外,各界都应承担起营造健康、持续性的文艺生态的社会责任。如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古典的、现代的、当代的创作生长与发展,不要用一种标准去评价所有艺术样式,也不要用一种尺度去衡量所有艺术样式。我们理应推崇“新”,也可以允许有些人对“新”保持距离、适当“慢半拍”,因为不是所有“新”的都是好的,都能留得下来,历史会大规模地对“新”进行淘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机遇又充满不确定的年代,不妨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并为现实发展找到方向。

影视评论该拿起“新利器”

龚金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随着创作方对各种大数据的依赖,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中国商业片出现了意味深长的转向。它们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一、所选择的题材有一定现实意义、有一定社会关注度,但是有向“话题电影”靠拢甚至迎合观众焦虑的趋势。如《我爱你!》直面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我经过风暴》关注家庭暴力,《学爸》聚焦教育焦虑。二、回避题材中那些严肃、深刻的社会症候,致力于挖掘这些题材中的卖点和奇观性。三、影片虽有现实的底色,但说到底是为观众提供“白日梦”般的情感抚慰,满足于用煽情或浪漫、传奇的方式来化解焦虑。

这些现实题材的商业片可能偏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它们正是新的文化语境催生的一种创作形态。这些电影把自己包装成“话题”,进而成为一个“事件”和“符号”,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深得消费社会的精髓的。

对于这种新的创作现象,评论者如果还是秉持传统现实主义的原则去指责,不仅是迂腐的,也是文不对题的。我们要在接受现状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批评角度和批评武器,从而更为准确、深入地与这些影片对话。例如,分析这些影片的叙事逻辑、叙事逻辑背后的消费逻辑、这些影片中洞察时代人心的一些侧面,进而通过文艺评论完成与现实更为深刻的对话。

逆流而上,写恬淡多姿的文字

胡建君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文艺评论“法无定法”,所谓“辞达而已矣”。首先要晓畅通达,打动自己才能感动旁人,要写内心生发的文字,而不是故作艰深、套用各种理论和大道理,所以我写评论就写我所熟悉和了解的。

文艺评论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不一定非要多才多艺,但要触类旁通。

我在学校开设了一门通识课——苏轼与中国文人画。宋人也是旁逸斜出、多姿多彩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平淡天真之气。所谓“游意淡泊心清凉”,或者“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这是一种素以为绚的高级境界。特别欣赏黄庭坚说的“恬澹寂寞,非世所尚”,在嘈杂的尘世中,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逆流而上的人,写出恬淡多姿的文字。

所以,我赞同文艺要面向大众,但并非偕俗。适当保留小众的高雅与寂寞,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保持专业性和经典性。例如,我们大力提倡社区文化,不应该以社区的审美来影响美术馆,而要以美术馆的审美和格局来影响社区文化,因为群众的审美和品位是可以引领的。

作为高校老师,我认为可以从教学抓起,强调古典修养,以此唤起学生的古典情怀,帮助他们好古敏求、取法乎上,真正喜欢上诗词、书法和绘画等,将这份优雅的爱好伴随终身。这也是我眼中大学教育的价值,除了学识之外,更要保持美好的性情,做一个优雅、有趣的人。

面对蓦然打开的演艺新空间

罗怀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最近我在与各地演艺界同行的交流中,强烈感受到全国演艺界对上海“演艺新空间”的关注。据悉,上海市区内获得认证合法经营的新演艺空间已公布了100家,上海演艺业已在不经意间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00多年前的1908年,在上海十六铺码头附近新开业的上海新舞台开启了中国戏剧从勾栏瓦肆、庭院庙台、街头广场及旧式戏园迈进现代都市剧场的历史,这个剧场便是镜框式舞台的现代剧场。从此中国戏剧结束了“唱戏”的历史,进入“演戏”的时代,并由此开始了20世纪100年的“剧场艺术”转型。在此之前,中国戏曲已经存在上千年,它在开放的空间里演出,四面观赏或三面观赏。而新式剧场一面观赏的“第四堵墙”概念是革命性的,改变了观演关系、演艺观念,也改变了戏剧评论。

第二次革命性的剧场转型也发生在上海,标志是1998年上海大剧院开张。20世纪90年代,单一的镜框式舞台戏剧演出显现明显的颓势,在欧美和日韩一种新型演剧形态——音乐剧与新型演艺空间——大剧院日益兴隆起来。上海大剧院的建造就是为了接轨国际化的商业演出,是对20世纪单一的镜框式舞台标准剧场的突破。从此,大剧院、小剧场、园林实景、沉浸式演出等多样态演剧空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0年,上海亚洲大厦“星空间”的开张成为一个新演艺时代到来的象征。当下,于“星空间”原点上扩散开来的“演艺新空间”概念已经迅速被全国戏剧界乃至整个演艺界所接受,逐渐代替了“小剧场”“黑匣子”“实验剧场”等现代剧场演艺观念。

1908年的“新舞台”,1998年的“大剧院”,2020年的“星空间”,三次中国戏剧的演剧空间与演艺观念的重要转型均发生于上海,且均发端于今日的黄浦区内,这与上海“远东第一商业大都会”、上海“环人民广场娱乐演艺中心”的历史积淀,与上海致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和“国际演艺之都”的努力密不可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新演艺空间”聚集群,迅速赢得当下年轻人的青睐。借助戏剧进行自我表达,通过演艺完成自我实现,让戏剧再一次实现自我蜕变、自我解放,重返都市、重返青年、重返戏剧。文艺新样态的不断涌现,当然会影响到文艺报道、文艺批评甚至影响到对于文艺评价的尺度。

以文艺评论的他者 视角审视一场展览

于颖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文艺评论从本质上来说与博物馆业的展览评论很相似。文物研究者策划展览,对文物以及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视觉表达和引导,让大众感受到文物的魅力,追寻和继承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得其精神,化古为今。

这些年,国外的一些顶级展览给我很多启思。这些展览就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端、铺垫,悬疑、转折、高潮和思考,结尾时,故事的明线和暗线交汇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令参观者产生深切的共鸣和感悟。一些外国专家的文化视角也非常新颖。比如,有专家启发我以书画视角观察每一件古代织绣的区别和背后的意义,为我后来的策展拓宽了思路;有专家启发我从专业观众角度评价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后来我也尝试为一些展览写文艺评论,会思索博物馆观众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走进博物馆在感受和思考什么。一场展览就是一件特殊作品,以文艺评论的他者视角审视一场展览,会对策展人有所启发。

博物馆热带动业界更关注展览定位问题,文艺评论界也必然会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文物展览。这推动我们思考如何让高价值文物展览从单一性向多样性体验发展,结合观展者所处的时代进行策展设计,这或许也是文物活化的时代价值。


延伸阅读:

了解“圈群”互动 做好新媒体平台文艺评论工作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评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